1,定義
代碼是人工確定的代表客觀事物(實體)的名稱、屬性或狀態的符號或這些符號的組合。
2.功能
在系統開發過程中,設計代碼的作用是:
獨壹無二。在現實世界中,有很多東西如果不做標記是無法區分的,所以機器很難處理。因此,編碼的首要任務就是唯壹地識別那些原本不確定的東西。
比如說。最簡單也是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員工號。在人事檔案管理中,不難發現,在壹個小單位裏,重名是很難避免的。為了避免歧義和唯壹地標識每個人,編制了員工代碼。
正常化。唯壹性是代碼設計的首要任務。但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唯壹性而編碼,那麽編碼可能會雜亂無章,無法識別,使用起來也不方便。所以要在唯壹性的前提下強調編碼的標準化。
比如說。財政部關於會計科目編碼的規定,以“1”開頭,表示資產科目;“2”用於表示負債賬戶;“3”表示權益類科目;“4”表示成本科目等。
系統化。系統中使用的代碼應盡可能標準化。在實際工作中,壹般企業使用的代碼大多有國家或行業標準。
比如說。在產成品和商品上,所有行業都有自己的標準分類方法,所有企業都必須執行。其他需要企業自行編碼的內容,如生產任務代碼、生產過程代碼、零件代碼等,應參照其他標準化分類編碼形式執行。
二、代碼設計的原則
壹個好的設計不僅要滿足處理問題的需要,還要滿足科學管理的需要。在實際分類中,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1,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容量,足以包含指定範圍內的所有對象。如果容量不夠,以後不方便更改和擴展,這種分類也會隨著環境的變化很快失去生命力。
2.根據屬性進行系統化。分類不能無原則,必須遵循壹定的規律。根據實際情況並結合具體的管理要求,是我們分類的基本方法。應根據處理對象的各種具體屬性,系統地進行分類。比如在線分類方法中,哪壹級是按照什麽屬性分類的,哪壹級是識別什麽類型的對象集合等。必須系統地進行,只有這樣,分類才容易建立並被他人接受。
3.分類要靈活,以免發生變化時破壞分類的結構。所謂彈性,是指分類結構在壹定情況下能夠容納處理對象的增加或改變的程度。壹個靈活的系統壹般不會因為增加分類而破壞其結構。但是,靈活性往往會帶來其他問題,比如冗余,這是設計分類時必須考慮的。
4.註意這個分類系統與外部系統和現有系統的協調。任何工作都是在原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分類時壹定要註意新舊分類的協調,以利於系統的銜接、移植和配合,以及新舊系統的平穩過渡。
如何使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部頒標準、行業標準?
三、代碼設計方法
目前常用的分類方法有兩種,壹種是線分類法,壹種是面分類法,在實際應用中根據具體情況有不同的用途。
1,行分類方法
線分類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尤其是在手工處理的情況下,幾乎成為唯壹的方法。
線分類法的主要出發點是:首先給定父項,將父項分成若幹子項,將對象的父項分成壹個大集合,由大集合確定小集合.....最後在具體對象中實現。
分割線的時候要掌握兩個原則:唯壹性和不相交。
線分類的特征:
結構清晰,易於識別和記憶,便於定期查找。
與傳統方法相似,對人工系統有很好的適應性。
主要缺點是結構不靈活,靈活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