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個,分別是秦武王、秦昭襄王、嬴壯。
1、秦武王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又稱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嬴姓,名蕩,秦惠文王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重武好戰,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秦武王身高體壯,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2、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稱秦昭王,嬴姓,趙氏,名則,又名稷?[1]?,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戰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壹。
早年在燕國做人質。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與其弟公子芾、公子壯爭位,遂立。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
最著名的、決定秦趙兩國命運的長平之戰,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發生的。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後當權? ,外戚魏冉為宰相,史稱“王少,宣太後自治事,任魏冉為政,威震秦國”。
魏冉推薦白起為將軍,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壹年(公元前266年),昭王聽從魏國人範雎的話,奪了宣太後、魏冉等人的權,拜範雎為宰相,改為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勝趙軍。
手下文有範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將。公元前256年攻陷東周王都洛邑,滅亡了周朝和西周國,俘虜周赧王,遷九鼎於鹹陽,奠定了秦統壹戰爭的勝利基礎之壹。
秦國長年征戰,到了昭王後期已經民生雕敝,並且遭到了諸侯國的聯合打壓,把戰果壹壹丟棄。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終年75歲。
3、嬴壯
秦惠文王的庶子,秦昭襄王的兄長,擔任庶長。
惠文後和秦武王的嫡妻武王後***謀,要擁立公子壯為王。秦國登時內亂起來,經過長達三年史稱“季君之亂”的王位爭奪戰,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壹方最後勝出,嬴稷成為新壹任秦王,是為秦昭襄王。
這時公子壯不服,前305年,聯合大臣、諸侯公子作亂,被宣太後和魏冉平定,公子壯等人都被殺死。
擴展資料:
1、秦武王的生母
惠文後(?-公元前305年),生於魏國(楚國羋姝為羋月傳杜撰),戰國秦惠文王王後,秦武王之母。公元前334年,惠文後與秦惠文王聯姻。公元前329年生下秦武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其弟爭奪王位,惠文後扶持公子壯,公子壯僭立,號季君。而在魏冉支持下,秦昭襄王繼位,魏冉擔任將軍,保衛都城鹹陽。
公元前305年,公子壯與惠文後遭誅殺。
2、秦昭襄王的生母
宣太後(?―前265年),羋(mǐ)姓,出生地楚國丹陽(在今湖北省),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後。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後,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壹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百度百科——秦惠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