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感咳嗽
(1)風寒咳嗽
證候 咳嗽頻作、聲重,咽癢,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惡寒無汗,發熱頭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浮紅。
證候分析 風寒束肺,肺氣失宣,則咳嗽頻作,咽癢聲重,痰白清稀;風寒外束,腠理閉塞,則見惡寒無汗,發熱頭痛。寒傷皮毛,外束肌腠,故全身酸痛。風寒阻於肺絡,津液凝聚為痰,故痰白清稀。本證以起病急,咳嗽聲重濁,咽癢,痰白清稀為辨證要點。
治法 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 金沸草散加減。
(2)風熱咳嗽
證候 咳嗽不爽,痰黃粘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濁涕,伴有發熱惡風,頭痛,微汗出,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指紋浮紫。
證候分析 風熱犯肺,肺失清肅,故咳嗽不爽,鼻流濁涕。風熱之邪客肺,腠理開泄,見有發熱、惡風,頭痛,微汗出。風熱之邪灼津傷液煉液為痰,故痰黃粘稠,不易咳出。本證以咳嗽不爽,痰黃粘稠為特征。
治法 疏風解熱,宣肺止咳。
方藥 桑菊飲加減。
2.內傷咳嗽
(1)痰熱咳嗽
證候 咳嗽痰多,色黃粘稠,難以咯出,甚則喉間痰鳴,發熱口渴。煩躁不寧,尿少色黃,大便幹結,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指紋紫。
證候分析:肝熱心火素蘊,煉液成痰,逆乘於肺,或外感之邪化火入裏,灼津生痰,故見咳嗽痰多,色黃粘稠,難以咳出,甚則喉間痰鳴。氣火上升,肺氣不宣,心火亢盛,故發熱口渴,煩躁不寧。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不降則大便幹結。本證以咯痰多,色黃粘稠,難以咯出為辨證要點。
治療 清肺化痰止咳。
方藥 清金化痰湯加減。
(2)痰濕咳嗽
證候 咳嗽重濁,痰多壅盛,色白而稀,喉間痰聲漉漉,胸悶納呆,神乏困倦,舌淡紅,苔白膩,脈滑。
證候分析 痰濕從脾生,上漬於肺,痰阻肺絡,故見咳嗽重濁,痰多壅盛,色白而稀。痰阻氣道,則喉間痰聲轆轆。痰濕內停,氣失宣展,則胸悶,神乏困倦。濕濁困脾,脾失運化,故納呆。本證以痰多壅盛,色白而稀為辨證要點。
治法 燥濕化痰止咳。
方藥 三拗湯合二陳湯加減。
(3)氣虛咳嗽
證候 咳而無力,痰白清稀,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語聲低微,自汗畏寒,舌淡嫩,邊有齒痕,脈細無力。
證候分析 肺為氣之主,肺虛則氣無所主,腠理不密,肺失清肅,故見咳而無力,咳嗽反復不已,自汗畏寒。肺虛及脾,則脾虛水濕不能運化,釀液成痰,則痰白清稀,氣短懶言為辨證要點。常由痰濕咳嗽轉化而來。
治法 健脾補肺,益氣化痰。
方藥 六君子湯加減。
(4)陰虛咳嗽
證候 幹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不易咯出,口渴咽幹,喉癢,聲音嘶啞,午後潮熱或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證候分析 肺熱傷陰,陰虛生燥,故見幹咳無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口渴咽幹,喉癢,聲音嘶啞。陰虛則生內熱,故午後潮熱,手足心熱。熱傷血絡,故見咳嗽痰中帶血。陰津耗傷,無以承者口渴咽幹。本證以幹咳無痰,喉癢聲嘶為辨證要點。常由痰熱咳嗽轉化而來。
治法 養陰潤肺,兼清余熱。
方藥 沙參麥冬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