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為適應深化改革的形勢,積極研究如何轉變財務管理理念,轉變運行機制,大膽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在改革中逐步調整,在調整中不斷完善,探索新思路,不斷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保障科技部門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認真執行並圓滿完成2011部門預算工作。
兩年來,在部門預算工作執行中,我們通過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公共財政框架,規範預算管理,增強預算透明度和約束力,在預算理念、預算管理制度和預算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們在工作中特別註重依法理財,結合前兩年的工作,基本理順了“壹崗雙責”的工作程序。在工作轉型調整的同時,我們在2002年預算工作中認真把握了保障優先、全面預算、定額管理三個原則,重點是認真落實和完善以定額管理為基礎的基本支出預算分配機制,規範和加強項目支出預算管理,提高項目支出預算編制水平和項目資金使用效率。
(1)理順省級轉制事業單位提前退休人員過渡資金管理。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省屬科研機構管理體制改革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2001]69次),15轉制科研院所職工有條件提前退休的精神,配合政研室,各單位辦理退休人員審批手續的時間不同,轉制的程序也不壹致。且2011財政年度部門預算於2010年6月確定,我們積極聯系省財政廳,通過省財政在當年預算中追加並落實了188,2011年度退休資金,解決了提前退休人員的後顧之憂。
(2)在2011年度基本支出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中,按照定額管理基本支出的根本原則,合理控制了單位基本支出規模,公平規範地分配了預算資金,保障了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在2001大規模清產核資的基礎上,20011進壹步調查了資金管理單位,實地調查了多個省級科研院所的財務狀況,特別是沒有統壹財務工資的單位。通過抽查預算單位的工資總額、人員編制、實際離退休人數和辦公設施,確保了預算單位基礎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加強對預算單位的多方位監管,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問題,保障預算單位基本支出的合理需求,支持其日常工作。
(3)根據綜合預算的需要,預算中進壹步加強了預算外資金的管理。通過準確預測各單位預算外資金收入並納入統壹預算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預算內和預算外資金“兩張皮”的問題,改變了過去松散的管理模式,為本系統部門預算編報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本部門年度收支在壹個預算中的集中反映。第四季度對本年度預算外收入增加的單位及時追加預算外收入,確保各單位收入及時進入統壹核算。
(4)為改變過去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薄弱、缺乏跟蹤和效率的狀況,在確定專項支出時,要求項目預算與其目標和結果緊密掛鉤,對項目進行滾動管理。同時,配合省財政廳逐步探索建立項目數據庫,適應績效評價發展,探索績效評價基本模式。通過選擇性項目支持,全方位搭建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推動我省科技基礎條件建設。
2.繼續抓好金融監管。
首先,我們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註重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2011的工作要求下屬單位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對自己的銀行賬戶、賬冊、收費許可證進行自查,通過自查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
同時,加強系統內的財務監管,積極防範未燃,努力從根本上提高科技部門系統的財務管理水平。根據《省科技廳系統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方案》,結合國家審計和部門內部審計的要求,圍繞2002年“加強學習,提高產權和法制意識,做好財務基礎工作”的重點目標,繼續抓好財務監督工作。重點開展和完成原省科學裝備服務中心、省分析測試中心領導離任審計;針對以往檢查中發現的壹些單位管理混亂、國有資產流失、會計信息失真等問題,根本原因是財務人員和領導幹部理論學習不夠,人為地將財務管理與資產管理割裂開來,只重視現金和銀行存款的管理,導致工作出現較大失誤。因此,2011通過檢查、學習和培訓,提高了財務人員和領導幹部的產權和法制意識,要求各單位完善科技部門會計內控制度財務管理。
3.建立和啟動科技三項費用年度決算和決算制度和工作。
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不僅對科技部門的預算管理提出了更細化、更嚴格的要求,也對延伸到所有業務處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級、更具體的要求。改革不僅涉及財務部門,還涉及所有業務部門。因此,與各業務部門密切聯系,按照《山西省科技三項費用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了科技三項項目竣工決算報告制度,並於年內啟動,使之成為建立科技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的重要內容,將科技項目預算與竣工決算緊密掛鉤。
4.圓滿完成了省級科技三項費和科學事業費的預算執行,保證了科技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各類資助單位的正常運轉。第二,服務科技創新,不斷加強科研條件建設。
圍繞全省科技發展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資源享有為中心,優化科研條件布局,合理配置資源,營造競爭有序的發展環境,充分發揮科研條件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更好地服務全省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
1,科研基礎設施建設進壹步加強,技術開發實驗室和中試基地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省級科研院所2011中試基地建設項目計劃主要支持了壹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顯著的開發項目。其中,省冶金研究院的鎂合金鑄件、省微晶玻璃研究院的納米球形錳酸鋰電鍍、省醫藥研究院的支竹寬中膠囊、省機電設計研究院的電流電壓互感器現場檢定裝置等產品的中試和產業化開發,幫助這些陷入困境的科研院所通過加強中試改造基礎設施,整合科技資源,明確重點發展目標並付諸實踐。在短時間內形成壹定的科研生產配套能力,並迅速形成規模化的開發生產能力,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徹底擺脫目前的困境,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同時,省應用化學研究所的“環保膠粘劑”、省建築科學研究所的“混凝土外加劑”、省生物研究所的“銀耳多糖產品”、省自動化所的“環保除塵電源設備及其配套產品”等試點開發項目,將繼續發揮原有的專業優勢,重點發展拳頭系列產品,通過進壹步建設和完善試點轉化基礎條件,基本形成研究、儲備、開發、生產轉化的良性生成。
截至目前,15個省級科研院所建立的24個中試基地共投入資金125.39萬元,其中財政專項資金7782萬元,建成和在建中試生產線29條,先後開發轉化科研成果和新產品190余項,累計實現產值44503萬元,新增利稅8286550元。其中,2011年產值分別為9682萬元和9838萬元,利稅分別為1.465萬元和1.755萬元。通過這些中試基地的建設和產品開發,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為重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全省建立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出了貢獻。
在科研院所中試基地的開發生產活動和工作中發現,各單位受舊的管理體制影響,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普遍缺乏市場經濟意識和現代企業管理知識,不熟悉相關的成果轉化、知識產權和財稅基礎知識。它嚴重制約了科研院所的正常發展,特別是對轉制後的發展影響很大。因此,在廣泛調研和征求相關科研院所和部門意見後,舉辦了第壹期省級科研院所管理人員研討班,特別邀請了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山西大學等高校的教授以及省內理論功底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註冊會計師、資深律師和科技管理專家授課。計劃耗時半年。通過對管理學原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財稅管理、公司治理、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經濟分析、知識產權與管理、電子商務等壹系列急需掌握的基礎課題的學習和探討,提高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員的基本素質,保證科研院所順利轉制和改革,適應我國加入WTO後的各種變化,真正成為我省科技創新體系的生力軍。目前,培訓研討班已實施3個月,學員學習熱情高,研討班形式多樣,學習氛圍十分活躍,活動初期取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參考資料:
/a/201112/33947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