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大城市經濟圈分別是:南昌城市經濟圈、九江城市經濟圈、贛州城市經濟圈、萍宜新城市經濟圈和景上鷹城市經濟圈。
南昌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範圍:南昌城市經濟圈的地域範圍大致覆蓋南昌市、南昌縣、新建縣、安義縣、進賢縣、永修縣、靖安縣、奉新縣、高安市和豐城市。
區位優勢:南昌市的經濟總量已占到全省的1/4以上,在全省最有條件首先做大做強。南昌已按照建成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與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的定位來規劃,把發展重點放在增強聚集和輻射功能上,加快現代制造業基地建設,做好產業置換,將高能耗、高汙染、低附加值的產業遷出市區。
未來發展:今後擬充分發揮南昌省會城市的主導作用,以京九鐵路、浙贛鐵路為發展主軸線,重點發展汽車、電子、機械、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生物制藥、信息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金融、商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第三產業。逐漸形成全省經濟增長的核心區域。
九江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範圍:九江城市經濟圈的地域範圍主要包括九江市、瑞昌市、九江縣、星子縣、湖口縣、彭澤縣、都昌縣、德安縣、武寧縣和修水縣。
區位優勢:九江市位於長江和京九鐵路交匯處,是沿江開放城市和江西對外的主要口岸,歷來是贛北的中心城市。其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得天獨厚的長江港口資源和廬山、鄱陽湖旅遊資源。
未來發展:九江城市經濟圈的今後發展方向是:在主動接受長江三角洲地區輻射、加強與武漢經濟區協作的同時,進壹步拓展對外開放的領域,與國際經濟接軌。重視與南昌、景德鎮的協調發展,著重把九江市的產業發展放在石油化工、儀器儀表、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高科技或外向型產業上,以及旅遊、航運、商貿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上。
贛州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範圍:贛州城市經濟圈地域範圍包括贛州市、瑞金市、南康市、贛縣、興國縣、寧都縣、於都縣、石城縣、會昌縣、上猶縣、安遠縣、信豐縣、尋烏縣、大余縣、崇義縣、龍南縣、全南縣和定南縣。
區位優勢:贛州是贛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贛、粵、閩邊界地區的最大城市,城市腹地廣闊,其輻射範圍不僅包括贛南,還涉及粵北和閩西。其有色金屬和稀土資源豐富,臍橙、沙田柚等農副產品生長條件得天獨厚,具備了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條件。
未來發展定位:這壹城市經濟圈主動接受粵、閩發達地區和港澳地區的雙重輻射,積極吸引粵、閩、港、澳人士前來投資,逐漸使之成為在全國有壹定影響的贛、粵、閩邊際地區綜合性現代化大城市。贛州城市經濟圈的產業發展應重點放在有色金屬礦業、有色冶金、機械電子、“三高”特色農業和創匯農業上,以及以商貿、旅遊、金融為主導的第三產業上。
萍宜新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範圍:萍宜新城市經濟圈地域範圍包括萍鄉市、宜春市、新余市、上栗縣、蘆溪縣、蓮花縣、萬載縣、宜豐縣、上高縣、銅鼓縣、分宜縣和峽江縣。
區位優勢:該經濟圈內有3座中等城市,規模相近、經濟實力相當,萍鄉市是面臨資源型轉型城市;宜春市腹地廣闊、農業比重大;新余市第二產業突出,但轄區面積過於狹小,三個城市互補性強,但均不完全具備中心城市的條件。
未來發展:若論區位條件,宜春不失為首選培育中心城市目標;若論經濟實力、發展前景,新余也可考慮;萍鄉作為贛西歷史上原有的重要城市,目前仍可以發揮壹定的作用。省政府應在“十五”期間,根據三市之間競爭和發展情況,擇壹重點,在確保公平的前提下,予以必要的引導和扶持。
景上鷹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範圍:景上鷹城市經濟圈地域範圍主要包括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樂平市、德興市、貴溪市、浮梁縣、波陽縣、婺源縣、萬年縣、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鉛山縣、橫峰縣、弋陽縣、余江縣和余幹縣。
區位優勢:該經濟圈鄰接閩皖,是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挺進的前沿陣地,區位條件較好。龍虎山、三清山、婺源等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但實力在五大城市經濟圈中最弱,關鍵在於缺乏主導型城市,城鎮體系層次分散,難於形成合力。
未來發展:在目前,景德鎮陶瓷工業不景氣、產業結構調整轉型,上饒、鷹潭短期內難以培育成區域中心城市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式是以景、上、鷹三城市各為中心,組織協調生產力布局,形成景(德鎮)—樂(平)—波(陽)、上(饒)—德(興)—廣(豐)、鷹(潭)—貴(溪)—弋(陽)三個多核城鎮群組,組群之間優勢互補、相互涵蓋,形成整合優勢和綜合競爭力,***同構築綜合型區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