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上海人過年有什麽活動習俗?

上海人過年有什麽活動習俗?

上海過年習俗

臘月廿三(過小年):搞衛生,做糖糕,送竈君菩薩上天。

臘月廿四~年卅:迎春日,準備過年,采購年貨、貼春聯等。

臘月廿五~廿八:擇壹晚謝年、謝神。

年廿九:小年夜

年卅:除夕,祭祖,吃年夜飯,守歲。

正月初壹:開門大吉,放開門炮仗,開始拜年。

正月初二:後半夜,接竈君菩薩。(接竈有多種說法,有說在年卅的,初四午後的)

正月初三:小年朝,禮佛祭祖,女婿去妻家拜年。

正月初四夜、正月初五淩晨:接路頭(迎五路財神)

正月初六:送窮。

正月初七:人日,稱體重,為小姑娘穿耳洞戴耳環。

正月初八:谷日,徐王廟廟會。

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善男信女去玄妙觀進香。

正月十五:元宵節,鬧花燈。

禁忌:

●年夜飯不能吃完,要剩壹點;要講吃好不可講吃完;剩飯用紅紙封好稱“隔年飯”。

●年初壹不能吃湯淘飯(泡飯),不掃地,不倒垃圾。

●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

●正月初十之後不拜年。

老上海過年習俗

春節在中國延續已有數千年。但長期以來,“春節”之稱是指壹年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中華民國成立以後,孫中山下令全國改行陽歷,隨之,新年也應換在陽歷元旦了。然而農歷新年畢竟已成全民皆慶的傳統大節,堅固、深厚的風土習俗和民族文化,是難以改變的。農歷新年之慶,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強勁。由於新出現了壹個陽歷元旦,為示區別,自民國以後,農歷新年就移用了節氣中的 “春節”之稱。

舊時從農歷12月23日起就進入“過年”了,壹直要延續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始告終,還形成了壹套固定程式。下面讓我們來看上海城舊時是如何“過年”的。

農歷臘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為“竈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戶戶要“送竈”、“祭竈”,慶新年由此拉開序幕。是夜每戶或祀竈神於堂,更多的是在貼著竈神像的廚房竈頭上,供酒、果,還必供荸薺、茨菇以及好魚、好肉,有竹枝詞這麽說:“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獻無他物,魚買新鮮肉買肥。”

竈神上天是要向玉帝匯報壹年中人間的好壞、人之過失,為避免他言之過分,故“送竈”時人們還供上用飴糖所做的糖元寶等,據說為讓他吃了粘上牙齒,說話不清,以至可少說、不說人間壞話。“送竈”時各家要點上香燭,是夜,屋內香煙繚繞,各色供品耀眼,過新年的氣氛壹下子到來了。

臘月廿五,是諸神下界之日。按傳統,各家各戶裏裏外外撣塵掃除,清除壹年的積灰,清理平時亂堆的雜物等。此舉頗為認真,用現在的話來說,稱得上是壹次積極的、有規有模的群眾性衛生運動了。經這壹天的工作,每家每戶齷齪大去,用品比前井然,裏裏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壹個換年的樣子了。

也就從此日起,家家戶戶開始忙著過年的各方面的緊張張羅。首先是要購買、備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戶還必磨粉,為包湯圓,有些家庭又摶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團團圓圓”之意,後者吃了可“高高興興”、“年年高”。其次是準備新衣、新帽、新鞋。人們壹般也許壹年中都穿舊物,但在新年中是壹定要翻翻“行頭”的;再次是開始買春聯、買年畫、買“門神”,以張貼於門上戶首、樓上樓下。這壹時期,為供應大眾所需,市上售賣這些東西的品種很為豐富。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買春聯,店家多選“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壹般住家則多選“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園”等。

這壹時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壹方面逢生意紅火、銷售最旺之季,另壹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壹年來往帳目,向欠戶索取積欠之期。於是各家派出專人辦理此事,城中便出現了壹支頗有規模的“討帳”隊伍:“帳條布袋手中攜,行過街東到巷西。踏進重門忙叫應,先生該欠要歸齊。”還帳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許多出於各種原因而不能按期還帳者。討帳者身負重任,窮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動,夜間不顧五更之寒。

在不能按期還帳者中,實際有不少屬完全無力還帳者。這些人除了欠店家之帳外,很可能還欠著私人之債。年底也是大多數欠債償還之時,這樣,這些人就面對著兩個方面的討錢重壓。不過按慣例,討帳、討債只討到除夕為止,新年裏是不能討的,否責自討“晦氣”,於已不吉利。因此對躲帳、躲債者來說,除夕是最後壹關,如逃過此關,明年又當別論。於是他們壹直與討帳、討債者周旋,千方百計度過這除夕之關:“百孔千瘡債主來,毫無打算又難回。我今只好登臺避,躲過今曉就甩開。”

不過除了上述那樣的貧困者之外,從總體來說,新年來臨,大家不免都異常的喜氣洋洋、興高采烈。在經過前述的種種準備以後,天天盼望的除夕終於來到眼前,新年的慶祝也就進入了高潮。

除夕之美在日落。是晚,各家長幼齊集戶內,即使是遠出在外者,也要盡量在此前歸家與家人壹起過年。大家在燈火下團坐壹起,同吃“年夜飯”,邊吃邊喝,說說笑笑,這頓飯時間延續較長。這是壹年辛苦到頭的盡享天倫之樂,故名曰“合家歡”。

此夜緊接新年,所以許多家庭之長者,在年夜飯後,不去就寢,圍爐守歲。也是邊說邊笑,邊吃雜食。大家不會覺此夜夜深更長。到子夜時,有壹些人還會往城內廟中爭燒“頭香”。

守至雞初鳴、天微明,各戶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早已安好供品的堂上,拜天地、祭祖先。然後少幼齊向家長拜年,家長向小孩散給年前已準備好的壓歲錢,這是小孩們念叨已久的盼望,至此總算歡天喜地地到手入袋。接著開門放爆炸迎新,鄰裏相見互道新禧。

自初壹以後各日,便是親戚朋友往還拜年之期。客來多攜禮品,待客必請喝“元寶茶”,是為茶內放上青果或茶蓋頂置青果壹枚。還用金漆盤裝果品獻客,口中則說“恭喜多如意”。又必請吃酒飯。其時長輩凡見幼輩皆要送壓歲錢,這對經濟拮據者來說,不免是不小的負擔。不過此類拜年之風,至清末上海已見簡化。交往多者出外拜年,往往不進門內,僅投壹名刺,權作已來賀年,這樣便可省卻應酬和開銷:“換得桃符樣色新,衣袍短套到門前。何人最怕腰頻折,投刺匆忙當賀年。”

新年中除相互走動各表賀年外,其余時間就是以各種各樣的行遊、娛樂活動來“歡度”了。有外出遊逛的,最多去的地方是城隍廟以及相連的西園(即豫園):“新年無事快逍遙,行過園中九曲橋。忽聽兒童齊拍手,誰家鷂子半天搖。”不過自近代租界辟設後,五光十色的十裏洋場魅力無限,也成了新年的壹個遊樂好去處,特別是對住在洋場外面的人:“城中人愛洋場去,城外人爭入廟園。同時壹般看樂意,大家相喻在無言”;又有出外看戲、聽書、喝茶的。開埠後上海洋場內外淫風很盛,還有壹些人便借此期作艷遊,於是忙壞了各處的煙花場:“新年氣象鏡新磨,擲得金錢疾似梭。楚館秦樓千百所,果盤開處笑聲多”;當然,更多的人常逗留家中,室內之樂自可尋得,如邀親招友大築“方城”,擊鼓彈琴、自拉自唱等:“美食鮮衣樂歲更,倩人投刺藉通名。各家閉戶停三日(指商家),不是牌聲即鼓聲。”

到正月初五日,為財神(俗稱“路頭神”)誕辰,各地都有“接財神”、接“五路財神(取東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頭神”之舉。財神統“財”,人人有關,尤商家開業為財,故他們的慶祝最為起勁。上海早就是東南繁華的大商邑,商肆隨處可見,初五慶祝之特別鬧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財神多供三牲:生豬頭、鯉魚、雄雞。鯉魚者,諧音“利余”,特別受到歡迎。早在日前,街巷中來自農村的鄉人,向各家兜賣新鮮鯉魚,鯉魚又被稱為“元寶魚”,故被稱為“送元寶。”

初五子時,商家堂上正中掛起趙公元帥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極為豐盛。香燭燃起,光耀滿堂。接著在戶內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闔城轟響,聲震百裏。且連續不斷,其聲、勢之烈竟過於初壹正日的天明:“爆竹相連不住聲,財神忙煞***爭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終於到了十五元宵。十五月滿,正好合團團圓圓之意,是為大吉大利。此日每家必吃“元宵”,即湯圓,也是取團圓、吉利之義。但元宵之盛還在於“燈”,所以又名“燈節”。是日家家戶戶、各店各鋪懸燈門前,寺廟、園林、廣場等公***處所,更是大張燈彩。日落後萬燈齊放,連片連城,紅光耀天。燈彩造型五花八門,有各色花燈,各種植物燈、動物燈、人物燈、故事燈等,滬地最常見的有兔子燈、元寶燈、走馬燈,最大、最精彩者為“龍燈”:龍身有首有尾,鱗片閃爍,***長9節,下承以長柄,由舞龍者操持。又由專人持大珠般的“滾燈”,與龍身周旋、追逐,甚至打鬥,它們***舞行於滬城的大街小巷中。

屆時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出外觀燈。城隍廟及西園又是壹個活動的中心點。是處亭臺樓閣遍飾燈彩,內外通明。園中大假山高巖處,還燃放花筒煙火,最為吸引人。來此的觀眾摩肩接踵,個個笑逐顏開。這燈節除看燈外,領略的還是壹種特別的“人氣”:所謂“十裏珠簾都不卷,看燈人看看燈人”,便是那種獨特的意境。元宵夜之鬧猛壹直要延至夜深,待燈闌興盡,眾人始慢慢步回家。壹種說法,這天正好還是竈神歸來之日,那麽回家正好將這位竈老爺接住。

在即將到來的黎明晨曦中,這壹年的春節之慶到此落下帷幕

參考資料:

楚楚的天空,旅遊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