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是我國壹種歷史悠久,且具有獨特民俗風情的民間傳統娛樂活動。中國舞獅的傳統源於壹千九百多年前波斯與中國貿易中,波斯商人把獅子等動物運到中國。而歷史上中國的自然環境沒有獅子生存,獅子由於體形威武,被譽為百獸之王,國人不受獅患所害因而民眾對獅子有了親切感。
傳說古時出現了壹頭怪獸,每逢年尾歲末出現,到處槽蹋莊稼,殘害人畜,鄉農不堪其苦。後來,人們想了個辦法,用竹篾紮成許多獅子的形狀,把它當成威勇與吉祥的象征,並希望用獅子威猛的形象驅趕鎮壓魔邪或示威武。當怪獸出現時,大家鑼鼓齊鳴,群獅奮舞,怪獸驚恐萬狀,掉頭就跑。
從此,當地鄉民認為獅子確有鎮妖驅邪之功,有吉祥之兆,都希望獅子能到家門前舞動壹番,以消除災害,預呈吉祥。於是每年春節,挨家挨戶舞獅拜年,漸漸蔚成風氣。為了迎接瑞獅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掛個紅包,獅子舞畢,舉首銜去紅包。由於華人在世界各地傳播,舞獅得到了許多國家人民的喜愛。
藤縣舞獅的歷史與中原文化的南傳有著深厚的聯系。藤縣幾乎每個村都有舞獅隊。有松散形臨時成立的獅隊,也有固定組織的獅隊。有組織的以村或社、姓族專門成立舞獅隊、“堂”社,選出“堂主”組織獅隊的訓練和聯系表演。能擔任堂主是壹個人有名望和能力的體現,常有人樂此不疲擔此重任。
藤縣有名的獅隊有藤城漁業社獅隊、藤州鎮的積慶堂、蒙江的子孫堂、少英堂、四知堂、沛國堂等。蒙江的子孫堂獅隊師承廣東佛山舞獅技藝,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現在禤洲獅隊以高超的樁上舞獅技藝在國內和國際上享有聲譽,但他們是在1997年時才開始向蒙江子孫堂拜師學藝的。
表演舞獅的都是些生活並不富裕的民間藝人,他們平時組織人員壹邊勞作,壹邊抽閑訓練舞獅,到節慶時參與當地節慶、滿月、賀壽、開業、慶典等表演舞獅,為主家增加喜慶,取吉祥如意之意,獲取酬金。
特邀表演舞獅時雙方會約定酬金的多少,主家要給予相應舞獅表演水平的酬金。有名的舞獅堂常是主家爭相出高酬金邀請的對象,各主家往往會攀比給出高數額酬金,顯示自己的富有。
另外,也有獅隊主動上門舞獅討酬金的。他們先派人持紅貼上門,上寫“春節喜慶,是日神獅臨門恭賀新年。盤古廟神獅隊拜”字樣,然後醒獅上門起舞,為主家增添喜慶求吉利,討“利市”。主家為求吉利壹般不會拒絕,然後燃炮仗、發紅包相迎送。
改革開放初春節群眾文娛活動較少,藤縣的舞獅之風興盛壹時。縣城春節主要的文化體育活動由經濟寬裕的單位出高價請“獅子摘銀牌”,其時街巷阻塞滿是人群,炮仗聲、鑼鼓聲、歡呼聲交集壹起,熱鬧非凡。
縣體育部門也在春節期間連續數年舉辦過全縣的傳統舞獅舞龍比賽。1997年蒙江鎮曾出現“百獅鬧蒙城”的熱鬧景象。近兩年新春年初三在縣城舉行的龍獅獻瑞大遊行活動,吸引了眾多喜愛舞獅的人群。
2003年和2006年墨西哥人馬琳、廖寧,瑞典人阿培分別不遠重洋來藤縣的小島禤洲拜師學藝,在梧州成為新聞。
2004年7月禤洲獅隊榮獲馬來西亞“雲頂杯”第六屆世界舞獅爭霸賽冠軍,獲得“世界獅王”和“東方獅王”的美稱。藤縣農民以舞獅傳播中華文化、為國爭光在廣西、梧州更是傳為佳話。
原縣體育局副局長廖金勝還擔任過1999年舉辦的廣西第壹屆舞獅比賽的總裁判長,制訂了比賽的規則和評分標準。他培育了獲得2004年馬來西亞“雲頂杯”第六屆世界舞獅爭霸賽冠軍隊----禤洲獅隊。在2004年8月他通過了國家體育總局和社會體育中心的國際舞獅裁判、教練的考試,當時廣西僅兩人,全國僅三十五名。他因培育了禤洲獅隊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的稱號。他擔任了在馬來西亞美裏、雲頂、廣東佛山舉辦的國際、世界舞獅賽的裁判。2006年9月他被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中心和國家龍獅協會,指定擔任梧州第四屆寶石節國際舞獅裁判的副裁判長,被人尊稱為“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