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錦江區。
九眼橋位於成都市錦江區,古名宏濟橋,又名鎮江橋,始建於明萬歷二十壹年(1593),由當時布政使余壹龍所建。系石欄桿、石橋面的大拱橋,長4寬3高3丈,下有9洞。在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總督李世傑?補修時,改名為九眼橋。
錦江區是成都市中心城區之壹,中心區域位於東經104.08度,北緯30.67度。錦江區位於成都市東南部,西北與青羊區相連,西部位臨錦江、府河與武侯區相望,東與成華區毗鄰,東南與龍泉驛區接壤,南與成都高新技術開發區相依。全區總面積61.12平方千米。
擴展資料
成都九眼橋的歷史
九眼橋始建十明代萬歷二十壹年(公元1593年),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
上世紀五十年代前,九眼橋壹帶是熱鬧的水碼頭,要從水路出成都下重慶,都得從這裏搭船啟程。而從外地水路運來的貨物,也得在這裏上岸。
橋如其名,***有9洞,原名宏濟橋,又名鎮江橋,是錦江上最大的壹座石拱橋。古人愛用“長虹臥波"來形容石拱橋的壯麗,可是九眼橋卻不是―道“長虹”,而是壹張"彎弓”。在橋南不遠處曾經有過壹座與橋同期建造的回瀾塔(俗名白塔)與之相映成趣,構成"橋是彎弓塔是箭"的奇特景觀。
百度百科-九眼橋
百度百科-錦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