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壹門三十九位儒生的馬氏家族之長鄄人

壹門三十九位儒生的馬氏家族之長鄄人

馬壹鷹/文

導言

馬氏家族之長鄄東公房,從明朝馬才東開始到清朝科舉制結束,持續十五代都是儒生 [2] ,其中有三十九位獲取功名。

概況

馬才東:馬文富第四子馬子讓的後裔、馬昌燕長子。明朝京官。萬歷年間辭官歸隱,生息繁衍。現在的長鄄仍然保存有“馬才東故居”(修建於1612年的大宅院,後人稱之為“新屋院子”)。從馬才東開始到科舉制結束,持續十五代都是儒生,其中有三十九位獲取功名:

馬榮憲:馬誌魁第三子馬高價的長子馬再蘭的次子馬慕趙的第三子。字敬簡,號行可。出生於清朝康熙六十壹年(1722)。國學生 [3] 。

馬榮珂:馬誌魁第三子馬高價的第三子馬再秀的次子馬慕周的第三子。字玉佩。出生於清朝康熙六十壹年(1722)。勒授登仕郎(正九品,文散官名)。

馬宗梧:馬榮憲長子。字朝鳳,號竹嶺。出生於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登仕郎(正九品,文散官名)。

馬宗良:馬榮憲次子。字熊謙,號建望。出生於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升入京師國子監學習(國學生)[3] ,誥授徵仕郎(文散官名;隋始置;唐為文官第二十三階,正八品下,宋廢;金再置,從八品上;元升從七品;明改稱徵仕郎,為從七品升授之階;清亦稱徵仕郎,從七品。)

馬宗榜:馬榮憲第三子。字廷舉,號梅嶺。出生於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國學生 [3] 。

馬宗旭:馬慕趙之孫、馬榮恒次子。字旦升,號東林。出生於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國學生 [3] 。以樂善好施著稱於世。

馬世繩:“宗”字輩。官教諭(明清時代縣設“縣儒學”,是壹縣之最高教育機關,內設正八品教諭壹人,另設訓導數人。)

馬祖誥:馬榮憲長孫、馬宗梧長子。字周章,號西歧。出生於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職郎(正八品)。

馬祖驥:馬榮憲之孫、馬宗榜長子。字德和,改號翠松。出生於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登仕郎(正九品,文散官名)。

馬祖溟:馬宗良長子。字圖南。出生於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例授縣丞(始置於戰國,為縣令之佐官;秦漢相沿;典文書及倉獄,為縣令,縣長之輔佐,歷代所置略同;惟晉及南朝宋無,宋只設建康獄丞;丞之官秩,漢為二百石至四百石,明清縣丞為正八品。)

馬德和:馬宗榜長子。派名馬祖異。監生。七十多歲的時候,家道中落,五個嫡子敗家不孝;幸好有庶子馬福荃全心全意照顧癱瘓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馬福葆,可以勉強度日。——來源於馬蓮仙撰寫的《孝子馬福荃傳》

馬祖元:馬宗榜次子。字大椿,改號晴嵐。出生於乾隆五十壹年(1786)。國學生 [3] 。修建隘門口茶亭。和三弟馬茂園壹起改建馬氏宗祠。

馬祖曜:馬宗旭次子。又名德宣,號星浦。出生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清朝嘉慶十七年(1812)增生 [1] ,例授增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升入京師的國子監學習 [3] 。同榜生員中的傑出人物有:太子太傅、四川總督駱秉章(1862年俘虜石達開);清朝著名的九位封疆大吏之壹、道光和鹹豐的恩師(“兩朝帝師”)牛鑒;禮、刑二部侍郎、“禁煙名臣”黃爵滋;戶部郎中、湖南寶慶府知府謝鶴翎;翰林院修撰、國史館纂修官林召棠等。馬德宣擅長詩歌、文學、書法、篆刻,曾在長鄄設立私塾,熱心公益。同治三年(1864)七月十九日,湘軍攻破太平天國首都天京;有壹小股太平軍躲藏在巖口黃金洞,經常來長鄄搶劫作亂;他組織團練,殺太平軍40余人,使長鄄得以安寧。後來又率民團反擊領頭鬧事的地方武裝,深受百姓愛戴。生平事跡記載於《寶慶府誌》和《新化縣誌》。(補充:湖南永新縣任弼時中學的現校址是馬德宣當年科考考棚的所在地)。

馬祖坎:馬誌魁第三子馬高價的第四子馬再蔚的次子馬慕連之孫馬宗固第三子。字盈科,號出泉。出生於清朝嘉慶七年(1802)。國學生 [3] 。

馬福來:馬祖璀長子。字貴祥。出生於清朝嘉慶十二年(1807)。從九品,以子職貤贈武畧騎尉(官階名;乾隆五十壹年(1786)定制,正六品武官,授武略騎尉之官階,並可封贈其父母及妻室,給敕命二軸)。

馬福瑧:馬宗良之孫、馬祖浙第三子。字雲慶,號從龍。出生於清朝道光十三年(1837)。國學生 [3] 。

馬福瑞:馬宗良之孫、馬祖浙第四子。又名衡峰、鐘獄,字祥慶。出生於清朝道光二十四年(1844)。邵陽縣唐勛臣和袁紹賢二位名師的弟子。縣試和府試都是“案首”(明清時代童生參加府、州或縣學考試而獲得秀才第壹名)。國學生 [3] 。

馬介亭:馬祖曜長子。原名振金,派名祉福,字錫申,號春堂。出生於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清朝光緒八年(1882)增生 [2] 、入京師國子監(國學生)[3] 。同壹年進入國子監學習的傑出人物有:清末四大能臣之壹的滿洲正白旗人端方;晚清維新變法幹將、“戊戌六君子”之壹楊銳;“蜀中文學八大家”之壹陳崇哲;清末民初著名學者、經學家吳之英;王闿運學生、尊經書院“四傑”之壹劉子雄等。馬介亭性情豪放,樂善好施;既在家鄉修亭修橋,又在寶慶府設置“士林館”,資助讀書人,廣交天下朋友;還發揚光大了祖業,成為長鄄首富。

馬福勛:馬慕周長子馬榮琰的曾孫、馬祖桂長子。原名福添,字太酞,號哲卿。出生於清朝道光二十壹年(1841)。國學生 [3] 。

馬壽綿:馬祖元之孫、馬福海長子。字敦禮,號雅化。出生於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國學生 [3] 。

馬家範:馬慕趙長子馬榮燈的後裔、馬福提長子。原名壽梁,字煥庭,號仲甫。出生於道光二十年(1840)。國學生 [3] 。(補充:蕭人彥舉人是馬家範的姻叔。)

馬藝林:馬福來第八子。派名壽燒,字周材。出生於清朝道光二十五年(1845)。衛千總,清廷賜掛“衛守副府”火焰邊金匾在他的府邸,此金匾是五品官員的榮譽象征。(補充:壹、衛千總是漕運總督所轄各衛所武官,掌率運丁,領運糟糧。二、藝林大娘是晚清時期長鄄的大富豪,擁有長鄄大部分竹山;長年有數座槽屋/造紙作坊不幹水,壹年四季造紙不間斷,年產土紙七千擔;藝林大娘有壹句霸氣的話常被人們流傳:“誰和我打官司,我只要把竹料矮剁壹寸”;足見她竹山之多,財力之大。)

馬灼林:馬福來第十三子。派名壽杞,字楚材。出生於鹹豐四年(1854)。從九品。

馬仲甫:馬世繩之曾孫。“壽”字輩。國學生。其夫人聶氏仁孝持家。

馬壽徽:馬宗良曾孫、馬福瑞長子。原名子獻,號元德。出生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國學生 [3] 、從九品。

馬壽愛:馬介亭長子。夫人王氏,撫子馬子谷。其本人,字日長,號明生。出生於清朝同治四年(1865)東至日。儒生。四歲讀私塾,老師傳授詩文,上口成誦;七歲的時候,作詩成文,猶如成年的文人雅士。曾沈吟得句:“客途人影獨,雲路雁行孤”。其父親馬介亭欣賞之後大喜,然而竟成詩讖,不幸於光緒十三年(1887)病逝,年僅22歲。其胞弟馬蓮仙聞訊,悲痛不已、投筆長籲。——來源於馬壽愛的姻侄、益陽千家洲進士王景崧撰寫的《馬明生小傳》(王景崧的胞兄王景莪也是光緒年間進士)

馬蓮仙(馬國霖):馬介亭次子。中國近代新式教育的先行者。派名壽恩,字澤長,號瑞亭、潤生,亦號雨人、竹園老人。出生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是在戊戍變法廢除八股後的光緒二十七年(1901)用策論考取的廩生;是扶風義塾(長鄄學校前身)的創辦者,采用上海文明書局出版的“蒙學十七種”為教材;也是高坪書院(隆回三中前身)的創辦者之壹。歷任新化縣永固鎮鎮長、寶慶普通中學校長(寶慶古城第壹所中等學校)、新化縣第壹屆議會議員。參加過辛亥革命、驅張運動和湖南省議會議員競選。著有《扶風義塾記》;古文辭若幹篇可見於光緒《馬氏四修族譜》,詩若幹首輯存於《庚甲酬唱集》。壹生中,交往密切的名人有袁吉六、陳天華、譚人鳳、馬鄰翼、羅元鯤、周方、方鼎英、程潛、林森、潘祖彜、於右任、蔡和森、葛健豪、蔡林蒸、蔡慶熙、劉千昂、文素勤、毛澤東等。

補充:

N O.1

馬蓮仙創辦的長鄄兩等小學堂是湖南最早出現,最知名的私立新式小學堂之壹。辦學時間晚於中國最早的新式小學正蒙書院18年;但是,早於中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南洋公學外院1年。

N O.2

馬蓮仙同榜生員中的傑出人物有:中國近代革命先驅者之壹、中國憲政之父宋教仁;厚黑教主、影響中國20世紀的20位奇才怪傑之壹李宗吾;“南社”創始人之壹、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參議院副議長陳陶遺;著名文學家、語文學家夏丏尊;東京中國同盟會四川部長、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張懋隆;海南留學美國第壹人、瓊崖守備司令部少將參議員王協初等。

馬國梁:馬介亭第三子。派名壽愷,字善長,號同生,又號蘭仙。出生於清朝光緒四年(1878)。畢業於新化速成中學堂。儒生。撰寫過的序文有《席豐先生傳》、《德元先生傳》、《衡峰先生傳》、《雷打石墳山水口記》等。

馬國棠:馬介亭第四子。派名壽性,字命長,號道生,又號芝仙。出生於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前,先後進入京師國子監(國學生)[3] 和官立長沙自治研究所學習。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後直到1930年,在鳥樹下與長鄄交界處的銀坑創辦鉛鋅礦,高薪聘請采礦工程師(英國人)。是近代湖南礦業較早的探索者。

補充:

N O.1

1906年,清朝統治集團中壹些開明人物開始提出“實行地方自治為立憲之根本”的主張;在群臣呼喚下,清廷於1907年發出上諭,同意在部分省份先行試辦地方自治;1909年,直隸、奉天、廣東等少數省份成立了自治研究所,培訓自治人才;隨後,“官立長沙自治研究所”成立,從日本法政大學畢業的立憲派政治人物、教育家羅傑擔任所長;清末開始的自治運動壹直持續到1914年袁世凱下令停止為止。馬國棠進入京師國子監和官立長沙自治研究所學習的時候非常年輕,也就20歲剛出頭。

N O.2

同壹時期和馬國棠在官立長沙自治研究所學習的,還有他的姻親劉繼藜(四都人)。

N O.3

英國采礦工程師壹直住在新屋院子馬國棠次子馬篤材家。有壹天,他行走在隘門口;從玉屏山做法回家的湴泥沖金公房道士馬永芹(紉發),見到金發碧眼的他以後大驚,以為撞鬼了,使出渾身解數,各種法術用盡,也沒有搞明白。最後,各自在馬國棠、馬楚材、馬篤材等人面前訴說著委屈;馬永芹說:“今天撞見鬼了,這是我見過的最兇猛的鬼,搞不定。”英國采礦工程師說:“今天撞見壹個瘋子,真是莫名其妙。”——馬鐵凡提供

馬壽檍:字夢松,又字鳳華。郡庠生,例授國學生。(補充:馬壽檍是馬才東房。其孫馬維孝畢業於中國第壹所專門培養鐵路和電信管理人才的高等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傳習所;早期中***黨員;1929年工作於由中央文委書記潘漢年直接領導的“文委”秘密聯絡點——滬濱書店和吳淞印刷廠,印行馬列主義書籍、進步作家文藝作品、黨內秘密文件,如《農民與革命》、《宗教 · 哲學 · 社會主義》等;負責掩護黨內同誌,從武昌第壹模範監獄出獄的楊獻珍、廣州起義失敗後到上海的王昌明都曾在書店安身並得到資助;1935年2月19日夜至20日淩晨被國民黨上海市公安局聯合公***租界工部局與法租界的兩處警察機構逮捕,同時被捕的還有上海中央局書記黃文傑,中央局組織部長何成湘,中央局宣傳部部長朱鏡我,中央局文書科張唯壹與中央文委陽翰笙、田漢、林伯修、許滌新等36人,周揚和夏衍幸免於難,史稱“二壹九”大破壞。)

馬永達:馬宗良後裔、馬祖浙曾孫、馬壽先長子。字樹勛,號建侯。出生於清朝同治六年(1867)。國學生 [3] 。

還有國學生 [3] :馬昌民、馬灼卿、馬繼周、馬俊傑、馬鐘靈、馬吾佐、馬康健。

另外,從民國至今,馬才東後裔中有許多極具成就的讀書人,例如馬介亭之孫:秦漢史名家、黃埔軍校教官馬非百;革命家、少將馬子谷;革命家、黃埔軍校教官馬子任;中***地下黨和地下武裝的領導人馬梓材;農學家馬植材;畢業於中央軍校的軍人馬育材;工作於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文化部的軍人馬子建等(“永”、“遠”、“康”、“忠”、“孝”字輩的個人成就請閱讀專文《崇尚讀書的長鄄馬家人》)。

馬氏宗祠創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1935年重修,於右任 [4] 題額;此圖攝於80年代。

參考資料

[1]

2009年3月《長鄄馬氏族史概要》。顧問:馬仲和、馬忠善(浡善);主編:馬遠平;副主編:馬鐵凡、馬康彤;編委:長鄄/馬永定、馬永鳳、馬遠享、馬克儉、馬勝元、馬勝芳、馬康貴、馬飛豐,邵陽/馬少僑、馬鐵鷹,重慶/馬忠誠、馬衛,四川/馬公廉,貴州/馬河春,廣西/馬永全、馬忠誠、馬啟芳,巖口/馬立曙,辰溪/馬文肅。

[2]

明清科舉,有三級(秀才、舉人、進士)四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A、院試——考秀才: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分歲試和科試;縣府試過關的童生通過歲試就是生員(庠生、秀才),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統稱諸生),歲試成績優良的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參加鄉試。B、鄉試——考舉人: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壹次;考中的稱舉人,第壹名叫解元。C、會試和殿試——考進士: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壹般在鄉試的第二年,考中的稱貢士,第壹名叫會元;會試是帶有決定性的考試,而殿試只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問題,殿試所發之榜稱“甲榜”,分三甲:壹甲為賜進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二甲為賜進士出身,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3]

國子監,是晉武帝“創建國子學”以來的學子們夢寐以求想要進入的最高學府,隋朝以前稱為“太學”;清朝初期,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南京和北京都設有國子監,隸屬禮部;學生多由省、府、州、縣學生員(秀才)中考核選拔,入監就學者有貢生、監生之分,統稱為國子監生,初步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最高可授予五品以上的高官;清朝後期,設置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等新式學校,畢業考試合格的,分別授予進士、舉人等出身,給予相應的官職。貢生、監生比秀才好的地方在於,就算科考不中,也有官做,但壹般不大,常為知縣、縣丞、教諭等,比如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屢試不中,最後憑借貢生的身份做了個“儒學訓導”的小官,專門負責督導縣學的校風。在國子監肄業的學生稱為國學生、國子生、太學生,見習期滿可以補授官職。

[4]

於右任:原名伯循,字誘人,爾後以“誘人”諧音“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年自號“太平老人”。清朝光緒五年(1879)出生於陜西三原。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中華民國開國元勛之壹,中國同盟會早期骨幹,中國近代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文化團體“南社”的重要成員;長年在國民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尤其是擔任監察院院長壹職長達34年;同時也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