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7月15日是什麽日子(7月15日是鬼節要註意什麽)

7月15日是什麽日子(7月15日是鬼節要註意什麽)

7月15日是什麽日子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意思是中元節又稱鬼節、亡人節、月半。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民間普遍開展祭祖活動。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壹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

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裏撒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裏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壹堆壹堆地燒,燒時嘴裏還要不住地念叨: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壹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壹天,無論貧富都要做壹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農歷七月十五,是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中元之意由元宵節延伸而來。古代以正月第壹次月圓稱為上元,七月為歲中,七月的第壹個月圓日稱為中元,因以為節名。

7月15日是鬼節要註意什麽

七月十五鬼節禁忌有床頭掛風鈴,夜遊,非特定場合燒冥紙,偷吃祭品,晚上曬衣服。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

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三大鬼節之壹幾月幾日

中國三大鬼節是節日的合稱,中國北方壹些地方將傳統節日裏祭祖的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合稱為“三大鬼節”。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寒衣節,每年農歷十月初壹,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鬼節千萬不能做六件事

鬼節千萬不能做六件事

鬼節千萬不能做六件事,鬼節也就是中元節,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也流傳著很多關於中元節的傳說與禁忌,中元節也有很多的民間習俗我們可以去了解,以下鬼節千萬不能做六件事。

鬼節千萬不能做六件事1

1、去河邊:古人認為,在中元節這天,鬼混都是渡水而來,所以千萬不要去河邊,特別是小孩。在現在看來,七月十五以後天氣轉涼,早晚氣溫都很低,河水也轉涼,所以夜晚去河邊確實不安全。

2、喊名字: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盡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好兄弟記住妳的名字。

3、半夜不宜大吼大叫,如果妳鬼月大吼大叫,容易驚嚇到好兄弟,招致睡眠品質變差。

4、盡量不要剪頭發:民間有壹種說法叫鬼剃頭,現在我們都知道鬼剃頭是壹種病理現象,就是頭上的頭發會莫名其妙地在壹夜之間掉下來,形成壹個斑禿。

5、避免到陰氣重的地方:盡量避免到陰氣重的地方,比如醫院、墳場及地下停車場等。這些地方充滿陰氣,如果妳陽氣少的時候就容易撞到東西。另外,如果要去廁所,最好不要使用最後壹個坑,就好像住酒店不住尾房壹樣,人氣不夠旺盛就會很容易聚集很多陰氣。

6、身上不要掛鈴或鐵器:相傳鐵鈴發出的聲音有招魂作用。在民間,有人會使用壹些法器或金屬制作的工具,為掉魂的人把魂魄召回來,而鐵鈴撞擊所發出的聲音,能讓走失的魂魄跟隨著聲音走回來。

鬼節千萬不能做六件事2

關於七月半鬼節的來歷

七月十五中元節,人稱鬼節。其實,從農歷七月初壹開始到七月三十日都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民俗相信,在這壹段時間會有許多的孤魂徘徊在陽間。中元節,是華人很重視的壹個日子,每壹年的中元節都會有許許多多普渡祭拜的盛會舉行。這個鬼節也是眾多的華人節日中規模最大,花錢最多的壹個節日。中元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節”。

七月半起源於亡靈信仰和祖先崇拜。“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為古代宗教生活的兩大要務。對於庶民百姓來說,祖先與自己血肉相連,情感相通,祀祖尤為有意義。七月半就是在上古秋祭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南北朝時期佛教日盛,“目連救母”的故事廣為流傳,最後演變為盂蘭盆會。道教亦有“三官三元”之說,將五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為上中下三元,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的誕辰,成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節。結果七月半成了僧、道、俗三家的***同節日。

這個節日也是和儒家相通的。儒家強調重孝道,當父母在生時,做兒女的自應當親奉甘旨;當父母死後,也要“祭如在”,跟父母在生時壹個樣。故儒家倡導對祖先春秋二祭之外,七月半也可祭祖先。這樣,七月半便是佛、道、儒三教合流,融為壹體了。

在中國古人觀念中,天地之間不是絕對對立的,天地之間還有人和其他許多動植物,所以,上天者與入地者之間,應該還有壹些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尋找歸宿的孤魂野鬼,這樣,夏歷七月十五的七月半,人們在祭祀自己祖先和孝敬母親的同時,還不會忘記那些沒有著落的孤魂野鬼們,人們也會在這天祭祀壹下各路的孤魂野鬼。長此以往,就在民間形成了敬孤文化傳統。

七月半鬼節的故事

七月半的傳說:鬼節的源頭

地宮大赦

傳說很早很早以前,地宮大赦,每逢農歷七月初壹,掌管地獄的閻羅王便打開鬼門,放出壹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讓他們來到陽間享用人們的供奉,直到七月的最後壹天關鬼門為止。

孤魂野鬼

這壹年的七月,閻王照例打開鬼門,那些孤魂野鬼,爭先恐後湧出鬼門關,到人間爭搶那後人們為先人供奉的祭品。孤魂野鬼大多晝伏夜出,在陽間橫沖直撞,壹到夜晚,弄得人間是人心惶惶,雞犬不寧。膽小的鬼,搶不到供品也就罷了;識趣的鬼,得到壹點便知足了;唯有少數膽大妄為的鬼,貪念不休,強取豪奪。

這樣壹來,那些有供奉的鬼不堪忍受,但又毫無辦法,只得壹次又壹次向活著的親人索取更多的供品,如果不這樣的話,活著的親人便小災大難不斷。

高僧目連

遇此情況,人們叫苦不叠,無法安生。正當陽間的人們壹籌莫展之時,農歷七月十三這壹天,不知從哪兒來了壹位高僧。高僧以化緣為由遍遊人間,其實是佛祖派下來巡訪並做法的。這位高僧不是別人,正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壹目連。

七月半的傳說:盂蘭盆節的故事

目連救母

話說,目蓮的母親劉青捷被打入地獄。目蓮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親墮入惡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餓得很辛苦。他見狀,拿了飯要餵母親,可是飯壹進口,就燒成灰炭。目蓮感到悲痛極了,要求釋迦解救。

釋迦告訴他說:其母罪孽太深,壹定要以盆器,羅列百味,供奉眾僧,才能解他母親倒懸之苦。終於,他幫助了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後人因此應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盂蘭盆會

目連念佛祖救母之恩,決定每年七月十三至十五這三天遍遊人間,為黎民百姓解難。求得佛祖的恩準後,目連來到人間。連高僧剛到凡間,便聽人們訴說原委,目連早已深知其緣故,於七月十五這壹天做了壹場盂蘭盆會。

七月半的傳說:燒紙錢由來

送冥幣

做過法事之後,目連高僧又告訴人們,給陰界之鬼的供品都是壹些吃的東西,只能解壹時之饑,而且極易被他鬼掠走。高僧告訴大家,在擺設供品的同時,還應該給鬼們送去壹些冥幣,以解鬼們後顧之憂,據說陰間也有所謂的貿易。高僧還囑咐人們,給自己死去的親友送冥幣時,別忘了給那些孤魂野鬼也送上壹份。

方法

接著,目連高僧又告訴人們印制冥幣和送冥幣的方法。送冥幣的人,將疊好的壹沓紙錢用白紙包成錢包,錢包上面要寫上死者的姓名和送錢人的姓名,還要在錢包的封口處寫上壹個大大的“封”字,據說,這樣既可以讓收錢之鬼收到自己應得的壹份,又可以防止錢被別的鬼搶去。包好錢包後,在野外選壹地址,擺上供品,開始焚香化錢。

送錢的人嘴裏念念有詞,或心裏默默祈禱,說些叫死者快收錢並祈求保佑後人之類的話。

七月半的傳說:吃鬼頭的故事

源頭

自從目連高僧做法以後,每年七月十五,凡間都有做盆會和燒紙錢的活動,開始幾年還真管用,陰陽兩界相安無事。然而幾年之後,情況越變越壞,不僅那些孤魂野鬼,就連少數陽間有後的小鬼也出來禍害人間。他們不僅搶奪供品和紙錢,而且還有屢屢敲詐凡人的惡行,搞得人間災難並發,瘟疫橫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人們盼望目連高僧再次現身於世。

請鐘馗

當時有人聽說,在陰間,有壹位專門打惡鬼的神叫鐘馗,若能把鐘馗請來,這些惡鬼也就有治了。可是,鐘馗是仙界之神,我們是凡間肉體,怎能請得動他?又有人說了,只要請來鐘馗神像,他就會隨之而來的。於是,又到了七月十五,人們在舉行祭祀活動時,還真請來了鐘馗的神像,只見畫面上的鐘馗豹頭環眼,鐵面虬髯,相貌奇異,殺氣騰騰。

除惡鐘馗

鐘馗原本凡人,不僅才華橫溢,滿腹經綸,而且正氣浩然,剛直不阿;死後更是疾惡如仇,好打不平。傳說他因托夢驅鬼為唐明皇治病有功,被封為“賜福鎮宅聖君”,自此人間遍掛鐘馗神像,以祈求平安。

鐘馗治鬼

人們在鐘馗神像前焚香燒紙,磕頭請神,鐘馗真身還真的從畫中下來了,不過,這情景只有受過戒的高僧和老道才看得見。鐘馗返回人間之後,捉到許多為非作歹的鬼,將它們的頭擰了下來吃了,自此,那些為非作歹的鬼們都伏法了。

鐘馗離開凡間時留下了六個字:“要鎮鬼,吃鬼頭。”凡間的人怎能吃鬼頭?後來有高人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想到壹種辦法,就是將各種面粉制成所謂鬼頭的形狀,然後蒸著吃或煮著吃,而且還要邊吃邊說:“吃鬼頭,吃鬼頭”這樣,還真的將那些惡鬼給鎮住了。

鬼節千萬不能做六件事3

關於七月半鬼節的風俗

1、中元普渡:在民間中元節可以算是壹個重要的節日,有很多人會在農歷的七月初壹到七月三十之間選擇壹天,用酒肉、糖餅、水果等作為祭品進行祭祀的`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有錢人家可能也會請來僧眾超度亡魂。

2、祭祀土地:七月十五正值初秋,各種農作物也到了收獲的季節,所以在民間在七月十五當天回舉行祭祀土地和莊家的活動,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3、放河燈:在江淮地區把中元節又稱為“齋孤”,古時,在這壹天僧人會在河邊超度亡魂,把用紙做的荷花燈放入河中,所以又稱“齋河孤”。後來在民間就逐漸的傳開,在影視劇中這個場景可以經常的看到。

4、祭祖:中元節正好是在七月十五,炎熱的夏季剛過,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所以壹般人家都會在這壹段時間進行祭祖。

5、送羊節:農歷七月十五又被稱為送羊節,而在《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所以在民間由在七月十五之前做面塑、蒸花饃的習俗。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壹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面,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形,稱為面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余。

七月半鬼節的忌諱

七月十五本是民間祭祖的日子,後定為地宮聖誕,而地宮掌管地獄之門,這壹天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無數鬼魂湧到陽間度假,陽間便成為“它們”的散心地,可謂“陰氣沖天”。

每年鬼節期間都會預備祭品來安慰鬼魂的,祈望“它們”吃飽食醉及收了衣錢財物之後,安守本份不要在陽間搞事。假若“它們”安分守紀故然是好,但當中有些帶著妒氣、戾氣、怨氣、霸氣、邪氣、殺氣等不祥之氣到來,而且更是冥頑不靈的那就麻煩了。

在中國習俗中,並不僅僅是7月十五這天需要避忌,農歷七月,被稱為鬼月,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雖然與清明、重陽壹樣,同為冥節,但民間在鬼節期間的禁忌明顯比其他節日多。

禁忌1、傳說這壹天的子夜時分,陰氣特別重,停留於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所以在鬼節的時候大家要早點回家呆著。

禁忌2、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那個會以為是妳在招他來分享食物。

禁忌3、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禁忌4、不可撿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禁忌5、不可輕易的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妳,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那個。

禁忌6、不要熬夜,人陽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陰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泄氣入侵。

禁忌7、不要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那個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禁忌8、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盡量避免出門。

農歷10月1日是鬼節嗎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鬼是在人類蒙昧時期,對生命的壹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壹直是鬼文化的主流。

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此詞條將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內容。我國壹些地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三個節日,合稱為“三大鬼節”。

甲骨文中“鬼”本是會意字,下面是個“人”字,上面是個可怕的腦袋,意即像人的怪物。後來逐漸演化成人死之後所變之物。《禮記·祭義》已說得很明確:“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

《禮記·祭法》則進壹步指出:“庶人庶士無廟,死曰鬼。”那就是達官貴人死後有廟供奉,終年有人祭祀,則成了神,普通百姓死後無廟享祭,四處漂泊,才是鬼。我國第壹部辭書《說文》中解釋的“鬼,人所歸為鬼”就是現在的含義。

我國壹些地方將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三個節日,合稱為“三大鬼節”。傳說這壹天鬼魂出沒,夜晚,家家戶戶在自家每間房屋裏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驅鬼。

十月初壹,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也稱“寒衣節”。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十月初壹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壹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初壹,也是冬天的第壹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壹般供物外,還有壹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

因此,十月初壹,又稱為"燒衣節"。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壹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壹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壹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