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挑燈籠的習俗是由宮廷流傳到民間的,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據有關史籍記載,關於元宵節掛燈的緣由有兩種說法:壹是“祭太壹神”;壹是“燃燈禮佛”。太壹神是天神中最尊貴的神,其地位在五帝之上。
漢武帝非常相信神仙,當亳人謬忌建議祭祀太壹神時,漢武帝欣然應諾。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漢武帝下令在長安城東南建了壹座太壹壇,以祭祀太壹神。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他又在甘泉宮修建了太壹祠壇,並把祭祀太壹神的時間定於正月十五日晚。這晚以通宵達旦的燈火渲染熱烈氣氛,形式多樣的燈籠把太壹祠壇映照得既明亮又神秘。
漢武帝則率領文武百官連連跪拜,虔誠祈禱,以求太壹神降福人間。宮廷每年如此大張旗鼓地祭祀,便在宮廷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彩的慣例。這種慣例流傳到民間,便逐漸形成了正月十五掛燈的習俗。
“燃燈禮佛”開始於東漢明帝(劉莊)永平年間(公元58年——75年)。據《西域記》記載,正月十五,印度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認為此時是上元天官賜福的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晚在宮廷和寺院燃燈禮佛。這個習俗經官方的倡導,逐漸開始在民間流行。於是,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卒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到處壹片燈火輝煌。
而民間傳說中點燈籠的來歷則與史籍完全不同。傳說在很久以前,世間的兇禽猛獸很多,到處傷害人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消滅它們。天上有壹只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地被壹位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下令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要把人間的人畜和財物通通燒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提前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如雷轟頂,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有位老人想出了壹個避難的辦法。
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戶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以來,天帝就以為天兵已經在人間放了火,也就不再追究了。”人們按照這位老人的主張去做,果然就平安無事了。如此這般,便逐漸形成了正月這三天掛燈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