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名:漢謨拉比
別 稱:Ammurāpi(音)
所處時代:古巴比倫時期
民族族群:閃米特人(阿摩利人)
出生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去世時間:公歷紀元前1750年
主要成就:統壹兩河流域
前 任:辛穆巴利特
繼 任:薩姆蘇伊魯納
漢謨拉比——漢謨拉比法典創建者漢謨拉比(或譯漢摩拉比、漢穆拉比、哈慕拉比等;阿卡德語,演變自阿摩利語 ?Ammurāpi “同族的男治療者”(?Ammu“父系的親人”與 Rāpi“治療者”); *** 語: ),是阿摩利人的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任國王(約西元前1792年-前1750年(中年表)或前1728年-前1686年(短年表)在位)。在壹連串戰爭中,他擊敗鄰國,將巴比倫的統治區域擴展至整個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從而使巴比倫第壹王朝達到全盛。盡管他的巴比倫帝國掌控了整個兩河流域,他的繼承者卻無力保持他的偉業,帝國最終走向衰亡。
漢謨拉比以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而聞名,在現代被譽為古代立法者。漢謨拉比法典是信史的第壹部成文民法典之壹,刻寫於超過2.4米(8英尺)高、於1901年出土的石碑上。
人物生平
漢謨拉比是巴比倫城邦第壹王朝(又稱古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位國王,於大約西元前1792年繼承其父王辛-穆巴利特的權力。巴比倫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星羅棋布的眾多古代城邦的壹員,這些城邦為了爭奪富饒的農業用地互相之間經常開戰。盡管古代兩河流域有很多文明同時存在,但在中東具有讀寫能力的人心目中巴比倫文明具有突出地位。漢謨拉比之前的巴比倫諸王已經開始著手統壹兩河流域中部,征服了博爾西帕、基什和西帕爾等城邦,在該地區樹立起巴比倫的霸權。但漢謨拉比之前的巴比倫仍然是壹個微不足道的小城邦,因此漢謨拉比即位時,巴比倫所處的地緣政治情況十分復雜:強大的埃什努納王國控制著底格裏斯河上遊,拉爾薩控制著兩河流域三角洲,在東方有埃蘭王國,在北方亞述國王沙姆希-阿達德壹世虎視眈眈,只是由於他不合時宜的死亡才使得他新建的閃族帝國土崩瓦解,亞述對巴比倫的威脅得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