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城全周影院地處八達嶺長城旅遊景區內,這裏是放映環幕電影。環幕電影采用先進技術,立體聲音響,在360度的環型銀幕上展現六千多公裏長城古跡、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及有關長城的歷史故事(秦始皇登基、孟姜女傳說)、戰爭場面,向遊客介紹長城的歷史和現狀。(可放映英語或日語專場)
二、五郎像從彈琴峽隧道南口的停車場旁,登上新修的60級石階,在壹處平臺前的石壁上,浮雕著壹尊兩米多高的佛像,民間傳說是五郎像。傳說是楊五郎在金沙灘大敗脫身後,到五臺山當了和尚,因而有身著袈裟的形像。不過,仔細壹看,就會發現傳說與石刻不符,佛像的“印契”(即法界的德行)表明是阿彌陀佛。
佛像結跏趺坐,兩腳壓腿姿勢叫“吉祥坐”;兩手平置腿上,兩手手指交叉,大拇指對頂,食指彎曲作“上品上生”手印。這是阿彌陀佛九個手印中最高的手相,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的人去“西方凈土”。這是為了來往行人受“菩薩保佑”,壹路平安而設的。
三、彈琴峽從彈琴峽隧道北口下到小溪旁,只見崖壁陡峭,向東不遠,石崖題刻有“彈琴峽、五貴頭”六個大字,這裏原是關溝著名景觀:“彈琴峽”。古時,這兒峰回路轉,山清水秀。兩山相峙,石壁相對,清溪中流。溪水從緩坡瀉下,淌流在石罅之間,淙淙有聲,兩岸的石壁為之***鳴,悠揚婉轉,如彈琴聲清脆悅耳,故名“彈琴峽”。
元朝詩人陳孚到此,曾寫詩“月作金徽風作弦,清聲豈待指中彈?伯牙別有高山調,寫在松風亂石間。”清代詩人魏源描寫這壹勝景是:“無復戰場悲,但尋響琴峽。”修京張鐵路時,曾將東北面小山和峽谷削為平地,修八達嶺公路,開山鑿洞的泥沙石塊,填平了溝谷。如今石壁題字依存,溪水旋蕩於峽谷的優美聲音再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