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形成是腦梗死最常見的類型。是腦動脈主幹或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腦局部血流減少或供血中斷,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軟化壞死,出現局竈性神經系統癥狀體征。故而臨床上又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栓”或“血栓性腦梗死”
原因腦血栓腦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壹種,多見於中老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它是由於腦血管壁本身的病變引起的。
腦血栓形成壹般起病較緩慢,從發病到病情發展到高峰,多需數十小時至數天。這種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靜休息時發生。壹些病人往往睡前沒有任何先兆癥狀,早晨醒來時發現偏癱或失語,這可能與休息時血壓偏低、血流緩慢有關,但也有壹些在白天發病的病人,常有頭昏、肢體麻木無力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前驅癥狀。
腦血栓形成最常見的病因是動脈硬化,由於腦動脈硬化,管腔內膜粗糙、管腔變窄,在某些條件下,如血壓降低、血流緩慢或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強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內凝集成塊,形成血栓,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從而使血管供血區的腦組織缺血、缺氧、軟化、壞死而發病。
腦血栓形成可發生在任何壹段腦血管內,但在臨床上卻以頸內動脈、大腦前動脈及大腦中動脈的分支所形成的血栓較常見。患者表現中樞性偏癱、面癱及對側肢體感覺減退。大多數病人神誌清楚,頭痛、嘔吐者較少見,但若大腦前動脈或大腦中動脈主幹阻塞形成大面積腦梗塞時,病情較重,常伴有意識障礙和顱內壓增高的癥狀。椎基底動脈系統血栓形成,則多見眩暈、惡心、嘔吐、復視、交叉性運動及感覺障礙、構音障礙、吞咽困難、飲水發嗆等癥狀。
癥狀腦血栓腦血栓是常見的老年人腦部疾病,也是腦血管病常見的壹種。專家提醒解說腦血栓的早期癥狀。
壹、突然出現短暫的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
二、忽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心裏明白”(意識清楚)而且很快便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跡;
三、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註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問題感到費力,工作效率降低;
四、檢查出腦動脈硬化(眼底檢查)或高血壓,或血脂、血粘度增高,腦血流圖有供血不足的改變;
五、近期出現手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忽然落地;
六、時常頭暈,有的甚至突然暈倒在地,但又迅速清醒;
七、近期曾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記憶力明顯減退,乃至完全遺忘。
如何預防1.生活要規律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才能避免腦血栓形成,如飯後不能馬上入睡,因為飯後血液壹般積聚在胃腸內,會減少大腦的供血。長期易降低血壓,減少大腦供血量,逐漸形成血栓,所以飯後半小時後才可睡覺。
2.調整好飲食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平時多吃預防腦血栓的食物,幫助降低血液粘度,有效果預防血液凝固。
3.喝足夠的水
如果身體長期缺水,會增加血液的粘度,體內的廢物不能及時排出,所以壹定要保證足夠的水分才能防止腦血栓形成,每天飲用水量要達到2500毫升以上。
4.戒降煙酒
要戒煙限酒,限制食鹽攝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時飲食不要肥膩。 勞逸結合,用腦要適度,不要持續時間太長,60歲以下者用腦1小時,應休息10分鐘左右,60歲以上者用腦半小時,應休息5~10分鐘,以免過於疲勞而誘發腦中風。
5.忌飯後就睡
飯後血液聚集於胃腸,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腦部血供相對減少,同時吃過飯就睡,血壓下降,可使腦部血供進壹步減少,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飯後半小時再睡。
6.控制體重
通過運動消耗體內過多脂肪,以降低血脂減少腦中風危險性。 慎用藥物:久服催眠藥、鎮靜藥、抗精神藥、止血藥、利尿藥、清熱藥(如復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藥(如氨茶堿),可使腦中風機會增多。
7.情誌調養
情緒要穩定,經常保持樂觀、豁達、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憂思、悲痛。因為長期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易使神經體液調節機能紊亂,引起心腦血液循環紊亂而誘發中風。
8.註意天氣變化
老年人天氣適應能力減弱,過冷過熱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誘發腦中風,因此,氣溫變化驟冷驟熱時壹定要采取相應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