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狼爸教育方式的定義:高壓式教育, 若比賽時有需要,適當替換用詞。從心理學和教育學角度,“虎媽”“狼爸”所采用的中國傳統式家庭教育模式也就是所謂的專制型父母,相對於其他三種家庭教育模式:放任型父母、權威型父母、忽視型父母。
狼爸虎媽式教育有何利弊
好處:
1. 給孩子動力 (積極態度)
高壓式教育能帶來壓力,壓力也就變成了動力,鍛煉了妳的耐力,又鍛煉了妳的腦力,對妳的身心都受益匪淺。因為高壓教育的環境存在,孩子才總是想做得更好,總是想要出人頭地或出類拔萃。 所以高壓式的教育是挖掘自身潛力的工具,孩子為此不斷去努力去拼搏,這樣孩子的意誌和毅力就會不斷增強,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2. 教鞭下面出人才,孩子在懵懂的階段是需要管教的。
父母走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還多,所以他們懂得為孩子做出正確、理智、有利的決定。盡管這種教育方式壓抑孩子的天性,甚至在西方看來有點“慘無人道”,但這種方式確實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方法或許有些極端,但設定目標並且努力實現目標的觀點是正確的。生活不容易。妳必須努力奮鬥、堅持不懈才能為生活爭取到美好的東西。對於年輕人來說,努力學習是壹種奮鬥。有父母引導他們,做出適當的決定能讓他們少走許多彎路,更好地邁向成功人生。
3. 交出快樂童年,還妳成功人生 (為未來做準備)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實行高壓式教育是更有大局觀的,目的不是為了孩子小時候的壹時快樂,而是放遠未來,為了孩子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弊端:
容易損害孩子的人格和社會性發展。
例如,專制型父母養育的孩子可能在學業和早期職業上取得成功;但在社會互動中更容易表現得內向、社交退縮或被動,在日常人際交往中常常緊張而令人覺得不友好。
但在現代社會仍然沿用傳統社會的教育觀來衡量家庭教育的成敗得失顯然不合時宜。
學業的成功與未來人生的事業成就、生活幸福並無必然關系。學業的成功更可能謀求好的職業,也更容易躋身社會上層,但這與壹個人壹生的幸福沒有必然關系。相對地,事業成就、生活幸福與情緒能力的關系更為密切。所謂情緒能力,也就是俗稱的情商,它常常反映在個體的情緒甄別與控制,以及人際互動中的自制與影響力。權威型父母養育的子女表現更為獨立、友好對待同伴、自由主張又具有合作精神;他們追求成就的動機很強,並且常獲得成功且受人喜愛。無論在與他人的關系還是自我情緒調節方面,他們均能夠有效調節自己的行為。
“虎媽”“狼爸”式教育的另壹個風險在於,教育的成功(考入名校)具有僥幸性。
由於每個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各有不同,如果孩子具有較好的稟賦,那麽在嚴苛的棍棒教育下或能在學業上取得成就。但如果孩子天資平平,那麽“虎媽”“狼爸”的教育實際上就損害了孩子追求幸福和快樂的能力。可以這麽說,每壹例值得炫耀的“成功”典範背後,可能掩蓋了無數淪為“廢柴”的不幸孩子。
1、父母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由於父母不想讓自己失望,就不斷地給孩子施壓。當孩子為了家長的期許不斷迎合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狀態不再自在和流暢。他只能緊緊地抓住他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得來的“優秀”。這樣“優秀”的孩子,是壹枚炸彈,隨時會被引爆,不是炸傷別人,就是炸壞自己。有壹個統計數字,大學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認是“很優秀”者。但孩子又是千差萬別的,即使是威逼利誘也有很多無法達到父母的期許,因而產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2、孩子不令自己滿意時貶損他、責罰他
其實孩子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已經很內疚,這個時候父母再責罵他,會讓又愧疚變成反感再到破罐子破摔。再不然就是暫時隱忍不發作卻埋下了心理疾病的引子,隨時可能爆發。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
這是絕大部分家長的通病,當家長經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的時候,孩子也會認為自己無能,從而喪失自信,走向自卑。
4、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妳考第壹名就買旅遊鞋!妳進入前五名我們就全家去旅遊!很多家長都把這個視為壹種對孩子合理開明的獎懲舉措!殊不知,這帶給孩子潛意識的訊息是:符合爸爸媽媽的標準,才是被愛的。然後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付出失去自己的代價!
5、預言孩子沒出息
預言孩子沒出息有兩種後果,壹是妳越說他沒出息,他越沒出息,完全喪失鬥誌和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妳的預言!另壹種孩子,妳說越說他沒出息,他越要證明自己有出息,但是壹輩子活在“證明”中,失去自我,也喪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讓自己幸福的智慧。
6、代替孩子做選擇
孩子的心理獨立期有三個階段,分別是3歲、9歲和12歲。小的時候,孩子自己吃飯,父母應關懷而不幹涉,不要說妳都吃到衣服上了,我來餵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麽衣服妳也要代為選擇!還有不聲不響為孩子報了鋼琴班,都是不智之舉。家長總是在用“自己的頭腦”操控孩子,但是忽視了代替的過程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過程。妳剝奪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長,孩子就喪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7、不信任孩子
不認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認為孩子其實可以做到,徹底毀滅了孩子的自尊和上進心。培養孩子成“才”,應該先讓孩子先“成人”,否則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只會越來越多。
拓展: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
隔代教育是什麽
什麽是隔代教育呢?隔代教育就是由於壹些年輕的家長因為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等等原因而將孩子的教育問題,生活問題等全部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隔代家長”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孩子。因此,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其實在我國,許多小孩的童年都是經過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為壹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
隔代的家長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然而,由於祖輩家長受歷史條件和自身年齡特點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壹些不利因素,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隔代教育的弊端
1、過分溺愛寶寶,阻礙寶寶自我成長
祖輩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他們很容易產生壹種補償心理,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註,以至於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2、引發家庭矛盾,導致親子隔閡
寶寶出生的前幾年,父母對他的影響至關重要。畢竟,對寶寶來說,父母是他最重要的親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邊,他就很容易產生壹種被拋棄的感覺,在他內心深處留下陰影。另外,寶寶從小就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壹起,習慣了接受他們的袒護與遷就,也可能養成壹些父母看不慣的行為習慣,當父母在某個時間段內接管寶寶,或者從祖輩手裏完全將寶寶接管過來時,他們可能就會急於去扭轉寶寶的這些所謂的問題行為,父母和寶寶之間就極容易出現對立情緒。這種對立情緒會讓寶寶更加疏遠父母,退縮到祖輩的身邊。於是祖輩和父輩之間就很容易因為寶寶的教育問題引發家庭矛盾。如果祖輩再出面阻擾父輩“教訓”孫輩,這種矛盾就會進壹步激發。
3、抱持老觀念不放,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許多祖輩教育理念比較落後,對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就可能限制寶寶的各種探索活動,給他提出壹些與他的年齡不相適應的要求,無形中給他壹些捆綁,導致他缺乏開創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識老化,思想相對比較僵化,看待事物比較死板,容易固守塵封,采取過於傳統的方式來教育寶寶,那麽,他們落後的教育模式就會影響寶寶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導致寶寶缺乏創造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意識。當然,也有不少祖輩因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對比較陳舊,他們還可能在無意識間傳遞給寶寶壹些跟不上時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約束寶寶的`思維,妨礙寶寶個性發展。
隔代教育的好處
1、老人有著更加平和的心態
現代生活壓力導致年輕父母壹代生存壓力大,容易將工作當中那種緊張的情緒帶回家,造成不和諧的家庭氛圍,帶給寶寶過多的心理壓力,對寶寶健康成長沒有幫助。但是,祖輩們已經脫離那種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他們的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使得他們特別喜歡寶寶,也更容易融入小寶寶們的遊戲,跟寶寶建立比較融洽的關系,為他們實施正確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輕松和諧的心理基礎。
2、擁有更為豐富的生活經驗
祖輩在撫養和教育寶寶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對寶寶各階段的發展特點也了解得更準確,尤其在寶寶生病,或者遭遇其他問題時,他們更清楚應該怎麽樣去做,並且不會像沒有經驗的父母那樣,遇到壹點點事情就慌了手腳,相反,他們顯得更為淡定。祖輩們這種處事的方式會帶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同時也能給父母壹種心理上的支持,對解決這些問題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3、為年輕父母解決了後顧之憂
祖輩們對孫輩的愛是任何育兒機構或者保姆無法替代的,他們可以為寶寶提供最好的心理支持,給寶寶帶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的加入還為年輕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支持。特別值得壹提的是,祖輩們的加入,為那些單親家庭的寶寶彌補了家庭中父親或者母親缺失的問題,為寶寶提供了性別模仿的對象,也為寶寶學習與異性相處提供了鍛煉的機會,無形中給予了寶寶正確完整的性別意識教育,對寶寶性心理的健康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此外,祖輩們壹般更有耐心,他們也更能靜下心來傾聽寶寶的心聲,與寶寶有更多的交流,從而更好地了解並滿足寶寶的需求。加上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為寶寶奉獻,這使寶寶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實質性的保障。不僅如此,祖輩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對孫輩的成長也有著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4、傳承優秀的文化傳統
中華民族有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美德,它們對中國的持續發展有著非凡的意義,而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和美德正在西方文化的融合與影響下逐漸消失,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老壹輩會更多地保有這些傳統的文化和美德,有他們參與教育孫輩,寶寶們不僅可以接受先進的文化的熏陶,也有機會更好地傳承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