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沈寅豪論文事件”逐步升級,同濟大學受理,沈寅豪也已經離開賽區接受詢問或者說調查,在這種情況下,裁判的生存狀態也成為關註的焦點,壹個流行語就是:裁判現在成為高危行業。
或許比較尷尬的事實是,論文抄襲未必是個例,現在自然沒有擴大化的跡象,但未來如果裁判出現爭議判罰,不排除類似舉報再次出現並有可能成為實錘,所以,裁判成為高危行業,也並非危言聳聽。
但這壹切的前提是,裁判的論文有問題,如果裁判論文沒問題,即便出現錯漏判,即便出現爭議判罰,那麽裁判恐怕也不會受到什麽威脅。
另外壹個關鍵點在於,足協目前自然沒有義務和責任越俎代庖去查論文,至於裁判所在的工作單位,自然也不會主動給自己找麻煩,在這種情況下,裁判如果吹罰公平,表現不錯,球迷們自然也不會隨隨便便查論文。
比如沈寅豪,他此次被查論文,就和魯能近些年受到的委屈較多有壹定的關系,而且沈寅豪此前已經有過對魯能明顯的錯漏判——2017年中超魯能和延邊的比賽,鄭錚的進球毫無瑕疵,卻被沈寅豪聲聲吹掉了,所以此次也算是新仇舊恨摻雜在壹起,最終出現了球迷比較激烈的行為。
那麽回到問題的原點,本土裁判水平到底怎麽樣呢,他們到底能否吹好比賽呢?這可是關系到他們能否被球迷針對的重要前提。
其實吧,這個答案很簡單,而且和球迷所想的完全不壹樣,答案就是:裁判們完全可以吹好比賽。
比如第壹階段,邢琦、唐順齊,包括第二階段執法了上海德比的郭寶龍,表現都非常出色,有人甚至稱贊郭寶龍是媲美英超的裁判。郭寶龍是47歲的老裁判,邢琦是40歲的中生代裁判,唐順齊是32歲的年輕裁判。
他們為什麽表現好呢?其實還在於他們沒有私心,老裁判郭寶龍自然不希望受到爭議,所以吹得格外認真,也就格外出色,邢琦和唐順齊雖然第壹次吹中超,但非常珍惜,自然想吹好,那麽他們就自然而然地吹好了。
相反的例子則是,個別國際級裁判,反而吹得壹塌糊塗,爭議不斷,簡直無法忍受。
這其實很清晰地說明了壹個問題:如果沒有私心,沒有壞心眼,只要專註於比賽的執法,絕大部分裁判都是可以吹出高質量的比賽的。 當然,這並不是意味著他們壹點問題第都沒有,比如有的裁判可能經驗不足,容易被球員激怒或者破壞心態,還有就是有的比較嚴厲,有的比較寬松,但是,只要專註於比賽,那麽至少他們壹場比賽的尺度是統壹的,球員們自然可以清晰感受到,球迷們也大體能夠感受到。
實際上,很多錯亂都是因為私心或者其他不應該有的想法帶來的,比如找平衡這個問題,之所以找平衡,很多時候是內心有愧,而且壹般最後的結果是找不平衡,越找越亂,只有個別情況是裁判真的心態有點亂。
所以, 本土裁判也是可以吹好比賽的,只要我們的裁判專註於比賽,其實他們就不太容易高危,而高危的裁判,往往都是那些想法太多的裁判——即便論文不出問題,或許未來在別的地方就會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