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滅亡),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縮寫SPQR),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壹個階段。
二、羅馬***和國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壹個城邦的概念,成為壹個環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大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三、圖拉真在位時(98年-117年),羅馬帝國達到極盛,經濟空前繁榮,疆域也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壹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全盛時期控制了大約50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君主制國家之壹。
四、395年,狄奧多西壹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壹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裏克率領下,進入意大利,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掠奪而去,此後在西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476年,羅馬雇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後壹個皇帝,西羅馬遂告滅亡。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近壹千年的中世紀。
擴展資料:
羅馬人的民族歷史
羅馬人的歷史從意大利中部的臺伯河開始:當代的歷史學家推斷羅馬建國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而羅馬形成真正的城市形態是公元前6世紀。
榮譽至上的民族
馬的貴族僅僅意味著擁有榮譽,但與擁有財富則是毫無聯系的。
公元前3世紀80年代,皮魯斯大帝在接待羅馬使團的時候得知團長非布利西阿在羅馬頗有勢力,但卻很貧窮時,開玩笑式的說,如果非布利西阿願意,就帶他去伊壁魯斯***享榮華富貴。而非布利西阿嚴肅的回答“國王啊,無論妳的朋友也好,妳自己也好,都不能奪去我的獨立。我認為,我的貧窮比妳們這些憂心忡忡的國王們所有的財富都更加幸福些。”
同時,貴族也沒有奪取權力的野心。
***和制早期,壹次外族入侵,由於情況緊急,根據羅馬當時的制度,元老院決定推選壹名獨裁官(任期6個月,在此期間擁有全羅馬至高無上的權力),貴族肯奇那圖斯接下了這壹重擔。他用了16天的時間擊潰了敵軍,然後解甲歸田。連恩格斯都稱贊他是壹為“真正的公民美德和異常質樸而高尚的忘我精神的榜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階級的權利與義務
羅馬將市民(不論貴族還是平民)分為7個等級。這種區分雖然基於個人的財產,但卻和其他國家那種以財產多少定身份優劣的做法完全不同。這種劃分方法就好比現代社會中的“金領、白領、藍領”壹樣,本身並沒有鄙視貧窮者的成分。
根據羅馬的制度,財產越高的所負擔的兵役就越重,如最富有的第壹等級要提供1800的騎兵和8000名重步兵(武器自備);而最貧窮的第7等級則只要提供500人的預備役即可。(以上數據是***和初的,其後根據具體情況會有所改變)。
而在羅馬,超過55%的士兵來自第壹、二等級。打戰時,他們要隨時準備犧牲;就算沒有戰事的時候也要為羅馬城修建公益設施。早期羅馬的灌溉、排水系統和競技場、劇院都由士兵修建。
可以說在當時的羅馬,有錢人擁有權力,但同時也要盡更大的義務;而窮人的義務就是“富起來”。
百度百科-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