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後半期,英國在大西洋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每個殖民地都由英國派來的總督統治。這時的殖民地已經開發了大量的種植園,建立了紡織、煉鐵、采礦等多種工業,經濟比較繁榮。
英國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權入,不斷增加殖民地的稅收,對殖民地進行蠻橫的壓榨和殘酷的剝削。1765年,英國人又想出個新花樣:印花稅。他們規定,壹切公文、契約合同,執照、報紙、雜誌、廣告、單據、遺囑,都必須貼上印花稅票,才能生效可流通。這激起殖民地人民極大的憤怒,於是,“自由之子”、“通訊委員會”等秘密反英組織相繼出現,各地都發生了反英事件,抵制英貨、趕走稅吏、焚燒稅票、武裝反抗等等。這壹切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恐慌,他們立即派軍隊鎮壓。1770年3月5日,英軍在波士頓向手無寸鐵的市民開槍,當場打死5名市民,打傷了6人,制造了震驚北美的“波士頓慘案”。反英的怒火在殖民地人民心中燃燒,壹場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戰火即將在北美大陸上燃燒起來了。
英政府禁止殖民地人民去阿巴拉契亞山以西的地方開墾荒地,還向殖民的人民征收苛捐雜稅,在殖民地傾銷商品。1773年的壹個夜晚,壹群波士頓青年登上壹艘停泊在港口的英國運茶船,把三百多箱茶葉統統倒入大海。是為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5年4月19日清晨,波士頓人民在列克星頓上空打響了獨立戰爭的第壹槍,列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1775年4月,馬薩諸塞總督兼駐軍總司令蓋奇得到壹個消息:在距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鎮上,有“通訊委員會”的壹個秘密軍需倉庫。蓋奇立即命令少校史密斯率800名英軍前往搜查。部隊連夜出發了,4月19日淩晨,他們來到了離康科德6英裏的小村莊——列克星頓。
英軍在黎明前的薄霧中向前行進,經過壹夜行軍。他們個個困倦不堪,呵欠連天。忽然,他們發現村外的草地上站著幾十個村民,正手握長槍嚴陣以待。史密斯知道這些武裝村民就是列克星頓的民兵,北美大陸殖民地上的居民都叫他們“壹分鐘人”,因為他們行動特別迅速,只要壹聽到警報,在壹分鐘內就能集合起來,立即投入戰鬥。讓史密斯吃驚的是,這些民兵為什麽這樣快就知道英軍的行動呢?原來,“通訊委員會”的偵察員早就得到了情報,並立刻在波士頓教堂的頂上掛起壹盞紅燈。“通訊委員會”的信使,雕板匠保爾·瑞維爾看到後立即騎馬趕到康科德報警。
“射擊!給我沖!”史密斯壹看對方只有幾十個人,原來有些緊張的心情馬上放松下來。他根本沒把這幾十個衣服破爛的民兵放在眼裏,舉起指揮刀發出了命令。
列克星頓的民兵立刻還擊,猛烈抵抗英軍的進攻,槍聲震響在列克星頓上空,傳出很遠很遠。幾分鐘後,槍聲漸漸稀疏,民兵們因為人少,地形不利很快撤離了戰場,分散隱蔽起來。
史密斯初戰告捷,非常得意,指揮士兵直奔康科德。英軍趕到鎮上時,天已大亮,旭日東升了,但街道上卻看不見壹個人,家家關門閉戶,顯得冷冷清清,史密斯下令搜查,英軍進入各家翻箱倒櫃,折騰了大半天,什麽也沒找到。原來,民兵早已把倉庫轉移,“通訊委員會”的領導人也隱蔽起來了。
“撤!”史密斯覺得情況有些不妙,連忙下令撤退。這時,鎮外喊殺聲、槍聲陡然大作,附近各村鎮的民兵已得到消息,從四面八方向康科德趕來。包圍了正在撤退的英軍。他們埋伏在籬笆後邊、灌木叢中、房屋頂上、街道拐角處向英軍射擊。英軍壹批又壹批倒在地上,而當英軍舉槍還擊時卻連民兵的影子也找不到。英軍壹路向波士頓方向退卻,沿途遭到民兵的不斷襲擊,狼狽不堪。
戰鬥壹直持續到黃昏,最後還是從波士頓開來的壹支援軍,才把史密斯等人救了出去。
這壹仗,英軍死傷247人,民兵犧牲了幾十人,剩下的英軍彈藥耗盡,回想起來也是心有余悸,他們第壹次嘗到殖民地人民鐵拳的滋味。有個士兵說:“我48小時沒吃壹點東西,帽子被打掉了3次,2顆子彈穿透上衣。我的刺刀也被人打掉了。”
列克星頓的槍聲震動了大西洋沿岸的13個殖民地。美國獨立戰爭從此開始。
為了聯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陸會議於6月14日決定,建立各殖民地聯合武裝力量即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10月13日,又決定建立大陸艦隊。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戰爭初期,雙方力量相差懸殊。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國家,擁有世界第壹流的海軍,駐北美英軍約3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北美殖民地人口僅300萬,兵力不足,裝備落後,缺乏訓練。但是,戰爭的正義性和進步性左右了戰爭的進程和結局。
1775~1778年為戰爭的第壹階段,主戰場在北部,英軍占據優勢。戰爭開始後,英軍主動進攻,企圖迅速撲滅殖民地的革命烈火。其總的戰略是:海軍控制北美東部沿海,以陸軍分別從加拿大和紐約南北對進,打通向普蘭湖、哈得孫河谷壹線,以孤立反英最堅決的新英格蘭諸殖民地,然後將其他殖民地各個擊破。大陸軍因力量薄弱,除戰爭初期遠征壹次加拿大外,基本上處於守勢,采取待機破敵,爭取外援的方針。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動進攻,並圍困波士頓。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頓外圍邦克山戰鬥中首戰告捷,殲滅英軍1000人。1776年3月,威廉·豪指揮的英軍被迫從波士頓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8月底,豪率英軍3.2萬人,在海軍艦隊配合下進攻紐約。華盛頓率1.9萬人與英軍打陣地戰,結果損失慘重,被迫於11月率余部5000人撤往新澤西,英軍占領紐約。當年聖誕節前夕和新年之夜,華盛頓利用英軍疏於戒備之機,奇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得手,俘敵近千人,士氣大振。1777年夏,約翰·伯戈因率7000英軍從加拿大南下,企圖與豪會師。但豪未按計劃北上,反而率軍1.8萬南下,於9月奪取了大陸會議的所在地費城。伯戈因孤軍深入,行至薩拉托加地域時,遭到1.2萬美軍和遊擊隊的圍攻,5000英軍被迫於10月17日向美軍投降。薩拉托加戰役成了這場戰爭的轉折點,促使法國、西班牙、荷蘭先後對英宣戰。形勢的變化,迫使英軍於1778年6月放棄費城,決心退守紐約。隨之,北部戰爭便出現了僵持的局面。
1779~1781年為戰爭的第二階段,主戰場轉到南部,美軍以弱勝強。英軍新任統帥克林頓上任後,利用南部“效忠派”較多和靠近西印度群島的有利條件,調兵遣將,決心將英軍主力轉移到南部,企圖對美南部諸州各個擊破,並依托沿海基地和紐約遏制北部。北美大陸軍則力圖與法國陸海軍配合,控制沿海基地,同時積極開展遊擊戰,打破英軍的計劃。1778年底,英軍攻取佐治亞州首府薩凡納,揭開了在南方發動強大攻勢的序幕。1779年秋,南方美軍司令林肯會同德斯坦指揮的法國艦隊進攻南部英軍主要基地薩凡納,受挫。1780年春,克林頓率領1.4萬英軍對查爾斯頓實施陸、海兩面包圍,迫使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並繳獲軍艦4艘,使美軍遭受了整個戰爭中最大的壹次損失。事後,克林頓率英軍壹部回師紐約,留下康沃利斯指揮7000英軍控制南方陸地和沿海。這就為南部民兵遊擊隊活動提供了方便。大陸會議委派格林為南方美軍司令,諧同摩根到南方開展遊擊戰,先後於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爾福德等地大勝英軍,迫使英軍從內地向沿海撤退。同年8月,康沃利斯率南方英軍主力退守弗吉尼亞半島上的約克敦。10月19日,華盛頓統率美法聯軍壹萬六千余人對約克敦實施圍攻,殲滅英軍主力七千余人,取得了這次戰爭的決定性勝利。約克敦戰役勝利導致了英國內閣的倒臺。1782年11月30日.英國新政府與美達成停戰協議。次年9月3日,雙方在巴黎簽訂和約,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從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薩拉托加大捷為標誌,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逐步轉向南部地區。
在這壹階段國際環境日益朝著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薩拉托加大捷後,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改變了動搖不定的觀望態度。
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
1778年6月法英開戰,西班牙也於1779年6月對英作戰。俄國於1780年聯合普魯士、荷蘭、丹麥、瑞典等國組成"武裝中立同盟",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780年12月荷蘭進壹步加入法國方面對英作戰。北美獨立戰爭擴大為遍及歐、亞、美三大洲的國際性反英戰爭,英國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戰場上,美國大陸軍和民兵以遊擊戰和遊擊性的運動戰與敵周旋,日趨主動。在1781年的吉爾福德之戰中,英軍傷亡慘重。在大陸軍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軍漸感力量不支。
1781年4月英軍在康沃利斯率領下,實行戰略收縮,向北退往弗吉尼亞。格林乘勢揮師南下,在民兵遊擊隊配合下,拔除英軍據點,收復了除薩凡納和吉爾斯頓之外的南部國土。
從1781年4月-1783年9月,為戰略反攻階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軍退守弗吉尼亞半島頂端的約克敦。此時在整個北美戰場英軍主要收縮於紐約和約克敦兩點上。1781年8月,華盛頓親率法美聯軍秘密南下弗吉尼亞,與此同時,德格拉斯率領的法國艦隊也抵達約克敦城外海面,擊敗了來援英艦,完全控制了戰區制海權。9月28日,1.7萬名法美聯軍從陸海兩面完成了對約克敦的包圍。
在聯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之下,康沃利斯走投無路,於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個周年紀念日,請求進行投降談判。10月19日,8000名英軍走出約克敦,當服裝整齊的紅衫軍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面前壹壹放下武器時,軍樂隊奏響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轉過來了》的著名樂章。
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鬥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