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專業 - 簡述會計基礎假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受到的挑戰

簡述會計基礎假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受到的挑戰

第壹章 緒論

會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後產生的壹種管理活動,它作為壹個經濟信息系統,在經濟發展和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非常嚴重,它直接影響了正常的經濟秩序,降低了會計職能的發揮,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任何事物的產生都離不開其生存的環境,會計信息質量也同其存在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

1.1社會環境的概念

環境通常是指周圍情況的總和,既包括自然情況又包括社會情況。會計的社會環境是會計所處的特定階段的社會客觀條件,是會計賴以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外部環境。會計作為壹種管理活動,又是壹個信息系統,它總是密切地依存於生產發展的客觀環境。我們將會計賴以生存的環境稱為會計環境,會計環境是指與會計的產生、發展密切相關,決定著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會計組織、會計制度以及會計工作發展水平的客觀歷史條件及特殊情況。會計與社會環境之間存在著辨證統壹關系。壹方面社會環境影響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另壹方面,會計的發展對社會環境又具有壹定的反作用。

1.2會計信息質量的概念

會計信息質量是指會計信息真實客觀地反映各項經濟活動,準確地揭示各項經濟活動所包含經濟內容的程度及真實性、中立性、可驗證性、可比性與及時性的高低,其實質就是指會計主體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同需要的性質或特征。它是會計信息提供者在進行會計信息選擇時所應追求的信息質量標準。與普通產品不同,會計信息的質量很難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量化的衡量。迄今為止,人們用於評價會計信息質量高低的標準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實,是否可靠,是否相關,是否有用,是否合規,等等。即真實程度高、可靠程度高、相關程度高、有用程度高、合規程度高等等。

會計信息產品質量是受到會計信息的使用時間、使用地點、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的影響的,不同的區域,因技術因素、人文因素、自然資源和環境因素等不同,對會計信息質量有不同的要求,社會的發展,經濟形勢的變化,會使人們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隨之改變。

第二章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及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近幾年來我國的國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國內外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等都都對我國的會計環境產生了壹定的影響,這也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分析社會環境和會計信息質量的關系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進行壹番梳理和回顧。

2.1 我國社會環境的變化

2.1.1 中國加入WTO

我國於2001年11月10日經過與諸多西方經濟大國加入WTO雙邊協議的簽署正式加入WTO。WTO是世界惟壹處理國與國之間貿易規定的國際組織,其核心是《WTO協議》。這些協議是世界上大多數貿易國通過談判簽署的。它為國際商業活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規則,約束各國政府將其貿易政策限制在議定的範圍內。這些協議雖然是由政府通過談判簽署的,但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產品制造者、服務提供者和進出口商進行商業活動。進入WTO意味著關稅壁壘將不再存在,外國投資者享有本國國民平等的待遇,在世界範圍內可進行更自由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發明創造、設計(知識產權)的交換等等。市場競爭將在更大範圍內展開,這無疑會給我國的各行各業帶來很大的沖擊和挑戰。而會計信息作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必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我國加入WTO的沖擊和影響,將面臨著機會和挑戰。會計信息失真是我國當前存在的壹個重大問題。加入WTO對我國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必須盡早制定出應付入世沖擊的種種對策,以推動我國會計服務行業的發展和壯大。

2.1.2 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的發展

人類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的過程就是信息化過程。所謂信息化就是指人們借助信息技術,通過提高自身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智能,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們自身生活方式變革的過程。20世紀90年代以來,現代信息技術引發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它正沖擊著傳統社會的每個角落,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到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層次,各個行業都面臨著信息化的挑戰。會計領域當然不能例外。畢馬威會計公司合夥人Elliot曾借用“第三次浪潮”壹詞來形象地預言“IT引起的變革正在沖撞著會計的海岸線。在20世紀70年代它徹底地沖擊了工業界, 80年代它又蕩滌了服務業, 90年代會計界將接受它的洗禮。” 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強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對會計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著會計的發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生產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不僅使傳統的會計工具和會計方法有了很大變化,也大大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滿足了多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要。隨著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科學與經濟的壹體化格局已經形成,會計的發展也進入壹個嶄新的時代,出現了許多的新方法和觀點。現代財務會計是傳統財務會計的發展,而現代管理會計則是電子計算機時代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

信息社會的發展是壹個動態前進的過程,信息技術是其發展的根本驅動力。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信息化和計算機審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的成果,實現網絡化、智能化,在提高會計和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同時,為社會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會計信息,讓信息社會環境下的會計和審計在降低會計信息風險、增加會計信息的價值、減少代理成本和資本成本、建立和維護資本市場的完整性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2.1.3 綠色地球及可持續發展

環境問題在中國已經是壹個很沈重的話題。由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牽頭,歷時2年,在對31個省市環境汙染實物量、虛擬治理成本、環境退化成本進行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國第壹份環境報告——《中國綠色GDP核算報告2004》,該報告顯示:2004年,我國環境退化成本(即因環境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GDP的3.05%。綠色GDP不僅能反映經濟增長水平,而且能夠體現經濟增長與自然保護和諧統壹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達和反映可持續發展觀的思想和要求。但由於環境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綠色GDP的核算標準、方法卻是壹個難題。迄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壹套公認的綠色GDP核算模式。這也是綠色GDP核算耗時久,社會認同難的原因之壹。管理學認為,能夠計量的才能進行有效管理。正因如此,已經有人提出應該以綠色會計取代綠色GDP。

“綠色會計”是國內外的財會專家將資源和環境問題作為壹個專題納入會計理論研究體系的結果,其開辟了壹個嶄新的領域。“綠色會計”就是以價值形式,運用專門的會計核算方法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社會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及披露。這種影響包括相應的損失、帶來的效益以及其他影響。顯然,“綠色會計”是為了適應企業環境風險管理的要求應運而生的,它的宗旨即是通過匯集有關信息,減少企業環境汙染,提高企業環境質量,從而提升社會的環境質量。

可持續發展是20 世紀80 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其內涵包括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內容,已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識。可持續發展作為壹項經濟和社會的長期發展戰略,是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最佳兼顧,是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的全面協調發展,體現的是壹種科學發展理念,即科學發展觀。企業作為社會的壹個微觀個體,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經營必須全面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尤其針對當前生產經營負外部性較高的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應當是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活動以及直接或間接受企業活動所影響的利益相關者,會計信息的使用客體應當是反映經濟利益、社會責任以及資源與環保等方面的信息。會計信息的價值取向應當是利益相關者對營業主體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以下簡稱監管) ,而非經濟決策。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下,會計信息的使用主體、使用客體和價值取向都深受影響,進而對現行會計目標定位產生較大沖擊,“監管有用”替代“決策有用”將成為現實,作為會計目標具體化的會計信息質量標準也將進壹步發展。

2.2 社會環境的變化對財務會計的影響

2.2.1 加入WTO促使我國財務會計信息披露進壹步規範化和法制化

自2001年11月起,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之壹,這雖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各種機遇,但同時也為我國在各方面帶來了挑戰。會計是經濟工作的語言,它要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以便給決策層提供正確的信息參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主要來源於會計信息的披露,我國壹系列關於會計信息披露的法規的頒布及實施,有利約束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規範、信息失真的情況仍大量存在。這不但制約了國內經濟的發展,而且在國際上也損害了我國企業的形象,降低了我國企業的競爭力。我國加入WTO以後,隨著國際間交往的加強,經濟業務在規模和數量上必然會增加,其會計信息披露關系到企業間的預測及決策,為利益相互集團所重視。應該說,加強會計信息方面的規範是建立國際間正常經濟秩序的基礎。同時,入世也意味著企業間的遊戲規則不分國別,趨於壹致。這就要求我國必須盡快制訂和國際相壹致的會計準則,使商業語言相壹致。世界貿易組織是符合市場經濟客觀需要的國際貿易法律體系,必然要求中國以完善的法制來作為保障。2001年7月1日,財政部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出臺了新的《中華人民***和國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制度》,標誌著我國會計法制化建設的加強,為中國加入WTO後的會計信息披露規範化和國際化提供了依據,為外國企業和資本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會計方面最基本的規範。

2.2.2 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帶來壹定風險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變遷,會計作為管理的壹個組成部分必然會有所發展,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催生了網絡經濟,網絡的存在使現行會計所需處理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電子數據的形式直接存儲於網絡與計算機中,這就將會計信息系統轉化為互聯網的壹部分,利用互聯網與企業外部相關信息使用者交換並發布信息,勢必成為會計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在給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高自動化、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時,也給企業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帶來了壹定的困難。

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的原始憑證、報表等會計資料都是以數字形式存儲在磁性介質上,使會計核算無紙化,而在磁性介質上對會計資料進行修改,不但操作起來容易而且壹般不會留下痕跡,加上數據高度集中,未經授權的人員有可能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瀏覽全部數據文件,復制、偽造、銷毀企業重要的數據,這就增加了會計信息被篡改或偽造的風險,加大了會計信息保障的風險。此外,隨著網絡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上交易愈來愈普遍,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網上傳送會計信息的方式,很難保證系統的信息資源不被竊取或篡改,另外還有可能遭受網絡黑客的攻擊和病毒的侵害,並且這種通過網絡的攻擊可能來自企業內部也可能來自企業外部,壹旦發生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由此可見,網絡的開放性無疑增大了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風險。在網絡條件下,會計流程發生了變化,大量的數據直接從企業內部或企業外部其他系統獲得,企業實現了信息集中管理,由於信息來源多樣化、采用分布式輸入,使會計信息在壹定範圍***享和流通,接觸信息的部門和人員增多,監督和操作分離,使會計信息作假更加方便,客觀上加大了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難度。在網絡中傳遞的會計信息雖然是遵循壹定的信息交換協議和壹定的安全技術作為保障,但計算機網絡病毒和黑客的攻擊都會威脅到會計信息的質量,造成會計信息在網絡中傳輸時易被竊取、改動,使其安全性受到較大的威脅。

2.2.3 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

由於歷史形成的原因,我國除與蘇聯、東歐等國家聯系外,幾乎與西方國家沒有貿易往來,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加速了與西方國家的交往。同時,隨著國際經濟的逐步壹體化,我國企業也走向世界,這些企業也要了解國外企業的會計制度,這必然導致會計的國際化。此時,不但原有的會計制度不適用於外資企業,而且作為商業語言的會計報表,由於和國際上通用的編制方法不壹樣,外國人看不懂,影響外國企業對我國企業的了解。因此財政部相應頒發了有關外資企業會計制度,如《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會計制度》和《中外合資經營工業企業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1985),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壹部借鑒國際會計慣例制定的全新的會計制度它在會計原則、會計報表設置上和國際會計趨於壹致,為以後我國全面改革會計制度奠定了基礎。

社會環境對財務會計具有決定的作用,但財務會計並不是完全消極被動地適應環境的變化,它對社會環境也具有反作用。因為會計信息是企業經營狀況的全面反映,因此企業的會計信息影響人們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未來發展前景的看法,並導致利益相關方面的經濟行為的改變,因而財務會計通過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對國家的宏觀調控、企業的利益分配、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等方面具有壹定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