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b評分的排名規則是什麽?
評分方式 以《魔戒1:護戒使者》具體分析。圖1為魔戒1的所有評分者的分數的壹個條狀統計圖。 圖1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分數段的大致比例,比如這兒就可以發現,超過壹半的人是打滿分的。 圖下面有兩個分值,壹個是算術平均值(arithmetic mean),壹個是中值(median)。算術平均值大概就是平均數,中值是統計學中的中間數值,該值和比它大及比它小的數值是等差的。而最後我們查到的分數卻既不是算術平均值,也不是中值。 IMDB的分數的計算方法應該不是就做壹下平均就ok了,在它的網頁上也提到了它的計算方法是保密的。不過imdb top 250用的是貝葉斯統計的算法得出的加權分(Weighted Rank-WR),公式如下: weighted rank (WR) = (v ÷ (v+m)) × R + (m ÷ (v+m)) × C 其中: R = average for the movie (mean) = (Rating) (是用普通的方法計算出的驕?鄭?br>v = number of votes for the movie = (votes) (投票人數,需要註意的是,只有經常投票者才會被計算在內,這個下面詳細解釋) m = minimum votes required to be listed in the top 250 (currently 1250) (進入imdb top 250需要的最小票數,只有三兩個人投票的電影就算得滿分也沒用的) C = the mean vote across the whole report (currently 6.9) (目前所有電影的平均得分) 另外重點來了,根據這個註釋: note: for this top 250, only votes from regular voters are considered. 只有'regular voters'的投票才會被計算在IMDB top 250之內,這就是IMDB防禦因為某種電影的fans拉票而影響top 250結果,把top 250盡量限制在資深影迷投票範圍內的主要方法。regular voter的標準不詳,估計至少是“投票電影超過xxx部以上”這樣的水平,搞不好還會加上投票的時間分布,為支持自己的心愛電影壹天內給N百部電影投票估計也不行。 因此,細心的人可以註意到,列入IMDB top 250的電影,其主頁面上的分數與250列表中的分數是不同的。以魔戒1為例,它在自己的頁面 中的分數是8.8,而列表中是8.7。壹般250表中的得分都會低於自己頁面中的得分,越是娛樂片差距越大。這大概是因為regular voter對於電影的要求通常較高的關系。) 而IMDB的過人之處不僅僅在於這兒,它除了給出分數,還給了壹個更詳細的投票人的列表(圖2) 這個chart根據年齡、性別、國別等不同的情況,列出了不同的分數chart。而且妳點擊每個選項,上面(就是圖壹)都會出現壹個不同的chart。這個其實是比較有用的。比如妳在要選擇動畫片的時候,就應該點選壹下小於18歲,或者30-44歲這個選項看看他們的評分,因為他們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觀眾群,其他人的分數都是僅供參考的。 碟報員或者我們在選擇影片的時候,可以不僅僅看個總得分,多花壹點時間,看看影片各個年齡段的得分會更有幫助的。有些影片我們覺得不好看,但是分數很高,妳也可以參照壹下,“us users”和“non-us users”這部分的數據,如果美國投票用戶遠遠大於海外用戶,那說明此片的確是有相當重的美國文化底蘊的,不覺得好看也是正常。相反的,如果我們覺得不錯,但是IMDB的分數很低,這也許是老美的評分人數多,打的分低,就把總分給拉下來了。 從魔戒1的得分截圖可以發現這部影片的確是各個年齡階段都很喜歡,分數都打的很高的。 編輯本段250強影片 250佳片是IMDb很受歡迎的特色,裏面列出了註冊用戶投票選出的有史以來最佳250部電影。只有供影院播出的影片可以參加評選,而短片,紀錄片,連續短劇和電視電影不在其列。用戶在從"1"(最低)到"10"(最高)的範圍內對影片評分。得分經過數學公式(登在列表末尾)的過濾而生成最後的評定。為了保護結果不受惡意投票的影響,數據庫使用了數據過濾機制以及最小投票數量限制(目前為1250票),以得到“真實的貝葉斯概率結果”。並且,只有“經常投票的用戶”的投票被記入結果,為保護公平性,成為該類用戶的條件是保密的。 該榜因其綜合廣泛性以及不時的令人吃驚而受到矚目。上榜的電影中有老電影比如大都會(Metropolis,1927年),也有新電影如盜夢空間(Inception,2010年)。有流行影片比如得到超過32萬次投票的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2001年),也有少有人問津的影片如不到1萬張投票的小私家偵探(Sherlock Jr. 1924年)。排行榜包括了各種不同類型的電影如黑色影片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1944年);科幻片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3年);音樂片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年);西部片黃金三鏢客(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966年);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WALL·E,2008年)等等。榜上還有壹些影片是本身並未大受好評但卻在專註的影迷群體中有廣泛的追隨者的比如死亡幻覺(Donnie Darko,2001年)。迄今為止肖申克的救贖(臺灣譯名為"刺激1995")、教父、教父2為排名前三的電影,也是榜上僅有的評分超過9.0的影片。 這些條件是否能提供壹個公正沒有偏見的排行榜是有爭議的。比如,新近上映的影片總是容易從壹見鐘情的影迷那裏得到較高的評分,而這與成功影片應該經得起反復觀賞的觀念是不相符的。因此,有時新上映的影片沖進250最佳影片榜,甚至前100名,但隨著更多觀眾的評分和重復觀看後的評分而退出榜外的情景就十分常見了。另外壹種對該榜的主要批評則是它反映的只是影片的受歡迎程度,並不體現對影片歷史和藝術的客觀知識。但實際上,在評論家年度評選和歷史影片評選中名列前茅的影片通常在最佳250部影片中通常也都排名很高,讓人不禁懷疑影評人與觀眾的觀點是否真有那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