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金平,今年38歲,是湖南省衡東縣霞流鎮李花村農民。目前,他以創辦的衡金優質農產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組建了全國最大的鹹蛋黃加工基地。2001年,他已向北京、廣東、上海、香港等地銷售鹹蛋黃1980萬枚,產值1600萬元。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鴨業已成為衡東縣的支柱產業,全縣有3.1萬農民因從事養鴨、鴨蛋加工、收購、銷售而脫貧致富。近幾年來,他多次被省、市、縣有關部門評為“優秀經理”、“先進企業家”、“全省農產品營銷大戶”。2001年他被評為全省勞動模範。
依托本地資源 創辦龍頭企業
龍金平家緊靠京廣鐵路,鄰裏鄉親有傳統的養鴨習慣。9歲時,他被生活所迫,每天壹大早就用籃子提著20只鴨蛋去火車站,偷偷賣給列車員。每只鴨蛋凈賺2分錢,以此解決自己的部分生活費用和學費。
1980年,他高中畢業後,來到衡陽市某建築隊打工。他每天將2400塊紅磚挑上6樓。當拿到第1個月160元工錢時,他哭了:在鄉下時,父母辛苦半年也難掙到這麽多錢呀!
壹年的打工經歷使他成熟了許多,他不相信在家鄉的土地上發不了財。於是,他揣著打工掙下的壹點錢回到了家鄉,立誌幹出點名堂來。
那個時候,政策還沒有放開,城裏居民很難吃上農村的新鮮鴨蛋。他與愛人每人挑壹擔鴨蛋,乘火車到廣東去賣。車到廣州時,已是晚上10點多鐘,他們往火車站邊的大樟樹下壹倒,便蒙頭大睡。第2天清晨,他們又提心吊膽將蛋挑到10公裏外的清平市場賣。壹次來回1個星期,可凈賺50元。
改革開放後,他從霞流鎮信用社貸款200元起家,以家鄉作為大後方,在廣州不斷開拓銷售的前沿陣地,賺的錢也越來越多。
但龍金平不滿足。他發現:養鴨雖然是個傳統產業,但效益不高,鄉親們主要靠出售新鮮蛋來獲取微薄的利潤,營銷途徑大多局限於農貿市場交易。壹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著他去開拓新的事業,那就是:創辦自己的蛋品加工廠,變賣原料為賣產品。當地有眾多的養鴨專業戶,有豐富的鴨蛋資源,有傳統的鹽蛋、皮蛋加工技術,這些不正是得天獨厚的條件嗎?
說幹就幹,立項、論證、籌資、建廠房、購設備,壹氣呵成。1997年4月,他成立了以鴨蛋收購、加工、銷售為主要業務的衡金優質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他引進先進技術對鮮蛋進行深加工,從而結束了只賣原料的歷史,增加了農產品附加值,帶動了蛋鴨產業的發展。
通過幾年的努力,他創辦的公司已發展成為內聯千萬農戶、貨暢大江南北的龍頭企業。
依靠先進技術 開發名牌產品
公司辦起來了,但要使它發展壯大,單靠加工普通鹽蛋、皮蛋是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必須要有自己的名優產品,才能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龍金平憑自己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的經驗和對蛋品市場的敏銳洞察力,認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蛋黃月餅、蛋黃粽子、蛋黃糕點等食品將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而鹹蛋黃是這類食品的基礎性原料,其市場銷路必定大增。他果斷地作出了開發營養價值高、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鹹蛋黃系列產品的決策。
1997年底,他風塵仆仆地來到廣東華南食品工業研究所,花5萬元請專家將鴨蛋保鮮技術研究成功。接著,他花3萬元買來了鹽蛋腌制配方及鹹蛋黃脫水、保鮮、殺菌、烘幹、包裝技術,到北京花5萬元請來了中國農業大學著名教授現場講解操作要點。
經過反復試驗,他終於生產出了色紅、光亮、香濃、味佳的“金黃”牌紅心鹹蛋黃,克服了壹般產品具有腥味、易黴變的弱點。該產品經全國食品協會烘焙分會鑒定為優質農產品,在1999年湖南省首屆農副產品博覽會上獲得了銀獎,2000年獲得國家專利。
1999年中秋節,他生產的首批40萬枚鹹蛋黃被運進人民大會堂,端上了國宴餐桌。1999年國慶這天,在人民大會堂門口,國旗護衛隊的衛士們擡著壹個邊長1.99米的正方形大月餅走向天安門廣場,那月餅上面用他生產的1999個鹹蛋黃組成了“天安門”、“1949-1999”和“國慶”等彩色圖案,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復興、團圓和強盛。
拓展內外市場 壯大公司規模
為了拓寬銷路,爭取較多的市場份額,龍金平絞盡腦汁,在上海、廣州、成都、北京設立了4個銷售點,以便及時掌握信息,簽訂合同,組織生產。他常常把生產的重擔交給妻子和合作夥伴,獨自壹個人背著行囊,帶著樣品走南闖北推銷產品,壹去就是10多天。1998年5月,他花費7萬多元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中秋月餅訂貨會,印發宣傳資料2萬多份,簽訂了400多萬枚鹹蛋黃的供銷合同。目前,他已與全國30多家大型食品廠建立了穩定的供銷關系,拿到了2000多萬枚的銷售訂單。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他的產品走出國門,成為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地華人的“搶手貨”。到2001年止,他的公司擁有固定資產300多萬元,廠房面積3000多平方米。公司每年可加工鮮蛋2000萬枚以上,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盈利100多萬元,為國家提供稅收30多萬元。
李花村以衡金優質農產品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全村男女老少加工鹹蛋,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鹹蛋黃生產基地。目前,全村從事鹹蛋加工的有520多人。
在公司的帶動下,周邊地區養殖的蛋鴨由最初的10萬羽發展到現在的60萬羽,養鴨大戶由原先的100多戶發展到500多戶,蛋鴨飼養戶因此而增收1000萬元以上。
菇業大王圓了現代農莊夢
磨礪 滿身技術 身無分文
1980年,從部隊退伍的農民趙啟平順理成章地回到山東諸城老家,成為鄉文化站站長。從事文學創作是他多年的夢想。當時,他的工作是編寫地方戲劇本,壹年寫壹個,很清閑。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諸城這樣的歷史文化古城,“萬元戶”成了家家羨慕的理想目標。趙啟平也做起了各種各樣的生意,但都不盡如意。
經過種種嘗試,趙啟平發現了壹個可以學技術的無本生意--種蘑菇。他200元的啟動資金在壹堆鋸末和棉花殼裏開辦了食用菌廠。從選場地、租大棚、做培養基到種植、養護、出售等壹切工序都由他壹個人承擔,他不知在種植大棚裏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當第壹株蘑菇捧在雙手上時,趙啟平不禁流下了熱淚。
門外漢很快成為食用菌的栽培能手。他隨後應聘到江蘇,成為南京食品生物研究所工程師,組建了生物技術開發部並成為中國食用菌協會員。
創業 賠了生意 賺了技術
1992年,趙啟平從杏花春雨的江南轉戰到駿馬秋風的塞北,在長白山下開始種植食用菌的二次創業。這次創業,從表面上看是完全失敗了。由於決策失誤,他的菇業生意賠了本。東北無霜期短,野生菌多,市場不好。但趙啟平把長白山野生的榆黃菇、猴頭、靈芝都引入大棚,並培植成功,成為種值食用菌的多面手。生意是賠本了,但所學到的技術是賠不掉的。
大雪冰封的東北再壹次讓趙啟平到了走投無 路的境況。多年前,他面對過第壹個妻子亡故的慘痛。這壹次,和他結婚5年的第二個妻子又在他最艱難的時刻拋下壹雙兒女,選擇了離開。趙啟平看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臨近崩潰的邊緣。
北京,成了他追逐夢想的啟明星。趙啟平留下了兒子在東北讀書,帶著5歲的小女兒在壹個北風蕭瑟的初春季節踏上了進京的列車。
進京 抓住市場 打下根基
許多尋夢的人都在春節地後闖北京。雖說奏已經來了,但寒冷的天氣加上失落的人心,總不免讓人有幾分淒涼。19984年,趙啟平來北京的時候,手裏拉著瘦小的年紀的女兒,口袋裏裝著100塊錢,迷茫地從北京站走到天安門。
好心的交警看到他因為坐了幾十個小時的火車而消瘦憔悴的面容,上前詢問他是丟了錢還是不舒服。就這樣幾句話,趙啟平至今還記得。他說,那時在他人生最低谷時期聽到的最溫暖的問候。
當時,壹位朋友在通州租了幾個大棚。但由於不懂技術種不出蘑菇,壹年6萬元的租金只能白白消耗。趙啟平的到來無疑給朋友帶來了生機。於是,趙啟平又開始了自己的無本買賣產。兩人妳出資金、大棚,我出技術種蘑菇,壹年下來,4個大棚賺了4萬多元。
經過4年的努力,趙啟平打下了事業的根基--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京都菇業開發中心成立。趙啟平認為農業種植更多的是靠經驗,靠不斷實踐。這位曾經想當作家的山東農民在北京種蘑菇種得越來越好,他的基地不斷向北京各郊區縣擴散。
責任 輸出技術 助人致富
作為***產黨員、退隊軍人的趙啟平,曾給自己這個民營企業家的身份下了4點責任:壹是民營企業要在經濟戰場上當尖兵,要有當“烈士”的準備;二是民營企業要有精神,要講政治,在經濟上講政策策略;三是民營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感,幫助政府排憂解難;四是民營企業要搞好高附加值的帶動性產業,對京都菇業來說,就是要把農業產業化搞出名堂來。
有了這4點責任,對於趙啟平關註失業人員的舉動不不奇怪了。
許多失業人員沒有本錢做生意,又不能在壹夜間學到技術。於是,趙啟平打出廣告:“下崗待崗不用愁,租個大棚種蘑菇。”下崗職工租大棚後,從購料到銷售均由京都菇業有限公司負責,他們還免費培訓技術。截至2002年4月,有上百戶下崗職工靠租大棚得到190萬元的報酬。趙啟平以成為上百戶老百姓的打工仔而感到榮幸:“您當老板我打工,我就是個打工的命。”
談起這些學技術的人,趙啟平還記得有個山東壽光的女孩。“1999年9月,有個壽光的女孩看了電視上關於我的報道,她壹個人用了三天的時間騎自行車到北京來學技術學了半年,她回去了,自行車還留在這裏。”趙啟平談起這些來了又走,走了又來的人們,眼裏滲透出壹種很慈祥的東西。很多技術好的人,都是在他鼓勵下回家鄉的。他說:“他們技術好,適合自己創業,我當然得鼓勵他們離開,自己當老板。”
圓夢 探索現代莊園經濟
說起在京城尋夢的最大收獲,趙啟平覺得不僅僅是種出了那麽多讓自己和他人致富的蘑菇,而真正感知了全球化的市場,能夠從發達國家的案例中去認識農業產業化,學會對術單農業、觀光農業的操作。“開發旅遊項目,從種蘑菇發展到種草種樹,是我對現代化大農業認識的延伸。”趙啟平這種想法的直接結果就是“大家地業”的成立。
他獨家承包障日山大面積山地,創立”大家地業“。他的目標就是要在2003年底建成60套農家小院式的度假村,建成占地500畝,既可經營又可觀賞的真菌園區。此外,還有占地5000畝左右的植物園區、動物園區、經濟林區、百鳥園、魚文化區、形成立體的觀賞農業。
從京都菇業的“租個大棚種蘑菇”到障日山莊投資開發的優惠鼓勵政策,趙啟平都是為了吸引農科單位、民營科技企業和城鄉民營資本的***同參與。
在京都菇業總部的前臺有壹幅畫,上面的二龍戲珠圖案全是用靈芝拼成的。傳說中,百歲老人吃了靈芝又長出新牙,趙啟平希望京都菇業成為失業人員和農民的靈芝,讓他們帶著技術去創造新事業。京都菇業將和他們壹起走向富裕。
還有其它事例:/info/index.asp?Curpage=1&classid=29&nclassid=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