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吻chī wěn,又名螭吻、鴟尾,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第九子,又有第九子之說法。口闊噪粗,平生好吞,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也喜歡吞火。
據《太平禦覽》載:“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虬,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北宋吳楚原亦在《青箱雜記》記載:“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
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築屋脊正脊兩端的壹種飾物。初作鴟尾之形,壹說為蚩(壹種海獸)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災。後來式
鴟吻,宮殿屋脊正脊兩端構件上的裝飾,又名蚩尾,祠尾。古人認為蚩尾乃水精,能辟火災,故以為飾。其實,這裏所說鴟吻實際上是壹種防火觀念、意識和願望的體現。
鴟吻最早起源於兩漢時期的對鳳鳥紋飾的意象演化,在《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建章宮西有玉堂,壁門三層,臺基三十丈,玉堂內殿十二門,階陛皆玉為之,鑄銅鳳,高五丈,故名壁門。
這裏所謂的“鳳凰”是古人對於火鳥的圖騰崇拜,而鳳鳥這類具有吉祥寓意的動物在中國傳統審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並在相關的巫人建議下在屋頂之上進行驅災祈福的象征。
鴟吻與鴟尾的區別
其實鴟吻與鴟尾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指同壹件東西。壹般來講,鴟尾是唐朝之前的講法,唐朝之後就叫鴟吻。唐代之前的鴟尾樣式更像是動物的尾巴,而唐之後則變成了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