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新情感暴力”正在悄然蔓延。孩子有飯吃,有衣穿,為什麽裏面是孤島?

“新情感暴力”正在悄然蔓延。孩子有飯吃,有衣穿,為什麽裏面是孤島?

提到家暴,很多人會想到肢體暴力或者言語暴力,比如父母毆打侮辱孩子。隨著時代的發展,壹種“新的情感暴力”正在悄然蔓延,它正在慢慢地摧殘孩子,很多家長都贏了!

“新的情感暴力”已經悄然蔓延,孩子們不愁吃穿,心裏卻是壹座孤島。

馬寶·張莉和她的丈夫出生在農村。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在城市做出了自己的事業,買了房子,定居下來。有了孩子後,張莉和丈夫的生活變得更加忙碌。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陪他的時間越來越少。

“媽媽,妳今天能陪我去公園嗎?”當孩子問張莉時,張莉看了看她的手機。周末開會太晚了。她漫不經心地說了聲“沒時間”,穿好衣服,匆匆出門。看著媽媽離去的背影,孩子很難過。

現在生活壓力變大了,很多父母都沒有註意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和孩子在壹起了。被工作掏空的父母,根本沒時間照顧孩子的心理感受。比如,孩子難過的時候,父母會毫不關心地問他們:“怎麽了?發生什麽事了嗎?”;很少有父母會問孩子:“妳想要什麽?”

大部分家長只是想給孩子吃飽穿暖,因為覺得孩子能吃飽穿暖,沒有其他需求。這樣的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冷漠和忽視,這是壹種“新的情感暴力”。雖然有些孩子不愁吃穿,但他們並沒有從父母那裏得到真正的關心。他們的心是壹座孤島。

為什麽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新的情感暴力”?因為他們不夠尊重孩子,認為“孩子還小,什麽都不懂”或者“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但是從小情緒被壓抑的孩子長大後真的能理解嗎?

這種父母忽視孩子情感需求的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童年情感忽視,CEN”。

這個概念是著名心理學家喬納斯·韋伯根據自己20多年的心理咨詢和治療經驗提出的。他認為,在生活中,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傾訴和陪伴的需求,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回應和接受,那麽孩子就會封閉自己的情感,試圖掩蓋自己的真實感受。久而久之,兒童期情感忽視的負面影響就顯現出來了。

他說:“如果父母給予足夠的情緒反應,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創傷,而這種創傷是不容易察覺的。”

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童年的情感忽視是什麽?

(1)認為孩子的感受是錯誤的。

生活中,基本上所有的父母都否定過孩子的感情。比如孩子小的時候害怕打針。他知道打針疼,但父母告訴孩子“打針不疼”。真的不疼?也許不傷害成年人,但絕對傷害孩子。孩子的痛苦被大人否認,讓他們對打針更有抵抗力。還有像“只考了90分有什麽好高興的?下次考100分的時候告訴我”,這些都是家長對孩子的否定。

(2)覺得孩子的感受沒那麽重要。

其他父母會在行為和態度上表現出不太重視孩子的感受。比如買衣服的時候,孩子喜歡藍色的,父母卻強迫他們買紅色的,因為他們認為孩子知道什麽好看什麽不好看;這樣父母不顧孩子感受替孩子做決定的情況,是對孩子感受的忽視。

③不接受孩子的情緒和感受。

“別哭,我聽膩了”和“不就是個玩具嗎?壞就壞”等等,其實父母是不接受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的表現的。不接受孩子情緒的父母會覺得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很煩。當他們的情緒不被父母接受時,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以上三種情況,無論是哪壹種,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健康產生影響。比如讓孩子失去自信,讓孩子形成討人喜歡的性格,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等等。

家長應該如何避免這類問題?

不要做壹個“為妳好”的家長。

“我是為妳好”是很多家長的“金牌”。只要說了這句話,就可以肆無忌憚的踐踏孩子的意願。“為妳好”父母說這對孩子好。潛臺詞通常是,妳得聽我的!只是錢,小喜的母親,以對孩子好的名義,讓孩子做她不喜歡的事,最後逼孩子跳海。如果父母真的想對孩子好,就不要以“對妳好”的名義幹涉孩子的生活。

②重視陪伴和交流。

孩子長大了,光吃飽穿暖是不夠的。父母要註意陪伴和溝通。閑暇時可以和孩子壹起出去散步,或者壹起玩親子遊戲。除了陪伴,家長也要註意和孩子的溝通。比如認真回答孩子的壹些問題,不要隨便否定孩子的想法。

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喜歡跟父母擺架子,覺得自己不妥協。這種做法不是有效的溝通,也不利於親子關系的發展。

不要把工作放在孩子之前。

很多父母都是工作狂,把工作看得比孩子還重。雖然父母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忙於工作,但是壹個家庭沒有父母真的會過得更好嗎?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答案。父母在為生活努力的同時,也要關註自己的孩子,不要把工作當成其他孩子的重要。父母為了孩子的好而努力,卻因為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是本末倒置。

標簽

養孩子不只是讓孩子吃飽穿暖,物質上要滿足,但精神需求上家長也要滿足孩子。如果可能的話,家長平時可以嘗試和孩子進行壹次交心的談話,促進親子關系的發展,幫助孩子心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