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再三,終於把乾隆皇帝拉上了榜單。這個自稱“十全老人”,壹輩子筆墨風流,勝跡無數,文治武功皆可圈可點的皇帝在天有知的話,肯定會滅了我九族。康乾盛世那會兒如果流行排行榜什麽的,乾隆皇帝嘴上不說,心裏肯定死死的盯著“大清第壹才子”的寶座。
眾所周知乾隆愛寫詩,但寫得確實不怎麽樣,問題是人家老人家還相當的自負,把幾個典故平仄對仗,堆砌起來就成了無數首律詩。中國上下五千年,當過皇帝的哥們成百上千,其中除了幾個還沒學會走路就玩完的兒皇帝外,恐怕沒幾個文盲吧?可人家乾隆爺就是個性,非要作出萬把首詩來,來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向天下宣示他老爺子真的是個知識分子。鄙人以為,乾隆皇帝詩作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他以皇帝身份所寫的壹些詩有著非常重要歷史研究價值,是對那個時代政治以及社會生活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畢竟在那幾十年裏,只有他壹個皇帝嘛。
乾隆皇帝還有壹大嗜好,就是喜好題字。樹長的奇怪了他要題,房子建好了他要題,哪個重要人物死了,或者娶媳婦了他還要題,逢年遇到什麽天降祥瑞了,乖乖,他更要先吟後題。這也罷了,他還要在古人的詩畫遺作上露壹把臉,故宮收藏的無數歷代遺傳下來的詩作,幾乎就沒他沒有題字的。更要命的是乾隆老爺子的藝術鑒賞力確實不滴,他題字的那些字畫無壹不是收藏價值最高的。就說展子虔的那副《遊春圖》吧,本來酣暢淋漓,自然瀟灑的壹副畫,他老爺子非要在遠山之後標上自個兒的大名,讓今人看了簡直哭笑不得。
綜上所述,乾隆皇帝確實是個有才情的皇帝,否則,他不可能專揀精華來糟蹋。故,排名第十。
才情指數:☆
NO。9 清世祖愛新覺羅.玄燁
我這個排行榜只有十個人,他爺孫倆就占了兩位,幸好二老都作古了,否則肯定又被牛鈺,馬鈺什麽的大罵“潛規則”了。清朝壹脈皇帝,大多比較勤學向上,特別是入關後的幾位皇帝,更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壹浪比壹浪“風騷”。壹般說來,文化的繁榮和經濟的繁榮是相輔相成的,清朝的文化集大成時期就發生在康,雍,乾三朝。而這三朝的皇帝,卻也對得起那個時代,雖不至於吟詩作畫處處“老子天下第壹”,但和前朝相比,他們爺三的皇帝確實做得有聲有色。
康熙皇帝的壹生可謂波瀾壯闊,從年幼登基,到少除鰲拜,平定三藩,收復臺灣,粉碎準噶兒的分裂企圖,止住了沙俄的東進野心。把中國地圖打開,可以說康熙爺是從雞爪子打到雞屁股,又從雞屁股打到雞腦袋,等於把中國重新翻了個個兒。光說這不行,今天討論的不是治國的本事,而是皇帝們的情商。康熙皇帝的書法絕對在他孫子之上,其筆法剛勁有力,筆觸之下,入木三分。康熙皇帝的勤奮也是古今皇帝之少有,從五歲入書房讀書,每讀必誦,從不自欺欺人,甚至到了過勞咯血的地步。遺憾的是,康熙似乎也沒給後人留下什麽膾炙人口的佳作來,但這並不妨礙他的才情名詞,因為他讀書不是為了寫詩的,而是“體會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如果他每天也用大量的時間在禦花園裏瞎琢磨,恐怕他給我們留下的就不是那個雄雞的版圖了。
此外,康熙之所以上榜的理由還有二。壹,他是中國皇帝中第壹個學外語的。還有壹個是末代皇帝溥儀。二,他是中國所有皇帝中唯壹壹個懂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
綜上所述,康熙皇帝的才情指數絕對不會低。大家想啊,老爺子文能吟詩作畫,武能打架鬥毆(註:據他老人家自己說,壹輩子打死了N頭熊,N頭虎,N頭狼,可見其打架功夫也絕對是壹流的),而且學貫東西,兼通中外,英語過八級,哪個少女同誌不以他為偶像,我非代表組織上狠狠批評她不可。
才情指數:☆☆
NO。8 隋煬帝楊廣
歷史上死後謚號“煬”的有兩位皇帝,但給別人謚號煬,但死後也被別人謚號煬的皇帝只有壹個,那就是隋煬帝,而被他稱為煬帝的陳後主陳叔寶同誌卻很少被人稱為陳煬帝。
隋煬帝之所以有這麽大的名氣,原因很多。其壹,他老爹又是篡權又是奪位,北向突厥稱臣,南派大軍滅了陳國,忙活了半天,好不容易才建立壹個橫跨萬裏,威震天下的大隋朝,卻在楊廣同誌的帶領下,不下二十年,便走向了滅亡。其二,楊廣同誌好大喜功,南征北戰,三伐高麗,建東都,開運河,把人力用到了極至,恐怕連秦始皇再世也弗嘆不如。其三,楊廣同誌又是個小有才情的知識分子。他的名篇《飲馬長城窟行》“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裏。萬裏何所行,橫漠築長城。豈臺小子智,先聖之所營。樹茲萬世策,安此億兆生。。。。。。”後人認為“頗有魏武之風”。
從他的這首詩看來,那時的隋煬帝可謂英姿颯爽,雄心勃勃。鄙人之所以把他擡上才情榜,不僅僅是因為他這首詩,而是敬佩他的遠見,無論是東都的營造,還是運河的開通,包括征高麗,無壹不是流芳千古的偉業。只不過,他操之過急,民力用到了極限,於是物極必反,樹種多了沒看好,失火燒了自個兒屁股。雄才大略和野心勃勃其實只有壹線之隔,劉徹滅了匈奴,雖然落了個國庫空虛,可後人看了解氣,謂之雄才大略。而隋煬帝因為家底沒有劉徹厚,但心卻比劉徹還大,於是落了個敗家子的名聲。其次看兩個人早期的性格,政治手段,幾乎是壹個模子刻出來的。說隋煬帝卑鄙也好,但沒辦法,在那個時代不卑鄙就當不了皇帝,劉徹有個卑鄙的老母,楊廣的老母獨孤皇後同樣是太子的老母,雖然不至於卑鄙,於是幹脆光明正大地廢了自個兒的大兒子。
本來他可以排名更靠前點的,但有兩個原因,讓他只能排第七名。壹是這丫太他媽狂了,自己詩寫得好也就算了,但只要碰到詩比他寫得還好的大臣,壹定要找借口殺掉。乖乖,要是鄙人不幸做了妳的臣子,憑俺這才情,豈不早與閻王對戲去了?其二,這哥們當年能在塞外帶兵巡邏,後來天下大亂了,幹脆躲在深宮不出了,還自暴自棄地擺弄他那個腦袋對蕭皇後等壹幹妃子說,“多好的腦袋啊,不知道被誰拿了去!”聽聽,幸虧不是我兒子,否則鐵定被他氣死。
隋煬帝留下來的詩作不多,這和他亡國之君的下場有關,即便有佳作留下,但後來統治者為了誣蔑他,也多不承認是他之作。後人如劉宋鮑照,梁沈約,唐李白都曾提到的《白馬篇》,據信,正是煬帝之作。
才情指數:☆☆☆
NO。7 南朝梁元帝蕭繹
妖童媛女,蕩舟心語;鹢首徐回,兼傳羽杯;棹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余,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 。。。《采蓮賦》
天才!真TMD天才!鄙人把他列為第六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首《采蓮賦》。能寫出這樣的靡靡之音來,不亡國才怪!所以同誌們啦,魚與熊掌真的是不能兼得的啊,壹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處處開鮮花,行行做狀元。李白自詡政治抱負未能實現,依我看來,其政治才能不過爾爾,連在壹個藩王手下都不能自保,如何能駕馭整個國家?看看蕭繹同誌,當皇帝不過三年,就被西魏陷了江陵,落了個遇俘被殺的下場。
蕭繹同誌不是沒有奮鬥過,他老爹蕭衍作了壹輩子秀,到頭來活活餓死,眼看家敗國亡,我們的蕭繹同誌奮力拼殺,可謂是受命於危難之際了。可惜他積蓄了力量不是想著先復國,而是把可能對自己皇位有威脅的幾個哥哥弟弟殺了個幹凈。火並後,被北方的西魏來了個“漁翁得利”,不知道蕭繹死的時候有沒有醒悟壹點?壹個籬笆還有三個樁呢,單槍匹馬,豈不自尋死路?哥哥不是不可以殺,弟弟也不是不可以殺,但殺要分個時機嘛,放龍椅的地兒都沒有,就想著做上龍椅後的事兒了,不失敗才怪。
蕭繹善繪佛面、鹿鶴及景物寫生,以及善畫外國人物形象。嘗畫《聖僧像》,蕭衍為之題識。又畫《宣尼像》,並自書贊。時人謂之“三絕”。蕭繹在當時文化圈的地位相當於現在余秋雨啊,金庸啊,總的來說,他當皇帝之前,是個好詩人,好畫家,當了皇帝後呢,既不是詩人了,也不是畫家了,連皇位都丟了。除了采蓮賦,流傳至今的還有壹幅宋朝摹本〈職貢圖〉。價值很高。因為內容是二十五個外國使臣的形象。同誌們想啊,僅僅壹個南朝小國,就有二十五個附屬國家,可見,咱們中國當時確實不是壹般的強。
鑒於蕭繹同誌在言情詩方面的出色造詣,以及對我國古代史研究的卓越貢獻,特將其排在第七位。
才情指數:☆☆☆☆
NO.6 南朝梁武帝 蕭衍
蕭衍是蕭繹的爹。其實我不說大家也應該猜到,他們都姓蕭嘛。把蕭衍擡到榜上,是蕭衍同誌自己努力的結果,組織上對他關註不夠,提拔不夠,以至於大部分同誌不了解他。現在,我把蕭衍同誌的生平簡歷公布壹下。
蕭衍,男,中國佛教理事會南朝分會主席,(生於公元464—549年)。蕭衍同誌的壹生是革命的壹生,是偉大的壹生,是為佛教事業的光大付出畢生心血的壹生。他的精神是高尚的,他的行為是光明正大的,他的光芒將是萬丈的,他的腳印更是我們前進的向導。蕭衍同誌同時是許多詩人名作的靈感來源,比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源於蕭衍同誌的大興佛教。所以,蕭衍同誌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詩歌的進步與發展。
蕭衍同誌的才情表現在多個方面。
壹,對經學和史學的研究。曾撰〈周易講疏〉〈春秋答問〉〈孔子正言〉等二百多卷。但沒流傳下來。撰〈通史〉,用以替代〈漢書〉等以後的幾部斷代史,並自詡,“書若成,眾史皆廢”。但沒流傳下來。雖然如此,但我們通過這幾本書響亮的名號也可以看出我們蕭衍同誌絕非壹般人可比。
二,對佛學的研究。蕭衍同誌對佛學的研究不僅僅局限在對佛經的註釋和理解上,而是創造性地把道家的“無”和儒家的“禮”糅合了進去,是佛教中國化的開山鼻祖。可以說,若沒有蕭衍同誌,佛教與其他外來宗教的命運並不會好多少,正是因為他的努力改造,才符合了中國的國情,從而沿著有中國特色的方向發展。眾所周知的觀世音菩薩,就是在這個時候變得性。不但如此,蕭衍同誌還非常重視理論與實際統壹,曾數次“出家”為僧。不過國不可無主,皇後更不可做寡婦,於是湊了億萬銀子又把他壹次次贖回來。
三,文學造詣。中國自古以來有就物以類聚的傳統,如果聚在壹起的人都很優秀,於是就會起個很響亮的名頭。比如竹林七賢,江南八怪之類。蕭衍同誌因為他在文學方面的出色造詣,躋身當時最著名的“竟陵八友”行列。蕭衍極其喜好樂府詩,其大部分詩作便是這種體裁。著名的有《芳樹》、《有所思》、《臨高臺》,其中有許多都膾炙人口。如《襄陽蹋銅蹄歌》中,“草樹非壹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寫的纏綿悱惻,迤儷動人。鄭振鐸老人家就說,蕭衍的樂府詩最為嬌俏可愛。
能在如此多的方面集大成者,蕭衍不可謂不出類拔萃。可惜,才子皇帝永遠擺脫不了的規律就是得此失彼。他壹生可謂極盡仁慈,身邊的大臣即使造反,他也舍不得殺,還流著淚去感化他。不過,不要忘了他的謚號“武”,外人誰要得罪了他,蕭同誌壹定滅了他九族。後來因為他越來越耽於佛事,大權旁落,落了個被困餓死的下場。不過他也算值了,活了86歲,在中國歷代皇帝中是僅次於乾隆的。
才情指數:☆☆☆☆☆
NO。5 魏文帝曹丕
很多人對曹丕當皇帝都不服氣。首先他沒有他老子曹操的霸氣。想當年曹操金戈鐵馬,氣吞草莽,數年之間便滅袁紹,征西涼,伐烏桓,逐劉備,戲孫權,統壹了大半個中國。曹操從白手起家,到打下萬裏江山基業,可謂英雄壹世。只可惜,他死要面子,生的時候並沒有坐上皇位。曹丕當然更沒有他弟弟曹植的才氣。杜甫說李白的文章有魏晉風骨,而曹植就是風骨的風骨。那麽為什麽當皇帝的偏偏是曹丕呢?這究竟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大勢所趨?
首先,他命好。不是孔融的兒子,也不是彌衡的兒子,而是曹操的兒子,因為他是曹操的兒子,所以註定要不同凡響。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做的好,不如老爸好,亙古不變的真理。
其次,還是命好。他弟弟曹沖死得早,否則,怎麽也輪不上他。
再次,繼續命好。他的師傅是荀攸,還有個司馬懿,不折不扣的政治高手。曹植的師傅楊修同樣名滿天下,卻有“雞肋”之嫌。這人啦,非常怪,可真是什麽樣的鳥棲什麽樣的林。曹丕天生陰險,果真配了壹個陰險集團軍。荀攸倒也罷了,壹般只教教應對之策,司馬懿卻包藏狼子野心,像只狼壹樣躲在暗處,不到獵物出現,絕對不會現身。曹丕耳濡目染,不混蛋才怪。
曹丕本人呢,也得分兩個階段來討論。當皇帝之前,那是個人,而且是個“超人”。文章,書法,劍術都是有口皆碑的。他老弟曹植口吟什麽“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還做著遊俠夢的時候,曹丕已經是江湖著名的玉面公子了。壹首“燕歌行”瀟灑淋漓,再加上他著的〈典論〉,更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說他老爹和老弟的成就主要在藝術和色彩上,而他的文學成就則是技術性的。
他對知識分子非常重視,經常跟他們壹起聚聚會啊,喝喝酒什麽的,關系搞的不錯.而且有壹段時間他似乎真的忘了皇位的誘惑,竟想真的做個文人了.不過,歷史畢竟是歷史,他自己嘴裏這麽說,誰也不曉得他心裏怎麽想的.但不管怎樣,文章能做到那地步,腦袋已經不是壹般的聰明了.況且他還是古今第壹文武雙全的皇帝,跟他有得壹比的是清朝的雍正,不過從詩詞文章上比,後者差遠了.
曹丕當了皇帝後,心理就變態了.兄弟壹個不留,甚至在他的逼迫之下,誕生了壹首千古悲涼之作,"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哎,作孽啊.當什麽勞什骨子皇帝呢,壹家人和和氣氣多好啊.還是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哥哥愛弟弟.
文章寫的太好了,就不適合做皇帝.曹丕同樣是個例證,看著孫權劉備鷸蚌相爭,以為可以坐收漁利,結果錯失了統壹的大好良機.統壹戰爭向來是先易後難,曹丕老人家不知道腦子灌了多少水,非要拿孫權先開刀.當年他老爹都說生兒子要生孫仲謀這樣的,妳曹丕有多少能耐跟人家鬥?我推測,可能是被諸葛亮嚇破了膽,或者是心虛,想著自己篡了漢,就給漢留點香火。鬼知道他老人家怎麽想的。
才情指數:★☆☆☆☆
NO.4 唐玄宗 李隆基
歷史上有個逃脫不了的怪圈,但凡多情的皇帝,老百姓就會遭殃.俗話是這樣說的,愛江山不愛美人.不過,用這句話形容唐玄宗有點文不對題,我敢說他老人家既愛江山又愛美人.否則,他兒子在靈武登基,他不會氣得說不出話來.話又說回來,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的開元盛世的玄宗皇帝,卻被兒子變相篡了位,還被手下逼著殺了情人,男人做這份上,哎,不是壹個丟臉可以形容的了.
很多皇位繼承人在登基之前都會借助文章來粉飾自己,而在登基之後便鮮有雅興了.李隆基是個例外,他當皇帝之前似乎沒表現出對文藝的愛好,可是當了十來年後,突然就成了梨園曲藝的開山鼻祖.
這跟李隆基的身世不無關系.李隆基自己不是太子,他老爹雖然當過皇帝,可今非昔比,自己還得夾著尾巴做人,哪顧得了他.李隆基小時候經常謙虛地稱自己"阿瞞",意即小人物,傻子.武氏家族的那幫蠢貨還真信了,忘了歷史上還曾有壹個鼎鼎大名的曹阿瞞.李隆基前後處在武氏政權和韋氏政權的高壓之下,連個喘氣的機會也沒有,更別談什麽閑情逸致,詩詞歌賦了.中宗李顯被自己老婆女兒毒死,成了歷史上最可憐的皇帝,睿宗李旦同樣的懦弱無能,看著太平公主在他頭上撒尿也不敢有所作為.於是,李隆基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幾翻勵精圖治,選賢任能,再加上太宗壹朝所開創的基業,而後來的政變也多發生在貴族之間,沒有對生產力基礎造成沖擊,於是玄宗的基業由此扶搖直上,開創了空前絕後的盛世鴻圖.
男人嘛,有錢了就喜歡嫖個娼,納個妾什麽的.皇帝更不用說了,國家太平,四方朝貢,皇帝在宮裏閑得無聊,於是就淫欲滋生.正好,他兒子壽王娶了個漂亮媳婦,就是眾所周知的楊玉環楊大美人。李隆基雖然色性不小,可是老公公爬灰的事兒,即使在唐朝那樣開化的社會,也是難以啟齒的。不過,李隆基跟常人不同,他是皇帝。皇帝至高無上,天下壹切都屬於皇帝,包括自己兒子的老婆。在高力士的壹番陳詞下,李隆基於是堅定了信念:妳壽王李瑁,既是我的兒子,又是我的臣子,論親妳要盡孝,論公妳要盡忠,所以妳得把妳老婆讓給我。可憐個李瑁,怒不可,憤不得,終於郁郁寡歡,壹命嗚呼。
中國四大美人未必就真的美如天仙,他們之所以名留千古,不過是因為他們被皇帝玩弄得最為盡興。關於他們的文章多了,於是就自然漂亮了。事實上,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皇帝也脫不了這個俗兒。楊玉環到底有多美,我們也只能聯想去了,不過要想獲得皇帝歡心,必有兩樣功夫上乘不可。壹是床第功夫,再者便是詩歌才情。漂亮是***性,但漂亮也是惰性,時間長了壹樣會視覺疲勞,只有在個性上下工夫,皇帝才不會對妳厭倦。楊貴妃之所以受寵,與她的能歌善舞,通曉音律不無關系。因為皇帝也好這口子啊,兩人得有***同話題才能“天長地久”嘛。
那個誰,白居易的《長恨歌》把二人歌頌的多麽恩愛纏綿,什麽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原作連理枝。二人的愛情壹開始就是齷齪至極的,楊玉環從壽王妃,變成太真道士,再變成楊貴妃,中間還和安祿山勾勾搭搭,這翻經歷讓我再怎麽往好的方面聯想,也粉飾不了對她的厭惡。唯壹可以傳為美談的是,二人壹個作曲,壹個編舞,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估計是最為華美的舞蹈。對了,還有幾個編劇,李白就是其中之壹。唐玄宗把他招到朝廷,就是給楊貴妃填詞的。
鑒於二人留傳於世的風流韻事太多,還有傳說中的許多名曲,暫且把李隆基排在第四位吧。(白話:李隆基年輕的時候風流瀟灑,年老後窩囊的實在可憐。特別是在遇到楊玉環後,跟壹山野村夫沒什麽兩樣。他給自己兒子帶綠帽子,他自己頭頂上也沒閑著,不比他兒子少。最後除了曲子越作越好,其余簡直壹無是處)
才情指數:★★☆☆☆
NO。3 陳後主陳叔寶
越往後寫,越不忍動筆。後面的幾位皇帝,沒有壹人不是當世英才,而且個個都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大才子,可惜風流不該指文章,玉樹不能對女人,作了皇帝就要有皇帝的責任,整日鶯歌燕舞,吟詩作對,荒廢國事,任用奸佞,到最後國破家亡,客死他鄉。
前面寫隋煬帝的時候提到過,歷史上有兩個煬帝,壹個是楊廣,壹個就是陳叔寶。後者的謚號是隋煬帝給的,只不過後來的史學家是唐朝的筆桿子,刻意讓隋煬帝難堪,於是天下便多知道隋煬帝,而少有人知陳煬帝了。
歷史就是奇怪,有的人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弒兄殺父的事經常發生,有的人卻把皇位當成副業來經營,於是歷史便多了許多惋惜,也多幾分無奈。陳叔寶便是這樣壹人。自幼長於婦人之手,不知天下大勢,更不知所承之責。隋軍兵臨城下時,告急文書未曾開拆就被丟在床下,甚至忘卻了壹個皇帝起碼的尊嚴,所以當隋軍殺入宮中,他才會與張貴妃孔貴妃三人抱作壹團躲在井裏,以致隋文帝對壹國之君如此不顧體面而大吃壹驚。也許陳叔寶並不是“無心肝”,他只是從來就把自己當作壹個風流才子,壹個詩文騷客,亡不亡國,無所謂,皇帝的體面,更是無所謂的了。他被縛往隋國,表現的比劉禪更不可思議,主動向文帝求壹官職,謂,“召之方便”。如此之語,讓人哭笑不得。
仔細壹琢磨,能把皇帝所能享受到的東西全部享受到,而又不用承擔皇帝的責任,到頭來還能保全性命的皇帝,恐怕未有出陳後主之右者。他壹好色,於是有張,孔,龔等美人相伴。特別是張麗華,十歲便被陳後主相中,而且有意栽培,終於成為壹代“靚”妃。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陳後主還是壹名非常出色的教育家。史載,麗華吹彈歌舞,壹見便會,詩詞歌賦,寓目即曉。未成年之時,後主常常將其抱坐在膝上,拂其後背,對其可謂“給予厚望”。
在這樣的靡靡之音色下,陳叔寶不墮落恐怕就不可思議了。至於作出“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這樣的亡國之音就更不足為奇了。
才情指數:★★★☆☆
NO。2 宋徽宗趙佶
太祖趙匡胤恐怕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戎馬壹生打下來的基業,最後卻被“幾塊石頭(花石綱),幾個盜匪(農民起義),壹次偷獵(金滅遼,然後趁勢南下)”就輸了個精光。
和陳後主壹樣,趙佶同樣享受了皇帝可以得到的所有享受。不同的是,趙佶自幼聰明,心地也算善良,知道百姓疾苦,多少也有幾分家國社稷之念,最後被金國俘了去,也不至於狼心狗肺地忘了故國之思。
從陳後主,到宋徽宗,無不是帝制的悲劇,本來可以流芳百世的人物,結果卻遺臭萬年。後人對他們除了嘲諷外,多是同情,不像桀紂那樣,壹昧地批評,原因就是愛才之心,人皆有之,不忍,不願。
宋徽宗當了二十五年皇帝,正是宋朝到了積貧積弱極點的時候,社會矛盾愈演愈烈,民變時有發生。天朝氣數已盡,本來就在茍延殘喘了,經“花石綱”那麽壹鬧,再加上小人當政,更加劇了滅亡速度。《水滸傳》中說他“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閑之事,無壹般不曉,無壹般不會,更無壹般不愛;即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在治國上,他昏庸腐朽,重用奸邪,實屬庸碌之才;在外交上,他軟弱無能,屈辱忍讓,最後當了俘虜;在生活上,他揮霍無度,窮奢極欲,他篤信神靈,多次向第三十代天師張繼光問道,以求長生不老之術,還自號為“教主道君皇帝”。身為國君,還偷雞摸狗,從皇宮挖了壹條地道直通妓院,去私會名妓李師師。宋徽宗還喜歡踢球,愛好古玩玉器等等。”《水滸傳》雖然是小說,但其所述大多有跡可尋。
如果不是後來被囚在黑龍江,恐怕趙佶死也不會明白做皇帝的責任。前半生極盡奢侈,後半生又極度潦倒,狼狽,巨大的反差讓這個曾經風流皇帝精神徹底崩潰,終於在九年後客死他鄉了。初被葬在河南,後來宋金簽訂協議後被運回杭州,謚號,“徽宗”。
歷史上很多有才情的皇帝,大多只表現在壹時的風流上,如陳叔寶,乾隆等,對於文學,藝術的後世影響並不長遠。像曹丕之於文學批評,唐玄宗之於曲藝,宋徽宗之於畫院,都是有深遠影響的,直至今日仍是如此。文學和藝術的生命力就表現在這個方面,不追求壹時的轟動,而在於經久不息,為世人接受。
趙佶在政治上確實碌碌無為,昏庸不堪,但是他的文學成就卻非常驚人。中國歷史上美術學院的最早雛形便是趙佶主導成立的畫院,他自己還發明了“瘦金體”書法,在書壇上獨樹壹幟,小有地位。至於書畫作品,更在香港,歐洲的拍賣行上創下了華人作品之最。
套用壹句影視臺詞,“卿本佳人,奈何為帝?”
才情指數:★★★★☆
NO。1
我先不寫他的名字。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才情的壹位皇帝。他的作品膾炙人口。他最後因為他最出名的壹首詞而丟了性命。沒錯,他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的主人公,南唐後主,李煜。
不管妳是否有文學修養,我想,只要讀過李煜的這首《虞美人》,恐怕未有不為之動容的。鮮少有詩詞能像虞美人這樣,把作者如此鮮活地帶進讀者的腦海裏,壹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此真實。
因為這首詞,忘卻了他的諸般不是,甚至國破家亡也可以原諒。他信手拈來的文字,胡亂地組合了壹下,就把心中的苦悶壹古腦地訴說了出來。他很天真地,很認真地想著故國的樓閣,我堅信,他絕對沒有卷土重來的勇氣,甚至想也沒想過。他只是個詩人,只會聽天由命。他不懂政治,他之所以想念他的國家,是因為他懷念那裏的自由,而此刻他卻像籠中鳥壹樣,呆滯地看著窗外的天空,任羽毛漸漸脫落。
李煜是個徹頭徹尾的弱者,政治頭腦幾乎等同與壹個三歲頑童。宋朝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還幻想著太祖仁慈,賜他壹塊安隅之地。後來作了俘虜,最寵愛的小周後屢屢被太宗強留宮中,他既不敢怒,更不敢言,只是欲哭無淚。甚至連思念故鄉也不允許,那心中的惆悵,是何等的淒慘?如此,讀者再讀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壹番滋味在心頭。”心中可有感慨?
清沈雄在《古今詞話》中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正是李煜國破家亡的命運,才塑造了他文壇宗師的地位,其後的宋詞無不受他的影響。至於其清新工麗之言,更是空前絕後,可以說,以是絕唱了。再品壹首...《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壹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才情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