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是什麽意思?

“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是什麽意思?

“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的意思就是說:輕輕扣擊,鐘聲就小;用力敲打,鐘聲就大。

這句話出自《禮記·學記》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

對文言文感到頭疼的小夥伴,看下面的翻譯吧。↓

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輕松而能夠事半功倍,學生會把功勞歸於老師;不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辛勤可是事倍功半,還怨恨老師。善於提問題的人,就像砍伐堅硬的木頭壹樣,先從容易的地方開始,然後才解決有硬節的地方,時間壹長,木頭自然脫落;不善於提問題的人與此相反。善於回答問題的人,會像撞鐘壹樣,輕輕扣擊,鐘聲就小;用力敲打,鐘聲就大。等到能夠從容自如地撞鐘時,然後鐘聲才會悠揚動聽。不善於回答問題的人與此相反。

再分享壹下關於這篇文章的思考?,想深入了解的小夥伴看這裏。

本文討論了如何學習的問題,對學習者提出了“善學、善問”非常高的學習要求,指出善學的好處和不善學的壞處。從學習成效上說,學習可分為“學會壹會學壹善學”三個層次,古人壹下子將學習提到“善學”的高度,難能可貴。文章通過“善學與不善學”論證了學習成效對師生雙邊關系的影響,善學的人學習成效好,對教師的態度是“庸之”;不善學的人學習成效差,對待教師的態度是“怨之”,與前文“安學親師”、“隱學疾師”相呼應,告誡我們學習成效不只是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更是影響到師生雙邊關系,進壹步激發或摧毀學習者學習興趣。

文章以“攻堅木”和“叩鐘”為喻,形象地比較了“善問者”與“不善問者”、“善待問者”與“不善答問者”。以“攻堅木”作比,說明發問要先易後難;以“撞鐘大與小”作比,說明答問要針對問題的大小深淺給與恰當的回應。學而不問不成學問,強調學習過程中問的重要性,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學生善問與否關鍵取決於教師的態度和能力。在分數至上的當下,教師教給學生的無不是能獲得高分的記問之學,課上為了進度,根本就沒有時間深度思考、問答,更沒有時間“及其久也,相說以解”、“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因此,學生是否善問取決於教師是否善待問。學生善問而老師不善解答,也難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師生要配合默契,發揮兩個主體的積極性。教師在力求善教、善答的同時,註重培養學生善學、善問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久而久之方可形成課堂教學新風尚。

文中“攻堅木、叩鐘”形象比喻,告訴教師要鼓勵學生學習過程中“攻”與“叩”的行動,但如果是未經思考盲目地“攻”與盲目地“叩”,不能稱之為“善”。因此,文中“善學”、“善問”強調的是學習中要有行有思。老師不應照本宣科地灌輸,而應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激發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並通過行動踐行所學所得,不可用條條框框去束縛學生思想與行動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