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1918年的第壹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的第壹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和霸權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交戰雙方都是非正義的。直接間接卷入戰爭的國家達三十八個,其總人口占世界人口約四分之三。陸戰場遍及歐、非、亞三大洲,其中以歐洲特別是法國為主戰場,海戰場幾乎遍及世界各大洋,尤以北海為主戰場。
第壹次世界大戰的起因源於600年前的歷史。自從13世紀中期起,壹個分裂成眾多小邦和公國的德意誌,成了征服者的閱兵場。“鐵血”宰相俾斯麥通過壹系列的政變和小規模的戰爭,把壹群松散的兄弟鬩墻的、軟弱無力的德意誌小邦改造成壹個統壹的德意誌帝國,也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但是,德國的興起意味著法國的衰落。在那以後,法國這個歐洲大陸上的頭號政治大國,在1870~1871年的12個月戰爭中遭受了慘重失敗。從此種下曠日持久的痛苦的種子,民族統壹主義,或曰復仇戰爭已露端倪,俾斯麥對法國復仇精神的政治回答是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和新近聯合起來並獲得獨立的意大利。俄國傾向於法國,從而結成了兩國聯盟。因此,甚至在鐵血宰相沒落和垮臺以前,戰線就已劃定,不***戴天的死對頭們已經各就各位。
幾百萬大軍向戰場迫進。1914年7月底8月初只有大小7個歐洲國家參戰,在停火實現前各大洲參戰國增加到30個,有的國家背棄原來的盟約,有的中途入盟,隨著戰爭的進展,雙方都增添新的盟友。戰爭開始時,在滿目瘡痍的歐洲大地上,或者在各大海洋上,約有六、七百萬人互相對峙。其中德國經過最初的動員擁有約200萬人,經過充分動員翻了壹番還多。它是歐洲最大的軍事強國,在陸地上顯然超過了法國和俄國,在海上僅次於英國。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二天,炮彈就落到貝爾格萊德。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德國向俄國提交最後通牒,稍後又向法國提交最後通牒。8月1日,德國對俄國宣戰。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晨,在事先發出的最後通牒後,德國通知比利時,德軍將開進這個小國。1914年8月4日午夜,英國參加了這場正在擴大的沖突。
史裏芬計劃設想兩線同時作戰。該計劃預定戰爭爆發時,盡最大可能集中德國主力和全部精銳部隊於西線,在東線則由相對力量的後備部隊對付動員緩慢的俄國人,大戰壹爆發,西線兩支大軍都投入進攻。雙方軍隊在數量上幾乎旗鼓相當:78個德國師對62個法國師、7個比利時師和4個英國師,兩個德國右翼集團軍——第1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必須突破比利時的列日築壘地域;迅速拔除該地要塞並及早建立強渡墨茲河的橋頭堡,對要塞的攻擊從8月5日夜間開始,8月16日大功告成。
隨後,沿比利時至阿爾薩斯—洛林壹線進行的壹系列戰鬥,總稱為“邊境交戰”。在比利時方向,德國軍隊於8月20日通過布魯塞爾,突破阿登的密林區。與此同時,執行深遠迂回任務的“長柄大鐮刀”的刀尖——德軍第1、第2集團軍繼續橫掃比利時。
戰爭迅速達到高潮,鮮血與恐怖相結合的伊普雷戰役,是1914年西線的最後壹場大戰役,以德國人在西線控制法國最富庶的地區而告終。
1914年最後幾個月,正當西線馬恩河的棋盤上決定著各國命運的時候,東線的森標湖泊和河流中,在進行著另壹場決定性的戰役,俄國向德國和奧匈發動進攻,隨後進行的坦嫩貝格戰役於8月30日結束,這是壹場現代的故尼大戰,它並沒有把德國從兩線作戰的戰略困境中解脫出來,而其戰果由於同壹時間俄軍在奧匈的加裏西亞取得的勝利而被部分地抵消了。在8月26日~30日的格尼拉亞利帕河戰役中,俄國壓倒了奧匈第3集團軍,使之向西後退至倫貝格。康拉德的退卻,使奧帝國的整個加裏西亞淪於俄國之手,只剩下壹座被圍困的普熱米什爾要塞。加裏西亞戰役中,奧匈軍死傷約25萬人,被俘10萬人,而全國參戰部隊不足百萬人,這是極其巨大的損失。這又是壹個歷史災難的預兆,壹個衰亡帝國垂死掙紮的開端。
1915年戰爭擴大了英國幾乎改變了它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的方針。意大利和保加利亞參戰了,塞爾維亞宣告滅亡,盧西塔尼亞客輪被擊沈。俄國退縮,西線陷入了僵局。毒氣、齊柏標式飛艇和潛水艇給這場大屠殺火上加油。
1915年在西線是相持不下和陷於僵局的壹年。處於戰略防禦態勢的德國人,在從瑞士到大海壹線的戰壕裏部署了近200萬軍隊,面對著約達300萬的協約國士兵。1915年西線的歷次會戰以大屠殺著稱而不是以勝利著稱。
隨著歷史上最大的兩個戰役——旦爾登戰役和安姆河戰役集結了幾個大國的力量。1916年戰爭的鐘擺從東線又擺回了西線。1916年凡爾登戰役,法國人要求沙皇牽制德國兵力,從而導致由俄國第2集團軍向納羅奇湖附近強大的德軍陣地發動壹場倉促上陣準備不周的進攻。
1917年很可能是歷史將永誌不忘的壹年,美國背棄了喬治·華盛頓關於不卷入聯盟的忠告而參加了壹場“結束戰爭的戰爭”和“保證世界民主制度安全的十字軍”。在俄國,從這個“東歐貧民窟與猶太區”興起了壹場民族革命和國際密謀戰爭規模擴大了越來越大。
1918年將看到德國人在西線的最後掙紮,俄國和羅馬尼亞的最後投降,協約國的集結兵力,在法國、意大利、馬其頓和中東發動的強大攻勢,保加利亞、土耳其、奧匈和德國的崩潰和投降。1918年還目睹空軍未來的不祥之兆——臻於成熟,海上航線被潛艇和水面襲擊者襲擾直至最後。1918年是四年多血雨腥風的瓦格納式的最後壹幕。
凡爾塞和約直到1919年6月底才簽訂。那已是西線月牙形戰線上鳥兒重新歌唱幾個月以後。德國代表遭受挫敗;威爾遜十四的某些理想主義的東西最終披上了強權政治的醜陋甲胄。但是德國已無力抗議,停戰條款就是要它處於這種地位。
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戰敗,英、法削弱,美、日地位上升,從而促使世界戰略格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這次大戰導致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和世界上第壹個社會主義國家——前蘇聯的出現,同時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民族解放運動的空前高漲。
第壹次世界大戰對世界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戰中首次大量使用飛機、潛艇、坦克、毒氣等新式兵器,從而導致新的軍兵種和新的作戰方式的出現。戰後湧現的各種軍事思想諸如空軍制勝、坦克制勝、閃擊戰理論和堅固戰略防禦工事制勝以及總體戰,大戰略等等,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第壹次世界大戰經驗教訓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