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粽子表達的含義

粽子表達的含義

粽子表達的含義

 粽子表達的含義,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是傳統的吃粽子節日,粽子在那天吃是有特殊意義的,粽子的文化也有好多,粽子是很多人喜歡的傳統的食物之壹,以下分享粽子表達的含義。

粽子表達的含義1

  紀念屈原、祈求“粽”子、高“粽”功名、光“粽”耀祖。

 1、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楚國人,他不忍看到國家滅亡,於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為了不讓屈原被魚蝦吃掉,老百姓爭相劃著船去打撈屍體,並把自家做好米飯撒入江中,從此以後,每年端午節,便有龍舟競渡、吃粽子的習俗。

 2、祈求“粽”子:因“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3、高“粽”功名:因“粽”和“中” 音近,有“高中功名”之意,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

 4、光“粽”耀祖:因“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粽子表達的含義2

  壹、粽子的美好寓意是什麽

  1.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

 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壹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2.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壹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妳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

 於是,人們便以“菇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3.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壹種,即為九只粽連成壹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

 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粽子”是“眾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

  4.功名得中

 因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壹舉中的`。

  5.光宗耀祖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二、粽子歷史記載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

 《史記》“孝武本紀”註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

 。壹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看完這篇文章後,相信大家都明白粽子的美好寓意是什麽這個問題吧,每年的端午節就可以吃粽子啦,壹起紀念屈原,壹起放松下心情,當然這也告訴我們要回家看看了,回家和家人們壹起歡快地包粽子,壹起期盼美好的未來呢,最後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生活幸福美滿呢。

粽子表達的含義3

 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靈的,現在人們普遍公認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粽子是我國壹種傳統的食品,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特別是端午節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究竟粽子有什麽吉祥寓意?下面隨我壹起去了解吧。

  詳細內容

 戰國時,楚國大夫屈原愛國憂民,後被佞臣所害,傳說於五月初五那天投身汨羅江。人傷其死,於是開始把屈原之死與端午節聯系在壹起。本來龍舟競渡是古代越民族龍圖騰崇拜的遺俗

 這時卻變為駕龍舟拯救屈原;投“角黍”於江中,避免魚鱉蝦蟹破壞屈原遺體,用以表達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祭奠,從此端午節也被賦予成有道德含義的節日。

 據史料記載,粽子正式被定為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到了唐代,粽子用米“白瑩如玉”,形狀也出現了菱形、錐形等,成為節日或民間風味小吃。宋代時,出現了“蜜餞粽”,即果品入粽。元代以後,包粽子已不限於菇葉,而是改用箬葉和蘆葦葉。明清時期,粽子更被賦予了吉祥含義。

 相傳,當時凡是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考前要吃壹種細長像毛筆般的粽子,被稱為“筆粽”,諧音“必中”。另壹種說法是,這種“筆粽”吃進肚子,胸中會有神來之筆,能考出好成績。

 產自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的粽子曾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打破了此前的浙江粽王,被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粽子。它長3米、寬2.1米、高1.2米,蒸煮熟後重達2000多公斤。

 2013年端午節,海南省儋州市白馬井鎮某企業出資制作了壹個巨型粽子,壹舉超越了此前的記錄。據了解,這個粽子總量近6噸,制作粽子材料包括4頭豬、萬余枚鴨蛋和2000斤糯米等。同時這個粽子也是花費最多的,光是制作粽子的人工、材料等費用,就要花去1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