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資產評估審批備案及評估報告常見問題

資產評估審批備案及評估報告常見問題

壹、中國資產評估審批和備案的發展歷程

1,國務院91號令關於建立資產評估項目確認制度;

順序91是現在資產評估的根本規律。制定新措施所依據的法律是第91號令;其次是國務院發布的376號文,即《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條例》;最後,壹定要以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為依據。

資產評估項目立項確認制度:資產評估項目的立項,是指資產評估項目在剛準備開工時,就要向管理部門申報;確認是指資產評估報告完成後,企業提交給管理機構,確認評估報告的格式、程序、專業規範等各方面是否符合規範。

新的資產評估審批方式類似於項目確認制,也不同於審批備案制。

91仍然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國有資產的根本依據。

2.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成立於1994,資產評估中心和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人員重疊。

分離;這個部門是壹個名義上的部門,在兩個品牌的集團中運作。

3.1996,中國註冊資產評估師簽名系統建立;執行資產評估實務守則;

到目前為止,需要根據《資產評估實務準則》在程序、方法、要點和披露內容方面做出評估報告,並根據91號文件在格式方面對評估報告進行審核。

4.原國有資產管理局1998並入財政部;資產評估中心的撤銷、資產評估項目的確認和資產評估機構的審批管理由財政部資產評估司負責。

5.2000年,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與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合並,資產評估機構和註冊資產評估師的管理由合並後的協會管理。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2003年。財政部負責資產評估項目的確認;同年進行了重大改革,由立項確認制改為審批備案制;

項目立項和確認制度與核準和備案制度的本質區別;

1)取消了項目。2000年前不立項不允許確認。取消項目,增加了企業選擇評估機構和評估師的自主權,增強了企業的靈活性。但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比如管理機構不承認最終的評價結果。

2)從原始確認到審批備案。確認是對評估報告的實質性審查,涉及內容和合理性。備案只是合規審查,在速度和規格上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6.2003年4月,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企業國有資產評估項目核準備案。

工作職能從財政部轉移到SASAC。這種方式今天仍然有效。

二、SASAC資產評估項目審批和備案的特點:

1,充分體現出資人的職能;評估報告的合規性審查與企業評估目的的合理性審查相結合。國家

資本管理委員會管理企業的經濟行為,並對其經濟行為的目的負責。

2.與出具評估報告的評估機構沒有直接管理關系;必須觀察管理方法的重大變化。

國務院96號文件的有關規定;我們還必須遵守即將出臺的新的《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規定》中的相關規定。比如現在的國資委無權處罰評估機構和註冊評估師。

過去和現在在管理上的主要區別:

評估機構如有輕微違規,建立談話溝通機制進行通報;稍微重壹點的,委托相關測評部門正式談話;更重要的是,SASAC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向所屬企業發出正式通知,不得再次聘用該評估機構。最嚴重的,經查實,不僅作出了被投資企業及其關聯企業不能再聘請評估機構的決定,還移交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建議給予相關處罰。以前不配合就直接去評估機構檢查。

3.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備案的報告更為廣泛。

4.成為中國評估報告和審計報告的當前用戶(SASAC的地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

做壹個理性的報告用戶。

三、SASAC與原批準和備案機關* * *的觀點相同。

1.目前,國資委(SASAC)仍在使用財政部的各種審批和備案文件;

雖然現在還在用,但是管理方式不同。在處罰方式上,只對企業和SASAC本身的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新方法出來後,SASAC不再使用舊方法。但財政部管轄的金融企業,如保險公司等,仍沿用舊的規定。

2.央企管理權限不變;

財政部過去管中央壹二線企業,現在還是管這些企業。根據新辦法中的重要程度,由國務院或SASAC批準的經濟事項必須由國務院SASAC備案,其他均由中央企業備案。

3.核準和備案的範圍是否壹致;

國務院原來核準和備案的項目,現在還是核準和備案。這種新方法仍在使用。

第四,SASAC與地方委員會的關系

1、國有資產評估管理的文件、必須評估的經濟行為、審批備案範圍、監管方式等。

全國統壹實施;

2.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導和監督全國國有資產評估和管理工作;

這裏的指導和監督是針對地方各級國資委的,不涉及具體企業。

3、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對所出資企業及其各級子企業的資產評估項目進行管理和抽查;

4、國務院SASAC負責全國資產評估項目的統計工作。

動詞 (verb的縮寫)SASAC與評估行業協會的關系

1.行業協會是資產評估標準的制定者。

包括制定資產評估準則和操作規範。

審計評估報告完全按照相關行業標準進行。如果相關標準不適合,國務院SASAC將組織地方各級SASAC制定適合國有企業的評價標準。

標準應根據用途的變化而變化。

2.行業協會是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者,也是從業者。

3、SASAC是各級企業國有資產評估項目的管理者。

各級SASAC只能管理所出資企業及其附屬企業。

SASAC與各級行業協會之間存在相互滲透:行業協會在檢查評估機構時會滲透到企業;SASAC抽查企業時,會通過企業延伸到評估機構。

4.SASAC及其各級企業是資產評估報告的使用者,而不是監督者。

雖然SASAC有責任審核評估報告,但無權要求註冊評估師更改評估報告。這壹點要特別註意。

1)無權要求註冊評估師在出具評估報告時做什麽,不做什麽。

2)沒有責任承擔評價時應該承擔的責任。

也就是說,無論對評估報告提出什麽意見,註冊評估師都應堅持其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堅持各項評估標準。

不及物動詞未經資產評估的經濟行為:

1,經各級人民政府或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批準,整體資產或部分資產無償劃轉;例如

中國聯通中國網通的分拆。

但是,如果企業出於某種目的轉讓全部或部分資產,也可以對資產進行評估。尤其是現在很多央企下放,地方企業轉到中央。

在自由轉讓中,必須要有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2、國有獨資企業、行政事業單位下屬企業(事業單位)之間的合並、資產(產權)轉讓、

替換和轉移;

國有獨資企業下屬兩個全資子公司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者母公司與子公司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相互之間發生合並、轉讓、置換、轉移,必須進行資產評估。

壹般情況下,如果評價為負面,則計算為零分;國有獨資公司如果是負數,不能變成零,必須合並。

3、轉讓資產不足壹百萬元的;

壹般來說,是按照賬面原值計算的。

根據經濟行為,判斷是分批轉讓還是組合轉讓。

100萬以下的產權轉讓也要評估。

4.有限責任公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時,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

七。企業聘請評估機構應註意的問題

1.資產評估的規模和重要性應與我國資產評估機構的規模和地位相匹配;

2.選擇與待評估資產相適應的具有相關資質的評估機構;

目前主要涉及公司上市,上市必須以具有證券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為有效。

另外,國有劃撥土地必須有專職國有土地評估機構出具的報告才有效。

3.收費應與被評估資產的規模和評估難度相適應;

中介機構也應向企業說明此類收費的原因,不能因為收費低而省略評估程序。

4、選擇評估機構壹定要註意是否是工商、證監會、SASAC等特別關註的;

這裏特別關註的對象是指列入黑名單的評估機構。

對於央企,SASAC規定了不入選的對象。

5.選擇評估機構後,要對承擔評估項目的評估人員有充分的了解;

選定的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應具有與評估對象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6.不得與評估機構或評估人員有特殊利益關系。

八。資產評估報告審核程序:(國務院SASAC)

1.審查評估報告的要素並接受它。

評估報告、評估明細表及各種附件是否齊全;各種簽名、簽章是否符合規範;評估機構和註冊評估師資質是否符合要求。

重點:資產評估記錄表中的數字與資產評估報告中的數字是否壹致。

就SASAC而言,保證提交的評估備案表不能簽字,必須有人簽字。

2.詳細審查,即初步審查。

有必要對資產評估方法、評估人員執行的程序、數據匯總以及評估報告附件的完整性進行詳細審查。

要求:除特殊事項外,評估報告必須完整。

特殊事項:當重大事項與標準或規範的處理方法不壹致時,需要上報決策。

3.充分討論特殊問題,使評估報告合理。

重新審視前兩次反饋的意見,對重大問題做出獨立判斷。

4.審查該部門的內部控制也很重要。壹般來說,在壹個大集團內部,三個部門控制著評估報告的審核,評估機構的選擇與評估報告的審核是分開的。資金使用部門負責選擇評估機構,不得對評估報告進行審查。最後,監管部門檢查評估機構的選擇和評估報告的審查是否履行了相關程序。

九、在審計過程中,對資產是否高估或低估有壹個常規判斷:

壹般情況下,中外合資企業的資產都會被高估。

2.置換上市公司資產,或者向上市公司註入資產。如果上市公司效益好,其資產被高估;上市公司收入壹般,但通常被低估;尤其是在與上市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面臨危機,此時資產會被嚴重低估。

低估資產會導致國有資產流失;高估資產對企業也是不利的。

3.在企業改制過程中,如果管理層入股,而且這個決策是管理層做出的,那麽肯定會被低估。如果主輔分離,全員有份,那就嚴重低估了。

X.評估報告的要求:

1.首先,要點要完整。不允許缺頁少簽,正反面顛倒。

2.語言流暢,評價描述和評價方法與評價結果壹致。

3、不要出現數據錯誤。

十壹、審查評估報告必須把握要點:

1.評估基準日的選擇。

評估的基準日期應接近現場調查日期。如果評估基準日與現場調查日期相差甚遠,則應更加關註評估報告。

2.評估的目的。

對評價目的的描述要非常準確。壹份評估報告只能用於壹個評估目的。因為不同的評價目的會導致不同的價值取向。

3.經濟行為涉及的資產評估範圍是否與實際資產評估範圍壹致。

尤其是企業整體改制,改制範圍和資產評估範圍往往不壹致。

4.對評價結果的爭議點進行合理分析。

5.如果註冊評估師選擇的評估案例與實際評估情況不符,應註意這種情況的評估報告。

12.就評估報告的每項資產而言,應註意:

1,評估機構選擇的評估方法

成本法在我國應用廣泛,與評估機構水平、審計力度、部門主導作用有關。

應首選市場法,其次是收益法,在不滿足其他條件的情況下應選擇成本法。因為市場法和收益法更能反映資產的價值。

2、評估報告與審計報告的關系

如果評價報告引用了非標準審計報告,應引起特別註意。

審計報告可以分為標準和非標準,評估報告完全依賴於重大事項的披露,允許使用者做出獨立判斷。

這個過程中壹個常見的問題就是註冊評估師代替審計師來調整賬目。

需要註意的是,壹般來說,無論對賬目做什麽調整,凈資產都要保持穩定。如果評估師調整導致企業凈資產發生變化,評估師必須做出特別重要的說明。

3.估價師和土地估價師之間的良好聯系。

評估師在評估報告中引用土地評估師報告,必須由企業提供完整審核;如果土地估價報告包含各種假設,應與整個估價報告相匹配。

評估師和土地估價師對房屋和建築物的樓齡看法不同,雙方都需要進行重大披露。

如果按照收益法評估土地,當地的建築物是按照實際情況預測還是按照情況預測,估價師和土地估價師是有矛盾的,兩者要盡量保持壹致。

4.建築物和機器設備評估的結合點主要是機器設備的基礎設施,即設備和建築物的基礎設施是否重復。

總的來說,有重復的。

5.設備和庫存剩余之間的聯系。

特別是新設備會有很多無形資產和配件作為回扣,所以看似很多的庫存剩余其實是新設備帶來的配件。

6、庫存負數後的庫存處理方法

有些存貨要轉化為其他應付款,其他負債必須轉化為負債;如果金額不大,不影響整體評價,會列為紅色。

7.了解半成品和成品

目前最困惑的是房地產開發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的房地產,應該評估為房屋、建築物,但實際上應該視為成品。

很多企業車間在管理上是由獨立單位核算的,記入企業賬戶時,很容易把壹個車間的成品寫成另壹個車間的原材料。實際上,企業應該作為壹個法人實體對待,不允許以內部會計為標準。

8.現金和銀行存款只要賬實相符基本可以確定。

十三。企業在評估過程中遇到的特殊問題:

1.無形資產評估中的“資格”

首先,明確資質本身是有價值的,但不能轉讓。資質是行政授予的,國家明文規定不得轉讓資質。如何在企業實際改制過程中體現資質的價值,需要評估方法的技術選擇。也就是說,評估師在對改制企業整體進行評估時不使用成本法,而用收益法可以很好地反映資質的價值。

2.產權交易不規範。

1.出具的評估報告未經審計。不允許在沒有審計的基礎上進行評估。

2.企業因為成本高,往往不經過評估和審核就直接交易。

3.無形資產評估

主要用收益法。

應註意:

1)用收益法評估企業整體資產或無形資產的,壹般應存在企業前三年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2)扭轉虧損企業不能用收益法的不正確觀念。正常虧損的企業可以用收益法,比如前期投入過多的企業。

3)采用收益法評估時,需要進行實地調查。

4)資產評估師使用收益法要求附企業資產清單。這個目前很難實現。

5)評估時預測的收入不能無限擴大,要有合理的依據。

6)通常是預測企業未來五年的收入,然後永續經營,但必須符合企業的發展規律。

7)在折現率的選取上,引用上市公司數據時必須進行調整。

8)基於收益法做出的評估值,如何處理基準日未分配利潤。企業作出的決議屬於原股東的,從評估值中扣除;如果產權轉讓,未分配利潤屬於未來股東,不應扣除;如果未分配利潤過大,企業現金流充足,通常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