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對財務報告批評最多、最激烈的是其相關性。現行財務報告只關註過去不關註未來,只重視貨幣信息而忽視非貨幣信息,只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結果,不能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對社會的影響等等,越來越影響財務報告的相關性。
財務報告存在的基礎之壹是決策有用性,即為與企業有利益關系的利益集團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財務報告不能為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麽財務報表存在的合理性必然受到質疑。
根據目前的經濟環境及其未來發展趨勢,筆者認為目前的財務報告主要存在八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應註意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產生的收益和風險信息。
隨著金融創新,期貨、期權等不實際交易而只是未來經濟利益的權利或義務的衍生金融工具種類日益復雜,可能會引起企業未來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的劇烈變化。
如果不披露這類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很有可能導致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在投資和信用方面出現失誤。雖然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還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也不多見,對企業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但也應該盡快開始這方面的研究,配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
第二,要重視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存貨、機器設備等實物資產為重點的現行財務報告的局限性日益明顯,主要表現在實物資產價值與企業創造未來現金流量能力的相關性減弱,甚至與企業當前市場價值的相關性減弱。
在現行會計制度下,投入人力的支出,不論金額大小,都作為當期費用,大大低估了人力資產,大大增加了費用。這也是現在的財報越來越被詬病的主要原因之壹。解決人力資源信息披露需要深入研究人力資源計量的理論和方法,並進壹步涉及人力資本的確認和由此產生的利益分配,難度很大,應作為會計學科的重要課題進行研究。
三。應披露股東權益被稀釋的信息。
隨著股份公司成為企業組織的主流和證券市場的發展,特別是金融創新導致的產權交易證券的增加和普及,股東經濟利益的來源不僅僅局限於公司利潤,更多地來自於股票的市場差價。這使得股東非常關心股票的市場價值。由於公司股票的賬面價值往往與股票的市場價值相差較大,而股票的市場價值又大多高於股票的賬面價值(這種情況在中國a股市場尤為明顯),這就給公司的經營者提供了通過股權交換增加利潤的機會。
例如,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時,可以通過降低轉換價格來降低債券利息。因利率降低而減少的利息支出將轉化為企業利潤,增加企業利潤。但轉股價格與股票市場價格的差異會導致原股東權益被稀釋,使原股東遭受損失。所以可以說,公司的這次利潤增加是建立在原有股東權益被稀釋的基礎上的。
本次利潤增加是否有利於公司原股東,目前的財務核算中沒有體現。只反映因利息支出減少而增加的利潤,不包括原股東權益攤薄的核算。這些信息的披露必然會誤導投資者對公司發行可轉債行為的肯定,從而容易做出有損自身經濟利益的決策。因此,有必要在這方面改進財務報告,提供股東權益稀釋信息。
第四,要重視企業綜合收益信息的披露。
本期財務報告中的收益是基於貨幣不變的假設,與經濟活動相對簡單、貨幣變動不大時的綜合收益差別不大。財務報告的使用者也可以用這筆收入做出更正確的決策。然而,隨著經濟活動的復雜性和市場價值的頻繁變化,這種傳統的會計收益與企業真實的綜合收益之間的差距日益拉大。這樣,如果以傳統的會計收益作為決策依據,就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綜合收益不僅包括當期利潤表中已實現和已確認的利得和損失,還包括未實現的利得或損失,如未實現的財產重估盈余、未實現的業務投資利得/損失、凈投資的外幣折算差額等。
在中國,企業披露全面收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為:
第壹,我國的市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壹些企業,特別是老企業,實際持有的資產價值與會計賬簿上的資產價值相差懸殊。這種差異必然是壹種預期損益。揭示它可以更全面、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收入情況,有利於投資者和貸款者的決策。
二是能有效遏制企業操縱利潤或粉飾業績。通過資產置換等方法將未確認的損益轉為當期損益,是操縱利潤最常見的方法。如果采用全面收益報告,將從根本上消除這種操縱利潤的可能性,從而使會計信息更加真實。正因為如此,我國應該加緊這方面的研究,盡快制定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規則。
五、應關註公司未來價值趨勢預測信息的披露。
壹般來說,財務報告的相關性意義重大。傳統財務報告的設計本身也試圖做到這壹點。在經濟環境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人們可以簡單地用反映過去經營成果和行為因果關系的財務報告來推斷企業的未來,但在經濟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的條件下,人們不可能用過去的財務報告來直接推斷企業的未來。這導致財務報告的相關性降低。解決這壹問題的思路是為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提供企業未來價值趨勢的預測信息。
目前,對於如何披露預測信息,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做法。理論上,最好的披露形式是壹份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但在實踐中,編制壹份準確完整的預測財務報告是非常困難的,也是不可行的。在實踐中,世界上許多國家只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預測數據。筆者認為,編制壹份完整的預測性財務報告,不僅技術難度大,更重要的是沒有使用價值。因為不同的人從自身利益的角度看待壹個公司,《出納工作總結》的版權必然屬於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收益和風險的不同態度導致了不同的價值觀。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沒有必要編制全面的預測財務報告。披露企業未來價值趨勢信息,應該是在資產負債表外盡可能詳細地披露壹些與預測企業未來價值有關的信息,如企業投資、產品市場份額、材料成本波動、新產品開發等方面的企業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信息。,從而為財務報告的使用者預測企業未來的價值趨勢提供有用的信息服務。
六、應編制增值表,反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及其貢獻分配情況。
當前公司財務報告的主要服務對象是投資者和債權人,披露的內容主要是與投資者和債權人的投資和信用決策有關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這些報告無法反映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即企業提供的增值或附加價值,更談不上貢獻的分配。在政治經濟日益民主化的今天,傳統財務報告在這方面的不足日益凸顯。壹是貨幣資本的主導地位在逐漸弱化,而人力和知識資本的貢獻比例在增加,這就要求財務報告為這些信息使用者服務;第二,政治經濟民主化的趨勢要求貨幣資本的支配者公布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貢獻分配情況,以利於社會對企業的監督;第三,公布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及其分配情況,有利於協調勞資雙方、各種資本供給者以及企業、社會和國家政府之間的關系,從而對化解利益分配矛盾、增加利益創造合力起到積極作用;第四,國家了解企業對社會的真實貢獻,有利於科學制定宏觀調控措施,促進經濟發展。正因為如此,英國在1975公布的公司報告中加入了增值報表,並將其作為繼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之後的第四種會計報表。繼英國之後,許多國家,如荷蘭、西德、丹麥、法國、意大利、挪威、瑞士、瑞典、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等。,也已經開始編表,有的甚至已經向社會公布。
既然“增值表”有這麽多作用,這麽多國家都編制了,那麽中國為什麽不把它作為中國企業的主要財務報表之壹呢?筆者認為,在我國,應抓緊“增值表”理論及其編制方法的研究,出臺相關準則,盡快將“增值表”納入我國財務報告體系。
七、應重視企業環境影響的信息披露。
企業既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環境的主要汙染者,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環境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考察:壹是環境本身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二是環境造成的社會原因對企業生存發展的影響。了解環境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信息,對投資者、債權人、管理者等與企業相關的利益群體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