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曹植的後半生是怎樣度過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過曹植了嗎?

曹植的後半生是怎樣度過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過曹植了嗎?

王士禎曾雲“漢魏以來,二千余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這就是曹植的盛名,能與唐之李白,宋之蘇軾媲美的大家。壹篇可與屈原的《九歌》相提並論的《洛神賦》讓他名滿天下。

曹植可以說是“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尤其是在南北朝時期,他的文章更是被天下推尊為文章之典範,東晉詩人謝靈運贊其“天下才有壹石,曹子建獨占八鬥。”。鐘嶸也稱贊曹植“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且他還在所著的《詩品》中將曹植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

但是就是這麽壹位才華橫溢的大文豪,曹植的壹生卻並不如他在文學上來的那樣的順風順水。他雖貴為魏王曹操之子,從小就享受著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榮華富貴,但同時也承受著那無盡的宮廷鬥爭。

少年才情,備受恩寵

曹植乃是曹操與卞夫人所生的第三子。他從小就表現出與其他兄弟不壹樣的聰明才智,才十歲就能背誦《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詞賦,史載“善屬文”。當年曹操看見他寫的文章,就十分的驚訝的問他“這是妳請人代寫的吧?”,十余歲的曹植非但不驚慌,反而很鎮定的說到“言出為淪,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意思就是我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要找人代寫呢?

自此開始曹操對於曹植那是刮目相看。再加上曹植這個人據史載“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也就是性情坦率自然,從不裝腔作勢,出行也不講排面。所以之後曹操就慢慢的開始有意無意的把曹植當做繼承人來培養。每次在外作戰的時候,有機會都會帶著曹植前去,讓他知曉壹些行軍打仗的謀略。

當然此時的曹操對於曹植更多的也只是疼愛,對於他到底能不能做繼承人,曹操心中並不是很確定,處於模棱兩可的局面。但是直到壹件事的發生,讓曹操開始對於他寄予厚望,甚至認為他是唯壹能夠成就大事的人。公元210年,曹操在鄴城興建銅雀臺,並號召天下學子“登臺為賦”,而曹植就是其中的壹個。

在這個匯集了天下最有才學的活動中,曹植是第壹個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文章的創作的。他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揮筆洋洋灑灑的寫下了壹篇名為《登臺賦》的文章,這篇文章辭藻華美,引人入勝,可謂是漢賦中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經典的作品,曹植就用了數十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了,可謂是大才。也正是因為如此,曹操看了這篇文章後,就開始越發的重視他。

性情放蕩,錯失王位

就這樣曹植開始被曹操大力培養。214年,曹操東征孫權之時,曹植被委以留守鄴城之職。而這其實就是變相的承認曹植的“世子”之位,畢竟能替曹操暫時管理都城鄴城的人,妳說他的身份是什麽?不就是“監國太子”嗎?而且臨走之前曹操還對曹植說到“妳已經二十二歲了,該要奮發圖強,學習治國之道了”,而這就已經向世人宣布他有意立曹植為世子。

但是曹操的這份良苦用心,曹植卻並未領會到。其實曹操之所以會在臨走之時說那句話,其意就是想讓曹植不用再任性而為,該長大了。早年間曹操雖然的確喜歡曹植坦率自然的性格,但那是小時候,可是現在曹植長大了,卻依然還是如此,這就有點不像話了。

其實也正是因為長大後的曹植太過於隨心所欲,甚至是任性而為。才讓曹操幾度想立曹植為世子,但卻又幾次放棄,因此曹操不敢將這大魏天下交給壹個性情如此放蕩的曹植。但是這個時候曹操並未真正放棄曹植,他還是希望自己的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兒子能夠“迷途知返”,能夠長大,這樣他才能百年之後將這大魏天下交給他。

可是最終曹操還是沒等到那壹刻。公元217年,曹植趁曹操外出之際,借著酒興私自坐著只有曹操才有資格乘坐的車馬,擅自打開王宮大門司馬門,然後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時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壹直遊樂到金門。

這件逾越禮制的事最終讓曹操對曹植徹底的失去了信心,也就是如此在同年十月曹丕被正式冊封為世子,自此曾經備受寵愛的曹植就此失去了往日的榮光,迎接他的註定會是作為失敗者該有的那個無盡的苦難。

曹丕為帝,曹植落難

在曹丕被立為世子的第三年,也就是在公元220年正月,壹代梟雄曹操病逝於洛陽,曹丕繼位為魏王,這壹年曹植29歲。同年曹丕代漢建魏,而不知何故,明明是曹家奪下了江山,但是曹植卻穿著喪服,為大漢哭泣。

這種行為顯然招惹到了已為魏帝的曹丕,再加上當年曹植可是曹丕當世子最大的阻礙。就這樣在新仇舊恨的“加持”下,曹丕對曹植嚴加防範。但是礙於曹丕母後卞夫人的阻擾,曹丕雖想對曹植不利,但卻也不能有什麽行動。當然曹植雖“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

曹丕雖然不能對曹植有什麽過分的動作,但卻可以以另類的做法來折騰曹植。他在曹植去封地的時候,就在曹植身邊安插了耳目,這個人就是監國謁者灌均。事實上這個耳目的確很有用,在黃初二年灌均向曹丕上奏曰“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希望曹丕能治他的罪。而曹丕就借著這個借口,將曹植貶為了安鄉侯,後不出數月又被改封鄄城侯。

不過曹植始終都是曹丕的親弟弟,再加上自己母親卞夫人的關系。在折騰了曹植數年後,曹丕的氣似乎也消了很多,於是在黃初三年,31歲的曹植被晉封為鄄城王,賜食邑2500戶。也就是在這壹年,曹植寫下了那篇最著名的《洛神賦》。次年,曹植又被徙封為雍丘王,並於黃初六年增食邑600戶。

侄子登基,渴望從政

當然雖然曹丕晚年對於曹植已是很寬容,甚至後期頗有優待。但是曹丕自始至終都沒有讓曹植登上朝堂,為國辦事,他壹直都被閑置著的。而曹植也深知曹丕是不可能讓他入朝為官的,所以在曹丕壹朝,曹植索性就做起了壹個閑散的王爺。

但是在曹丕死後,他的侄子曹叡登基後,曹植那顆渴望為國辦事的心就又開始活躍了起來。壯心不已的曹植急切的渴望著自己的才能能夠在朝堂上施展開來,而這個時候他又自認為曹丕死後,自己的侄子不會再去提防他。可是曹植還是想錯了,在曹植接連幾次慷慨激昂的上書曹叡,要求讓他可以入朝為官的時候。

其曰:

“臣聞士之生世,入則事父,出則事君;事父尚於榮親,事君貴於興國。故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能畜無用之臣。 夫論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畢命之臣也。故君無虛授,臣無虛受;虛授謂之謬舉,虛受謂之屍祿,《詩》之‘素餐’所由作也。 

......夫臨博而企竦,聞樂而竊拚者,或有賞音而識道也。昔毛遂,趙之陪隸,猶假錐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況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無慷慨死難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醜行也。幹時求進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陳聞於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之者也。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是以敢冒其醜而獻其忠。”

但是無論曹植說的如何的動人,曹叡始終對於這位親叔叔的請求都無動於衷,雖然每次在請求的時候,曹叡都會對其大加贊賞。但是對於曹植想要入朝為官的請求,曹叡始終不給予任何的答復,可以說就是泥入大海,不見蹤跡。

但是曹植卻始終都不願意放棄,他時常單獨去見曹叡,且每每都與他談論政事,都希望曹叡能夠讓他入朝為國。不過曹叡始終都是拒絕於他,顯然曹叡對於曹植也是十分的不放心。

而他雖然不會對曹植有什麽過分的舉動,但也不會對他有任何的重用。且他與自己的父親壹樣,也始終都不敢讓曹植在壹個地方待的太久。太和三年,曹植又被曹叡從雍丘遷往東阿,號東阿王。太和五年又將曹叡遷往陳地,以陳四縣封曹植為陳王,賜食邑3500戶。

郁郁不得誌,憂郁而死

曹植直到晚年都壹直渴望著自己能夠入朝輔政,但是無奈的對於曹丕的後人來說,這位叔叔始終都是“危險人物”。也就是如此,直到41歲的曹植都從未受到重用,他能做的就是壹個閑散的王。但是連這個閑散的王,晚年的曹植也做不了,正如《三國誌》載“又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壹年中而三徙都”。

是的,曹植由於少時與曹丕的鬥爭,直到晚年他都不得安寧,諸侯王該享受的待遇,他都是“復減半”,不到不數年的時間就接連被改封三次。而他之所以會得到如此的結局,無非就是早年與曹丕的世子之爭,僅此而已。

最終在太和六年11月,曹植在郁郁不得知的憂郁下逝世,享年41歲。

其實如果曹植不是曹操的兒子,亦或者他沒有跟曹丕爭世子之位,或許曹植會過得很瀟灑,閑雲野鶴般的生活會讓他的才學更進壹步,他的晚年生活也不會過得如此的不得誌。我想如果他是尋常讀書人,或許他就能成為壹代名臣。可最終“曹操之子”這個名頭害慘了曹植,他本不該生於帝王家,但是老天還是讓他生在了帝王家,更甚者還給了他壹個任性而為的性格,也就是如此他的壹生似乎就早已註定是悲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