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是走壹千裏路,是從邁第壹步開始的。百丈的竹竿並不算高,尚需更進壹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2、前者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而後者指不滿足已有成就,應該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3、“千裏之行, 始於足下。”出自於《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出自於宋代僧人作家釋道原的《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壹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拓展內容: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出自壹則佛教典故。據宋代釋普濟《五燈會元》記載,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叫景岑(cén),號招賢大師,人們稱他“長沙和尚”,他經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壹天,招賢大師應邀到壹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壹名僧人站起來,向他提了幾個問題,大師慢慢地作答起來。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壹問壹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麽回事兒,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壹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壹段文字念唱到:
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