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壹 感受高三 或許,對於我們十數載的寒窗苦讀,高三有著某種歸結性的意義,我們避不開它。 自然,我們不只為了擁有壹個搖曳多姿的七月,不只為了壹段美好的前程。要不然,高三就無從達成對十幾年的歷程的歸結,而只是壹件冰冷的工具。 如果把高三還原為壹段真實的生命歷程,它所完成的對學習、人生的吐納,很可能不只留給我們美好的回憶,應該還會帶來些別的什麽,比如為我們續上壹段光明的旅程。然而,中國教育的壹大遺憾——應試教育,卻在每年七月為莘莘學子界定了那麽幾天,這幾天之後,學子們或走向大學,或走向社會,或走向榮耀,或走向屈辱……高考,如同判官大人手執的鐵筆,壹劃,就劃定了人生的不同走向。高三,就如轉世臺,完成某種歸結之後,便把每個學子投向不同的“新生”,是龍是蟲,為王為寇,就得看各人的造化了。正因為有著嚴肅的衡度功能,高三絞碎了無數學子如火的青春,揉作壹團怪異的色光,在漫長的人生中只占據壹次忽閃就消逝了。因為高三,年輕的生命不得不添上幾分深沈,浮躁的青春不得不拴上沈重的枷鎖,多彩的年華不得不劃定思考的範疇,而把絕大部分的心思都傾註於公式、定理和考卷。更為嚴肅的是,我們在壹定程度上已經面臨著文化定位、道德定位、職業定位……我們,不得不鄭重其事,慎之又慎。 但是,如果只把高三看得如此沈重,如此嚴肅,無疑是欠缺思考的。歷史是如此漫長,人生是如此短暫。短暫的人生如何面對無限的時空呢?除了發壹兩聲感嘆,我們能做的便只有積極進取,跟上時代的潮流,把握好自己的歷史定位。余秋雨說:“連歷史也不會否認壹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趣。”那麽,高三應該留下壹段真切的人生回憶。真切,來自點點滴滴的感悟。感悟鐫刻著人的靈魂,所以才見真切,而且深刻。沒有感悟的高三是蒼白的遺憾。仔細想想,十幾年的人生歷程裏,可供反復回味的並不多,多的是需要交付給更成熟的年齡的疑問。真正意義上的成熟與不成熟之間,隔著不可或缺的壹級臺階——高三。 高三,該站立著,回頭看著走過的路,把過去的壹切揉和到胸懷裏,作壹次盛大的交接作壹次深沈的蘊釀。壹位摯友曾對我說:“只有徹底地承認過去,才能坦然地面對未來。”我驚異於他這話的富於哲理性,原來,這就是他真切的人生感悟啊! 高三…… 評點:這是壹篇思辨色彩極濃的說理散文,作者把高三理解得全面、豐富而深刻。全文洋溢著深重的沈思和昂揚的希望。 例文二 黑色青春 青春,本當是燦爛驕人的,但這壹切被籠罩在高考的陰影下時,便只剩下壹片濃重的黑色。 How time flies! 上屆師兄師姐們無情地走了,留下我們直面高考的輻射,我們被它曬黑了,炙傷了,烤焦了。 封建社會,科舉選人。於是乎無數範進孔乙己之類才子每天誦讀“之乎者也”。今天,面對至尊的高考,無數學子被硫化氫熏得頭暈眼花,被電流燒得焦頭爛額,間或背兩篇“對當時具有重要戰鬥意義”的文章。高考制度科舉制度兩家,可謂難分高下。 魯迅先生說,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高考也是壹條路,壹條比其它路快捷壹些的路。因為快捷壹些,走的人便多了,其它的路便被遺棄,生草,行不通了,便再也不能稱之為路。沒別的路,人們也只好走高考之路,於是乎人頭湧湧,擠得緊呢,這條唯壹的路也越走越難走了。 我們可以不走這條路,我們也不願意走這條路,我們太弱小,容易被人潮擠傷壓扁。我們可以依魯迅先生所說,另外走出壹條路來。 可是我們會嗎?我們自六歲起便習慣於在題海中暢遊,離開水生活的能力,已退化消失得壹幹二凈。壹旦離開賴以生存的水,我們很快便會缺氧而死,之後再成為壹條魚幹。 我們只能做的,是選擇將來的生活,即選擇不同的專業。真的是我們在選擇嗎?問壹下身邊的任何壹位同學:“妳為什麽選物理?” “物理熱門啊。”“熱門妳就選?”“父母說將來就業方便,機會大,便選了。”哦,原來是聽父母說的。但又有哪壹位不是在父母的忠告下選的呢?因此,準確地說,是父母在選擇我們將來的生活。我們只不過十幾歲,今後的生活便已經被別人定了下來,真可悲啊!但除了聽父母的,妳敢自己選嗎?說對了,我們不敢,我們還不夠成熟來對待這種大事。我們將來的生活,便在高考前定下了。 因為高考,同學們變得像機械運轉的機器,每天在緊繃的臉下隱藏著壹顆繃緊的心。教室裏死氣沈沈,生氣已被高考勺光了。我和同學去探望壹個神經衰弱的同學,看著他用被子捂緊頭,流著虛汗說他很害怕。我不由得感到悲傷、恐懼、壓抑,痛恨高考帶來的這些。 多年之後再回首我們的青春,除了這壹團看不清的陰影,我們還能懷念什麽呢? 評點:這是壹篇典型的借題發揮的文章。作者借對高三所面臨的高考的思考,對學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進行了抨擊,偏激中不乏深度。文章層次清晰,結構完整,語言冷峻。 |
寫作提示:應該突出高三的學習、工作、生活,可以有所側重,以某壹方面為主,表現高三學習、生活的豐富多彩和酸甜苦辣的感受。文章不要面面俱到,而應該以某壹方面的特色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