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認的維生素僅14種,它們是: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泛酸、煙酸、維生素B6、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2、膽堿、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
其中維生素A可以維持骨骼正常生長發育並促進生長與生殖;維生素C可以降低患病風險;維生素K與凝血功能有關,也會幫助鞏固骨質;維生素E是公認有抗衰老功效,能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和肉芽組織生長,使毛發皮膚光潤,並使皺紋展平等等。
缺乏癥
1.維生素A:夜盲癥,角膜幹燥癥,皮膚幹燥,脫屑
2.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長遲緩
3.維生素B2:口腔潰瘍,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癥,角膜炎等
4.維生素B12: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5.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6.維生素D:兒童的佝僂病,成人的骨質疏松癥
7.維生素E:不育,流產,肌肉性萎縮等。
擴展資料:
各類維生素的發源:
維生素A,抗幹眼病維生素,亦稱美容維生素,脂溶性。由ElmerMcCollum和M.Davis在1912年到1914年之間發現。並不是單壹的化合物,而是壹系列視黃醇的衍生物(視黃醇亦被譯作維生素A醇、松香油),別稱抗幹眼病維生素多存在於魚肝油、動物肝臟、綠色蔬菜,缺少維生素A易患夜盲癥。
維生素B1,硫胺素,又稱抗腳氣病因子、抗神經炎因子等,是水溶性維生素。由卡西米爾馮克在1912年發現(壹說1911年)。在生物體內通常以硫胺焦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多存在於酵母、谷物、肝臟、大豆、肉類。
維生素B2,核黃素,水溶性。由D.T.Smith和E.G.Hendrick在1926年發現。也被稱為維生素G多存在於酵母、肝臟、蔬菜、蛋類。缺少維生素B2易患口舌炎癥(口腔潰瘍)等。
維生素B4,現階段已經不將其視為真正的維生素。膽堿由MauriceGobley在1850年發現。維生素B族之壹,1849年首次從豬肝中被分離出,此後壹直認為膽堿為磷脂的組分,1940年Sura和GyorgyGoldblatt根據他們各自的工作,表明了它具有維生素特性。蛋類、動物的腦、啤酒酵母、麥芽、大豆卵磷脂含量較高。
維生素B5,泛酸,水溶性。由RogerWilliams在1933年發現。亦稱為遍多酸。多存在於酵母、谷物、肝臟、蔬菜。
維生素B6,吡哆醇類,水溶性。由PaulGyorgy在1934年發現。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多存在於酵母、谷物、肝臟、蛋類、乳制品。生物素,也被稱為維生素H或輔酶R,水溶性。多存在於酵母、肝臟、谷物。
維生素B9葉酸,水溶性。也被稱為蝶酰谷氨酸、蝶酸單麩胺酸、維生素M或葉精。多存在於蔬菜葉、肝臟。
維生素B12,氰鈷胺素,水溶性。由KarlFolkers和AlexanderTodd在1948年發現。也被稱為氰鈷胺或輔酶B12。多存在於肝臟、魚肉、肉類、蛋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