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本中有《行路難》。在部編版《高三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中有壹篇南朝宋詩人鮑照的《擬行路難》。位於第四單元“古詩詞誦讀”中。
原詩: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譯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會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定的,怎麽能成天自怨自艾。喝酒來寬慰自己,因舉杯飲酒而中斷歌唱《行路難》。人心又不是草木怎麽會沒有感情?欲說還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說什麽。
詩歌賞析
詩人“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想通過喝酒和唱歌來解愁。通過喝酒解愁,並不是鮑照獨創的做法,阮籍曾醉酒六十天依然無法解開心中郁結,曹操想用杜康解愁,奈何也只能和李白壹樣“舉杯消愁愁更愁”,那麽多前人身體力行地證明了酒只能麻醉自己卻不解癥結。
於是,鮑照又嘗試唱歌,歌曲是《行路難》。他本欲將壹腔悲憤傾瀉,奈何歌詞悲憤、曲調悲涼,此刻,因過於憂傷而無法唱下去了。本想解愁,可是愁思卻無可排解,長時間以來壓抑的情感,此刻“心非木石豈無感”,酒的麻醉也不能使心如槁木,如今再也壓抑不住,情感的閘門突然打開,噴發出慷慨義憤。
隨後,陡然“吞聲躑躅不敢言”急轉直下,隱忍吞聲。這壹揚壹抑將詩人的情感變化大肆渲染,“愁”得此起彼伏。由此,可以發現詩歌中各個局部也不總處在同壹層面,局部中更小的部分支撐起壹個較大的局部,並逐漸形成與整體的關系。
正是前面作者從“人生亦有命”的默默承受到“酌酒以自寬”的借酒消愁愁更愁,才使得“心非木石豈無感”的慷慨義憤和“吞聲躑躅不敢言”的急轉直下成了必然,這才是作者要揭示出“愁之源”的意圖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