嬋娟,形容姿態美好;古詩文裏多用來形容女子,也形容月亮、花等。
拼音:chán?juān。
引證解釋:
1、形容姿態曼妙優雅。唐孟郊《嬋娟篇》:“花嬋娟,泛春泉;竹嬋娟,籠曉煙。”元沈禧《壹枝花·天生瑚璉套·梁州曲》:“腰肢裊娜,體態嬋娟。”
2、美女、美人。唐方幹《贈趙崇侍禦詩》“卻教鸚鵡呼桃葉,便遣嬋娟唱竹枝。”清孔尚任《桃花扇》“壹帶妝樓臨水蓋,家家分影照嬋娟。”或稱為婢娟。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唐劉長卿湘妃詩:“嬋娟湘江月,千載空蛾眉。”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近義詞:明月、驚鴻。
《屈原》中嬋娟的形象
嬋娟是屈原的侍女,是壹個純潔可愛、天真稚氣的少女。浮生縈雲,她深明大義,愛憎分明,她熱愛屈原,敬仰屈原的品德,遵照屈原的教導做人;她蔑視世俗的榮華富貴,具有不畏權貴的骨氣和敢於鬥爭的勇氣。
在屈原遭到陷害的關鍵時刻,她始終和屈原站在壹起,同黑暗勢力作鬥爭,她與宋玉形成鮮明的對照。她不幸誤服了南後陰謀殺害屈原的毒酒,但她卻感到莫大的安慰,因為她把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為祖國獻出生命,看作自己畢生最高的理想。
嬋娟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人物。作者創造她是把她當作“詩的魂”、“光明的使者”、“道義美的象征”來寫的。在藝術構思中,作者把嬋娟作為屈原形象的補充和烘托,力求以嬋娟的詩魂來展現屈原辭賦的精神,嬋娟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繼承,屈原精神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