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和月末壹次加權平均法的公式分別是什麽?(新會計準則)
教師回答
1,加權平均法分為月末壹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
(1)月末壹次加權平均法: 全月壹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壹種方法。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2)移動加權平均法: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加上原有庫存的數量,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2.個別計價法,又稱分批實際法,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這種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壹致,按照各種存貨,逐壹辨認分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比較合理、準確,但這種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對發出和結存存貨的批次進行具體認定,以辨別其所屬的收入批次,實務操作的工作量繁重,困難較大。並且采用這種方法極易被用作調節利潤的手段。因為如果營業不佳,估計利潤不高,管理人員就可以高價售出低成本的商品,以提高利潤,或以相反的方法調低利潤。
企業中壹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為特定的項目專門購入、或制造並單獨存放的存貨,以及購入批次少、容易識別、單位價值較高的貴重物資,壹般采用個別計價法。
3.先進先出法就是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
問題2
應收賬款、存貨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後期可以轉回,沖減資產減值損失。借:壞賬(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那為什麽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等,就不能沖減資產減值損失呢,是不是流動資產可以轉回,長期資產就不能轉回呢?
教師回答
是的,您的理解是正確的,即流動資產可以轉回減值準備,長期資產不能轉回減值準備。
問題3
在教材p73,盤虧處理中說要扣除殘料的價值,我不明白既然已經盤虧了,就是少了沒有了,怎麽還會有殘料價值呢?
再有,這裏講了存貨的盤虧和毀損的處理,但是沒有說存貨報廢的處理,比如產品入庫後放置壹段時間又發現存在質量問題不能再出售了,或者原料超期不能用了,需要報廢了,該如何處理呀?是要先全額計提跌價準備呢,還是直接報廢計入管理費用呢?謝謝!
教師回答
在教材p73,盤虧處理中說要扣除殘料的價值,我不明白既然已經盤虧了,就是少了沒有了,怎麽還會有殘料價值呢?
回復:其實盤虧和毀損的概念在這裏沒有區分的很清楚,準確的說這裏的殘料價值應該是毀損的殘料價值。
再有,這裏講了存貨的盤虧和毀損的處理,但是沒有說存貨報廢的處理,比如產品入庫後放置壹段時間又發現存在質量問題不能再出售了,或者原料超期不能用了,需要報廢了,該如何處理呀?是要先全額計提跌價準備呢,還是直接報廢計入管理費用呢?謝謝!
回復:只有盤虧盤盈的存貨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核算,對於呆滯的、報廢的、過時的無價值存貨,應將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問題4
對從境內商業企業購進應稅消費品的已納稅款壹律不得扣除,能扣除的只能限於從工業企業購進的和進口環節已繳納消費稅的應稅消費品。為什麽從境內商業企業購進的就不能扣除呢?
教師回答
這是法律規定的,您知道這項規定即可,不必深究原因!
問題5
請問計入存貨成本的相關稅費包括哪些稅?
教師回答
消費稅、資源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