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為什麽蘇州拙政園要叫“拙政園”?

為什麽蘇州拙政園要叫“拙政園”?

拙政園歷史沿革

[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園由王獻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晉朝《閑居賦》的壹段話:“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有樸實之人在自家花園為政的巧意。

史籍上記載王獻臣曾委托畫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設計,並存文氏之《拙政園圖》、《拙政園記》和《拙政園詠》傳世,比較完整地勾畫出園林的面貌和風格。當時,園面積約13.4公頃,規模比較大。園多隙地,中亙積水,浚沼成池,池廣林茂。有繁花塢、倚玉軒、芙蓉隈及軒、檻、池、臺、塢、澗之屬,***有31個景點。整個園林竹樹野郁,山水彌漫,近乎自然風光,充滿濃郁的天然野趣。

根據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園記》中的描述,壹開始建造此園時,他就發覺這塊地並不太適合蓋相當多建築,地質松軟,積水彌漫,而且濕氣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為主體,輔以植栽,因地制宜設計出了各個景點,並將詩畫中的隱喻套進視覺層次中。園中至今仍留有許多文征明的對聯與詩,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最能帶出此園的意境。 此外,園中所栽種的紫藤相傳是文征明親手種植。由此可看出文征明相當喜愛植物,有學者分析在31個景點中,超過壹半的景,都與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關。

經歷—百二十余年後,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並蕩為丘墟的東部園林歸侍郎王心壹所有,王善畫山水,悉心經營,布置丘壑,將其重新修復,並將“拙政”改名為“歸園田居”,取意陶淵明的詩。

清順治十年,陳之遴曾購得此園。1662年,拙政園充公。康熙年初,曾為駐防將軍府、兵備道行館。其後還予陳之遴子,再賣給吳三桂婿王永寧,王曾大興土木,堆幟丘壑,園狀大為改變。

康熙十八年,為蘇松常道署。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蔣棨接手此園,並將園中規模略做更改,東邊的庭院切分為中、西兩部分。

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園當做蘇州的重要基地,改之為忠王府。

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富賈張履謙接手此園,改名為“補園”。當時拙政園的腹地縮小到1.2頃,張履謙大舉裝修了相當多細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園今日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