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哪些種類
根據艾灸的不同方法,可以將艾灸分為艾卷灸、溫針灸、直接灸、電子艾灸、瘢痕灸、無瘢痕灸、溫管艾灸、溫灸器灸、間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實按灸、新鋪灸等,而日常在家做的艾灸,多為艾卷灸。艾卷灸又可以分為艾條灸、溫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壹般調理身體推薦溫和灸。
溫和灸是壹種比較溫和的艾灸方式,方法是將艾條或者艾絨的壹端點燃,將燃燒的那端放至要艾灸的穴位上方約3厘米處進行熏烤,熏烤至有溫熱感即可,不可靠的太近,艾灸的時間也不宜太長,每個穴位每次10分鐘以內即可,也不需要每天都灸,每周1-3次即可,由於艾灸還有驅寒的功效,冬天的時候可以多灸壹兩次。
四大 養生 穴位
由於人體的穴位脈絡比較復雜,很多人沒辦法完全了解什麽穴位治療什麽疾病,所以只需要記住四大 養生 穴位即可,這四個穴位幾乎能夠囊括我們日常常見的壹些疾病的治療,這四個穴位分別是命門穴、關元穴、中脘穴和足三裏穴。
關元穴可以說是人體重要的補穴之壹,能夠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婦科常見疾病和腸胃系統疾病,陽痿早泄、夢遺尿血、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腹瀉脹痛、脫肛便秘等等疾病都能通過這個穴位進行治療。
命門穴則可以治療各類虛寒疾病,以及虛損腰痛、五勞七傷、尿頻遺尿、陽痿早泄等疾病。
中脘穴則對壹切腸胃疾病有治療作用,如我們常見的腹瀉、嘔吐、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腸炎、反胃等等,還對四肢無力、虛勞百損等癥有治療作用。
足三裏穴能夠補益脾胃、調和氣血、驅邪防病,對於胃痛、腹脹腸鳴、嘔吐、便秘、腹瀉、水腫等癥都有治療功效。
通過艾灸上面這幾個穴位可以很好地達到調理全身的作用。
註意事項
雖然艾灸好處多多,但是我們在做艾灸的時候也有壹些註意事項。
1. 吃的過飽或者饑餓的時候不適合艾灸,同時情緒波動過大、過度疲勞或精神緊張的時候也不適合艾灸;
2. 有出血或損傷的部位不適合艾灸,眼部、脖子和胸背等敏感部位盡量不要艾灸;
3. 艾灸最好選擇在飯後壹小時進行,艾灸後半個小時不要碰冷水;
4. 艾灸後多喝溫水幫助身體排毒,絕對不能喝冷水或冰水;
5. 出現頭暈、惡心、心慌等暈灸的情況要立刻停止艾灸;
6. 體質虛弱的人要適量艾灸,如果實在不適不建議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