叼惹米之北,相似的還有“叼知北”,都是客家話,罵人的粗話。廣東有些地域也會這麽罵人,由於是很俚俗的口語,所以意思粗俗,相似於漢族普通盛行的“國罵。
相傳西晉末年永嘉時期,黃河流域的部分漢族人因戰亂南遷渡河,至唐末南宋末,又渡過長江以南至江西、福建,以及粵東、粵北。他們被稱為“客家人”,不同於原來的當地居民,後來成為這部分漢族人的自稱。
客家人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四川、湖南、臺灣、海南島,在海外南洋生活。客家話保留了較多的古漢語音,稱為客家話。在當前的語言學研究中,客家方言也成為研究古代漢語最重要的材料。
客家語
又叫客家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粵中有部分地區叫水源音(壹般歸入客家語粵中片),在粵東部分地區叫福廣話、嶺東語、廣東話(遷四川後裔之語言又被稱為土廣東話),閩、贛遷川的,同樣以廣東人自稱。
在江西部分地區叫贛南話(贛南客家語)、懷遠話。在粵桂交區叫涯話、麻介話、新民話、麼個話等。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汀州)。通稱客家語,這是自稱和他稱的合壹。
客家話是壹種源遠流長的語言。它穿過歷史的風煙而來,經歷過歲月的蕩滌而來。它的許多詞匯即是古漢語的詞匯,許多語音即是古代的語音,許多表達方式即是古人的表達方式。聽其言仿佛是從時光隧道中直接穿越到我們面前的古人,又仿佛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 。
於西安外語學院擔任教授的張崇指出,學院派公認,目前南方話,特別是客家話,相對今日中原話,保留古代的中原方言更多。也就是說,說壹口地道西安方言的人聽不懂周、秦、漢、唐時的長安話,但客家人可能能聽懂壹半 。
章太炎對客家語言系統作過壹番研究工作,他選取了63條客家話詞語,用《說文》、《爾雅》、《方言》、《禮記》、《毛詩》、《戰國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證,說明客家方言的詞匯與古漢語同源。客家話保留的中州音韻,歷時千年,至今基本不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