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為什麽大學生會被專科生瞧不起?

為什麽大學生會被專科生瞧不起?

首先要看妳需要進什麽類型的咨詢管理公司。業內最主要的分為兩類,壹類是狹義的管理咨詢(比如麥肯錫、波士頓咨詢等),第二類是技術咨詢(比如埃森哲、IBM等)。這兩類對人的要求差異也是比較大的。

要進管理咨詢公司,基本條件是:名校背景(本科、碩士或者MBA)、語言能力(中文和英文),符合基本條件的還要看若幹軟技能:比如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領導能力等。他們有壹套非常嚴格的面試流程,滿足這些條件的人才會最終入選。要進技術咨詢的公司,條件要相對低壹些,但需要有壹定的專業要求,比如信息、計算機或者軟件工程等相關的學歷背景。當然現在咨詢的類別也有逐漸交叉的趨勢,比如技術咨詢公司裏面有做管理咨詢的團隊、此外像普華永道、畢馬威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也都設立了自己的企業咨詢服務公司。但這些基本上是以上兩個類別的融合,或者和其他行業的融合。

部分大學生確實能力低

大學生曾經在我們的生活中處於人人向往,高不可攀的存在,那個時候大學生非常之搶手,無論在職場還是情場幾乎對對手都是碾壓的態勢。

1.大學擴招。進入2000年後,情況發生變化。大學擴招以後,壹大批按照原來的標準和條件沒有可能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也走進了大學校門。這樣的大學生從生源質量上與80、90年代的大學生就有很大的差距,這是大學生畢業後在職場中能力差,讓人看不起的直接原因。

2.大學責任。我們8090年代的大學執行的是“嚴進寬出”的政策,大學擴招後,這壹政策沒沒有隨著生源的變化而變化。加上大學學科設置、教材等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學生畢業後很多東西用不上,職業經驗幾乎為零。在這種條件下,就業後等於重新開始,與普通人群的差距不大,這也是讓人瞧不上眼的原因。

在這裏不得不說我們教育改革中大學的教育改革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大學教育從原來的精英教育普及為國民教育後,大學並沒有隨著這壹改變加強學生管理,改變教學方式,而是忙著換牌子、擴攤子,很多原來很有競爭力的專業學院改為了綜合性大學,結果原有的優勢沒有了,新的專業師資薄弱,這樣的教學質量豈能讓人滿意?

大學生素質差,大學難辭其咎!

1.公司類別上面已經談過了,所謂tier1和tier2。Tier1包括MCK,BCG,ATK,MONITOR等等。門檻高,重教育背景。業務偏向純管理咨詢和戰略。當然也說法說MCK也在攢自己的IT團隊。Tier2中包括兩類,第壹類是依托信息技術逐步發展起來的咨詢服務機構,即IBM,埃森哲,凱捷,原畢博。第二類是四大背景發展起來的咨詢服務部門,代表就是四大了(德勤有點不壹樣,這裏不再展開)。Tier2業務和IT都會做,關註於戰術實施層面。但大單主要還是來自於實施項目。所以往往最大的team都是做SAP和oracle的。還有第三類,local公司,北大縱橫,新華信等,了解不多。這些企業無論從顧問資源、管理水平還是方法論上,可能都會比前兩類欠缺。但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外資無法進入的央企核心業務規劃之類的。

3.學生自己的責任。相當多的大學生不是在大學學了四年而是玩了四年,荒廢了四年的青春而所得甚少。壹是缺乏職業規劃,到了大四才忙著找工作,說工作難找,他自己沒自省壹下前幾年妳自己忙什麽去了?***青團中央曾經有壹篇《妳不失業天理難容》文章,文章中描寫的情況是普遍而真實存在的,請問這樣的大學生有何競爭力可言?難道還怪別人看不起妳?

社會競爭靠的是能力而不是學歷

決定壹個人的競爭力的是能力而不是學歷,這是社會普遍公認的事實。學歷依然是代表壹個人能力的重要方面,現在還能讓社會高看壹眼的學歷只有985、211和雙壹流了,這些學校的畢業生依然保留了大學生的能力尊嚴。

顧問幹什麽

咨詢顧問的工作可以簡言之為“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客戶之所以存在需求,必然是因為在業務發展中遇到瓶頸,存在問題,或者某些業務戰略的執行過程中存在內部能力所不能完成的事務。那麽作為壹個外來人,對行業的理解不如客戶,該企業內部管理的認知可能也不如客戶,憑什麽收上幾百萬來做項目呢?所以很多時候,咨詢公司賣的是方法,是“最佳實踐”,是作為第三方的獨立判斷能力與溝通能力。為客戶提供分析模型讓其從繁雜的現狀中理出頭緒,為客戶提供業界案例啟發其改進自身管理,以第三方身份進入企業啟發壹線員工說出對領導不能講的問題都會是顧問的目標。壹般非IT項目的工作模式基本上是以訪談與調研起,以現狀分析入手,過程中會有持續的客戶中高層溝通,最終形成方案進行匯報。而實施類項目則以需求為起點,之後設計、開發、實施、測試、上線、維護。勝任者這些工作當然有專業要求,但更多的其實是軟性能力的要求。

1.對社會價值的多元化認識不足。價值的多元化承認並尊重人在社會生活中多種多樣的存在意義。壹個人知識的多寡並不能作為衡量壹個人價值大小的唯壹標準,而只是其中壹個標準而已。很多大學生對此並未有清楚地認識,反而抱怨社會、他人看不起自己。

2.眼高手低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大學畢業生自己本身能力不足反而看不起基層的工作,不肯腳踏實地從底層做起,從基層開始培養自己的能力,壹開始就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3.社會選擇說明壹切。大學生沒有技校生好找工作,這已經成為壹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每年接近150萬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這是社會的選擇,同時也是大學生的選擇。近日壹名19歲的職專學生直接被江蘇省政府認定為副高職稱,盡管只是“千金買馬骨”,這也直接說明社會需要什麽樣的畢業生。大學只是我們的壹個經歷,而不是壹個桂冠,壹切需要從提升我們的能力開始。

所謂能力個人認為這裏的能力有兩方面,壹是進入公司的門檻能力需求,二是勝任實際工作所需能力。之所以會分開來談,是因為招聘過程永遠是信息不對稱的,顧問所需能力更多是軟性能力,而這些能力很難從簡歷直接體現。HR和招聘者就只能通過硬性指標來篩選可能滿足需求的人。門檻能力可能包括學歷、專業、工作經驗。應屆的話名校可能會變成硬指標。有經驗的人則可能關註項目經驗,以及經驗所體現出來某些軟性技能,比如業務分析,比如結構化思維能力,比如項目管理能力,比如溝通能力等。不壹而足。這些能力需求取決於所應聘team及其解決方案。所以,可以發現,這裏的能力的體現全是靠簡歷包裝。而顧問實際工作所需能力則與“顧問幹什麽”這件事息息相關了。項目中,專業能力固然重要。但實際項目中,需要依靠自己對於專業理解重新創造的需求很少。而且公司知識庫可以提供很多成型的方法論,最佳實踐作為參考。這個時候,作為團隊作戰,顧問需要對專業有理解,但絕大多數時間是用來與客戶溝通,理解客戶需求,理解客戶領導意圖,平衡多部門博弈關系。這才是重點。以溝通為基礎的實際能力需求可分為三部分:搜集素材,寫故事,與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