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發布文章《做題家的怨氣,為何要往丁真身上撒》,文章把“黑”丁真的人,全部打上了“做題家”的標簽,頓時壹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全網風暴。那麽,這裏所提到的做題家又是什麽呢?
什麽是做題家,哪些是需要被唾棄的做題家
做題家這個帶有自嘲意味的概念最早來自豆瓣社區,意指“出身小城鎮,埋頭苦幹,擅長應試,但缺乏壹定事業的青年學子。做題家並非學霸,但學霸是最優秀的做題家。做題家所指的範圍比學霸大得多,只要參加了高考,天天刷題做卷子,那麽這個人年少時就是被培養的做題家,因此可以說,我們每個人普通人從小都是做題家。做題家有個非常直線型的價值觀守則: 做卷子——聽老師話——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文章著重批判做題家“分數為王”的觀念,思想簡單,淺薄,“迷信”知識就是力量。
如果不拘泥於做題和與之對應的出題這些個字面意義,出題與做題實際上是創造規則和秩序,與不斷鉆創造的空子來為自己獲利這兩種對立面。不停出現的做題家最終導致創造的規則失效,擾亂正常的秩序,造成的結果是直接使規則失去原本應有的效力。
穩定和長久的社會體系才能建設更高更好的建築,如果說耍小聰明的人是掘墻角毀壞基礎人,建築裏的人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人的所作所為,那麽這種貶義的“做題家”相當於房屋的蛀蟲,幾乎不會被發現。當壹個社會充滿了投機取巧,那麽正常的理念意識就會逐漸被這些汙穢所荼毒。
被刺痛的人
作為傳統農村子弟,打小被灌輸“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從小培養觀念的渠道和方法不多,只曉得要想出息就要去闖去拼,要麽早早去打工,要麽讀書考大學,最後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最終卻被打上了這麽個“做題家”的印記,把本來篤定知識改變命運、努力學習的小鎮青年的自嘲之語,嵌上了遵循教條、循規蹈矩的標簽。這種思想單壹的定義,不禁讓“做題家”們的內心和臉感到刺痛。
做題家們嫉妒丁真?
其實按照常規邏輯思考,做題家們是真的應該嫉妒丁真,畢竟從苦讀十幾年到最後考上公務員,做題家們可以說費盡心血拼盡全力,而丁真卻因為脫俗的顏值和氣質,可以直接享受到種種特別的待遇。這世界不缺公平,但這世界永遠缺少絕對的公平。比如,經濟基礎、家庭條件、天分差距、努力程度,以及運氣,這壹切都是實力的壹部分,來自小鎮的青年做題家們正是深知這壹點,才用大量的知識和不懈的努力填平出身的溝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通過這種種努力讓自己最後能拔得頭籌出人頭地。雖然很平凡,但除了做題,普通的他們別無出路。
根據《201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實證研究》等調查結果來看,畢業於名校的學子仍然擁有更高的平臺和更多的機會。做題家真正缺少的是視野和資源,希望社會能給做題家更多的時間成長,同時也希望每壹個做題家都能堅持夢想,砥礪前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做題家的成長註定需要花費更多的資源,如何花錢、少花錢、花的值也成為了做題家們的壹項技術活兒,快來聯聯周邊遊了解更多,垂直於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吃穿住行,民宿酒店,無所不包,某團上動則幾百的產品,聯聯上經常兩三折就能買到,無論來自濟南重慶,還是武漢長沙,或是天府成都,真正滿足做題家們的精打細算,讓妳花更少的錢,享受更多的優惠,做更多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