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顏李奔(?~ 673)堪稱其中的佼佼者,不僅是繪制人物故事的大師,更是傑出的建築師和工匠。他曾是掌管皇家建築事務的“大師”。作為“畫中之王”的顏,仍然感覺到畫家地位的卑微。他曾告誡後人:“我讀書少,字不減同齡人。現在我的畫出名了,我和我的同行壹起工作。若曹參不學。”顏根據唐太宗的旨意,完成了《歷代帝王圖》、《秦府十八學士圖》、《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圖》、《行貢圖》等重要著作,其中《歷代帝王圖》、《行貢圖》流傳至今。
《歷代帝王圖》描繪了從漢朝到隋朝的十三位皇帝的形象,包括漢光武帝劉秀(公元25-57年在位)、魏文帝曹丕(公元220-226年在位)、吳王孫權(公元222-252年在位)和晉武帝司馬燕(公元265-290年在位)。還有陳後主(583-587在位)和楊迪(605-616在位)等“亡國之君”。“開國君王”威武睿智,風度翩翩;“亡國之君”們似乎情緒低落。唐朝統治者希望以史為鑒,這壹命題創作凸顯了繪畫的政治功能。顏的宮廷畫家身份和繪畫才能使他能夠勝任唐太宗賦予的使命。對皇帝的刻畫沿襲了自漢代以來形成的公式,與顧愷之《洛神賦圖》中的皇帝形象和唐代敦煌壁畫中的皇帝供養形象壹脈相承。
顏的另壹部傳世之作《步步高圖》記載了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吐蕃王遣使到長安求婚的盛況。《資治通鑒》載:“吐蕃贊普派其同行陸東贊捐五千兩銀子及數百件寶物求嫁,(唐朝皇帝)許文成為公主之妻。”由於該畫描繪了壹個更加感性的現實場景,並有生動的材料使用,它克服了歷代皇帝地圖的概念形式,表現出更多的藝術性。畫卷右側是唐太宗(627-649年在位),周圍是宮女。左邊有三個人,壹個是儀式官,壹個是陸東贊,壹個是翻譯。唐太宗的形象是整個畫面的焦點。唐太宗李世民在宮女的簇擁下,步行去見吐蕃使者。他面容清秀,目光深邃,表情肅穆。他既保持了皇帝的威嚴,又顯得泰然自若,充分展現了壹代賢明君王的至高風範。九個宮女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壹把傘,壹副棺材,或壹把扇子。他們以細膩、明快、動人的身姿,襯托出唐太宗的恢弘、深沈、沈穩,為這壹政治歷史場景增添了亮麗的色彩。被召的吐蕃使者壹行,也以挺拔的姿態,表現出充分的敬畏和肅穆。整個畫面沒有背景,以刻畫人物為主,結構上從右向左,由近及疏,重點突出,節奏分明。色彩厚重純正,大面積紅綠塊交錯,富有節奏感,視覺效果鮮明。這幅畫完美地結合了裝飾性的圖形構圖和對具體物體的寫實處理。主要人物栩栩如生。唐太宗有皇帝的風度,而呂洞贊有異族使者的特點。隨行的禮部官員、傳譯員、儀態也保持了與其身份相對應的壹定程度,可見畫家在肖像描寫上的功力。略顯雜亂的宮女陣容和使臣、禮儀官的隊列,平衡了構圖,給了場面壹種儀式感,同時也給了不在畫面中央的皇帝形象壹種對比和襯托。
《蔔誌圖》載於宋徽宗主編的《宣和畫譜》和宋代傑出畫家米芾(1050-1107)的《畫史》。為歷代宮廷和藏家所珍視,能代表初唐繪畫的最高水平。現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布吉圖》是宋人的復制品。顏延續了顧愷之和詹子謙豐富的繪畫風格,但顏並沒有過分強調線條的典雅美和裝飾感。他畫出的線條更加穩定、簡潔、凝練、富有表現力,更貼合物體的形狀,被鑒賞家們形容為“鐵線描”。在色彩方面,他擅長在帛書上運用朱砂、石綠等礦物顏料,強調工整飄逸的皇家繪畫風格。這幅圖據說是宋代的臨摹,但更為準確,仍然保留了原作的真實性。
“搖手人物”和“鞍馬人物”
唐代中國人的審美情趣與現代人大不相同。無論男女,都把“富貴”——也就是養尊處優、養尊處優形成的肥胖——當成了美,唐代流傳至今的繪畫和雕塑為此提供了依據。盛唐時期流行的“壹郎圖”可謂是最具時代特色的畫風。《壹郎圖》的造型特點是:肥胖的體態,豐滿的臉頰,彎曲的眉毛,結合其輕松舒適的體態。歷史學家認為,“壹郎人物”風格的藝術作品不僅反映了唐代皇室和貴族的生活,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普遍時尚。
張夫人尤春圖的《壹郎圖》畫,以張軒(生卒年不詳,主要藝術活動集中在713-755)和周日本(生卒年不詳,早期活動記載在766-779,後期活動約在785-804)最為典型。唐玄宗年間(712-755),張玄以在歷史博物館中畫直人而聞名。據文獻記載,他不善亭臺樓閣、樹木花草,尤其醉心於描寫貴族婦女閑散奢侈的生活。他的主題包括在春天遊泳,欣賞雪,打扮,藏扇子和打鼓。周日本也出身於官宦之家,是個“貴族子弟”。《宣和畫譜》說他“見貴人多美”,善畫“貴人”,所畫對象多為“豐腴豐滿”。張軒和周日本的作品,顯然是歷代皇族的最愛。以愛畫著稱的從多方面收藏他們的畫,他的收藏中有70多幅周日的作品。張軒的代表作《虢國夫人遊春圖》和《道連圖》因為宋徽宗的臨摹而流傳至今。
《郭夫人尤春圖》是壹幅華麗的畫卷。在當時“商湯心體”風氣的影響下,畫家張璇采用了現實主義題材,與詩人杜甫的史詩《二為路》相得益彰。圖中描繪的是唐玄宗年間,尊貴的公主虢國夫人出行的情景:行軍隊列密密麻麻,虢國夫人等貴婦打扮得花枝招展。在侍從和女仆的陪同下,他們騎著馬,沿著道路進行春遊。畫面中有九個人,其中壹個是抱著壹個女孩的女士,為高貴的場景增添了生動的氣氛。作品重在刻畫人物內心,通過精細的線描和色彩的鋪設,豐富多彩又不失清麗淡雅,精致而不死板。唐朝的人都愛馬,上至皇帝,下至朝廷官員。畫家喜歡通過畫馬來展示自己的技藝,樹立自己的名聲。畫中郭夫人等仕女騎著紅馬,古稱“華翔”,與主人壹樣雍容華貴,出類拔萃。
《道蓮圖》相對於皇家仕女,描繪的是壹幅平民場景,但畫中的女性依然背負著盛唐特有的“富貴”相,因此也在“壹郎人物”之列。這幅畫描繪了宮中婦女成群加工白色絲綢織物的工作場景。圖中人的工序依次是搗固、織補、熨燙。十二個人,或長或短,或站或坐,態度各異。馴獸師手持棍棒衣袖,編織著細細的心理線,馴獸師身體用力後仰,少女怕熱,看熨燙少女的好奇心呼之欲出,可見畫家的觀察細膩生動。卷軸前有壹張薄薄的黃絹,上面有金章宗的簽名“天水抄張宣搗固圖”,全卷分冊,落款是章宗的“明昌七印”。張璇用仕女畫的形式表現勞動場景。畫中人物衣著得體,舉止豪爽,打破了漢唐同類題材作品中戲謔的慣常表達方式,將世俗生活場景提升到壹個崇高的境界。
周是日本壹位綜合性畫家。歷代名畫記載,宣和畫等。記載他擅長畫“壹郎人物”,是“著名攝影師”,即著名的肖像畫家。他在佛教繪畫方面也有傑出的成就,他的畫《水月觀音是菩薩》受到了人們的稱贊。宋徽宗收藏了大量周日本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是仕女圖,還有壹部分周日本的作品因為的珍藏而得以保存。周日本《搖扇娘子》的意境與張軒的《道蓮圖》有幾分相似,只是前者的繁忙景象被枯燥空洞的情節所取代。通過十六個人物相互關聯的活動,揭示了長期生活在禁宮中的宮女的憂郁和孤獨。周代日本方面創造的“千尋圖”尤為奢靡慵懶,造型更為“豐滿”。周的仕女畫甚至被同代的年輕畫家批評說,她畫的仕女畫壹味地誇大奢侈和財富,損害了人物的英俊挺拔。事實上,盛唐的浮華是隨著唐帝國國運的衰落而逐漸褪去的,對應的畫風時間久了也不再及時。當然,這並不影響人們願意把這種畫作為盛唐社會風尚和理想生活的壹個整體樣本來看待。
宮廷繪畫工整、豐富、婉約的意趣也滲透在山水、花鳥、佛教題材等繪畫中。自唐代以來,中國的繪畫習慣於分為風景,人物,花鳥等。,而畫家在某壹範疇形成了自己的專長。僅被歷代名畫收錄,致力於畫花鳥動物的畫家就有80多位。出於對牛、馬等馴養動物的喜愛,“鞍馬人物”成為唐代繪畫的又壹重要題材。
唐代畫家曹霸(生卒年不詳,713-741期間以畫著稱),擅長畫馬。杜甫寫了壹首《丹青贈曹巴將軍》的詩,稱贊他把名駒“玉花齊”形容為“九龍出”,畫馬的本領“萬世流馬”。韓沃,草壩人,京兆(今安)人,唐玄宗年間。十幾歲的時候,我在壹家酒樓做家政。在著名詩人畫家王維(701—761)的支持下,我轉行畫畫,用十年時間完成。他擅長畫人像、人物、鬼神,尤其擅長畫馬。杜甫曰:“贊韓臥畫馬,終有情意。”漢沃有壹張《夜》的白色原畫(現藏於大都會美術館)。(“夜白”和“玉華旗”都是唐玄宗的坐騎,唐人盛行給愛酷起這樣壹個詩意的名字。)韓沃畫的馬健美,結構準確,具有唐代人們所欣賞的美人兒那種肥碩的、寵物般的神氣和光澤。他的另壹幅作品《裹馬圖》描繪了壹個武士騎著白馬緩緩而行,右邊是壹匹黑馬,是典型的貴族“鞍馬圖”形象。用筆細長蒼勁,色墨渲染得當。此畫曾被南唐內宅、宣和內宅收藏,有“禦題”、“漢真跡”字樣。
唐代另壹位畫家韓雲(723-787)畫了五頭公牛,在元代畫家和鑒賞家的題字中被稱為“稀世珍寶”。韓明投身農政,政務之後學畫。“他能揣摩田家的風土人情,人物性格,水牛,音樂妙不可言。”圖為紙質書和長卷。五頭牛各自獨立,除了壹堆荊棘,沒有任何景物描寫。牛的姿勢各不相同,有吃草的,有急沖的,有鳴叫的,有舔舌頭的,也有慢慢壹瘸壹拐的。沒有人物出現,表現了農民的愛。畫的五頭牛充滿了歡快昂揚的氣質。全圖結構準確,透視關系合理,馬克筆簡潔大方,品種豐富。色彩淡定,畫面華麗豐富,充滿了高貴的情趣。
嚴的禦畫《千手圖》、《鞍馬圖》等,無不透露出盛唐人特有的豪氣和自信。從《行圖》中領略到的典雅、穩重、莊重,從張軒、周日本、韓沃、等人的作品中看到的豐富、壯美、生動,都是對盛唐氣象的某種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