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運行具有雙重性:壹方面,社會運行和發展是壹個自然歷史過程,有自身的客觀規律;另壹方面,人類社會的運行和發展又是壹個人的自覺活動的過程,人們可以在尊重社會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對社會運行進行調控,使社會運行保持壹種協調有序的發展狀態。人們在對社會運行進行調控時,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手段;但就社會調控的全面性而言,最重要的社會調控手段有三種:
1 .社會計劃
社會計劃即人們為了調控社會運行的狀況,實現社會的協調發展和有計劃的社會變遷,而對社會的有關系統、社會生活的有關方面發展所作出的規劃。社會計劃的制定必須做到:壹是全面做好社會調查研究。通過社會調查研究,掌握社會運行的歷史和現狀,為社會計劃的制定奠定堅實的經驗基礎。二是形成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社會計劃的制定是壹項全局性、宏觀性和長遠性的戰略決策,必須遵循科學的決策程序,采取科學的決策方法;與此同時,還要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集思廣益,符合民情、體現民意、尊重民心。
2 .社會指標( social indicator )
“社會指標”( social indicator )壹詞,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學家雷蒙德·鮑爾( Raymond Bauer )在其 1966 年發表的《社會指標》壹書種提出,很快成為社會學中壹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20 世紀 60-70 年代,世界範圍曾經形成壹場“社會指標運動”。
社會指標是描述和評價社會整體及其各方面存在和運行狀況的項目及其數值。社會指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根據研究範圍,社會指標可以分為總體性指標、部門性指標和專題性指標;根據指標的性質,可以分為客觀指標(反映社會現象中客觀存在的事物及其狀況的指標)和主觀指標(反映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感受、願望、評價和態度等方面的指標)。
社會指標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 )描述功能。對所研究的社會現象進行客觀描述,如實反映情況,主要說明“是什麽”。( 2 )解釋功能。對所研究的社會現象進行全面地、深入地分析,並作出因果解釋,回答“為什麽“。( 3 )評價功能。社會指標可以作為壹種測量尺度,用它對所研究的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變化情況進行測量分析和比較研究,通過比較和分析,就可以針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發展進程作出適當的判斷和評價。( 4 )監測功能。社會指標猶如現代化企業中自動控制中心的各種儀表所顯示的數字,通過這些數字,可以監測整個社會這架大機器的運轉情況,以便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所研究的社會現象進行宏觀調控。( 5 )預測功能。根據已經占有的基本數據資料,在對過去和現在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索所研究的社會現象的變化發展規律,從而對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3 .社會預測( social predication )
社會預測是對社會整體及其各主要方面的發展狀況和趨勢所做的預計和推測。社會預測具有超前性、探索性、可檢驗性和或然性(不精確性)等特點。在社會學研究中,社會預測的重點主要是社會結構、社會關系、社會問題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
社會預測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根據社會預測的範圍,可以分為宏觀預測、中觀預測和微觀預測;根據社會預測的時間,可以分為長期預測、中期預測和短期預測;根據預測結果的性質,可以分為定性預測、定量預測和綜合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