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古稱嘉州,據文獻記載,自壹千多年前的北周時起,城市就設在今城區範圍,以後經歷隨,唐,宋,元,明,清各朝,皆末有變動。隨著城市的發展,陸續出現了人煙稠密,肆廛繁榮的街逍,人們為了生活方便,必然要予以命名。
歷史上的街道名稱,很少由官方統壹頒布,大都是群眾根據那裏突出特征和屬性,或者視為著名建築物,彼此喊叫起來,這叫做“約定俗成”,“名從主人”。主人(群眾)命名是有其含義的。壹旦行成,就具有相當的“穩定性”。然而,滄海桑田,歲月流逝,事物變遷,經過幾百以致上千年之後,當時群眾很明白的含義,卻變得不知其意了。不過,具有“古老性”,“穩定性”規律的地名,大家很不易改口,即使是“wg”的時候,曾用行政或強力要“革”這個所謂“封封”地名的命,結果還是革不下來。群眾照樣喊老地名。
其實,地名也是歷史,若弄清其最初含義和演變,則可窺視歷史上政治,徑濟,文化,軍事,風物等消息。再從另壹角度上說,亦是壹種文化遺產。保存這種遺產的途徑,除了歷史文獻資料外,很多材產則是在代代相傳的口碑之中。
地區性的政治等中心
府街 .
.
樂山自北周以來,皆是郡治所在地,北周宣帝大成元年(579)即在市區內建嘉州城,壹千四百多年來,都是州,府治地,(約相當於現在“專區”,“地區”範圍),長斯以來是此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中心。
樂山城區,北朝至隨唐皆名嘉州,南宋慶元二年(1196)因“寧宗潛泖”始升為府,府署駐地在現城內軍分區壹帶,對“付署”,壹般人稱為府堂,這個衙門是這壹地區最高行政機關,建築當然巍峨顯赫,。成街之後,故有了“府街”之地名。
府暑的地址,據陸遊詩文印證,宋時確在此地。府署內有壹個能說明方位的建築叫“望雲樓”,陸遊曾幾次晚暮登樓吟詩,即可以證(嘉慶樂山縣誌)也說:“府署在城北海棠山麓,宋建,元總管府治此,明為州署”。
縣街
樂山是州,府治地,設縣時,多是與府,州同駐壹地。
樂山縣元朝以前,曾名南安和龍遊,龍遊治地史籍上有過在城北郊的記載,至於縣街之名的出現應在清代,因為明代嘉定府降為嘉定州,“省龍遊縣入州”,縣署遷入城內,“州與縣同署”,此時還無縣署之名。雍正十二年(1734)嘉定州又升為府,開始縣與府同在壹個衙內辦公,直到乾隆三年(1736)知縣吳江鑒始建縣置於今縣政府地方。縣衙門在此街,且又是新建,因此以縣署名街就很自然了。
道門口
由於樂山位置重要,經濟繁榮,歷史上不僅是府,州,縣所在地,宋時設過嘉慶軍節度,甚至在元朝還設過比府更大的“嘉定府路”並置總管府,轄眉,邛二州和四縣壹司。
明朝初年,又增設“道”,全國劃分為41道,設道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官貪,鄙不法”,負責的官員叫“巡按禦史”。四川有三道,名:川東,川西,黔南。此稱為“分巡道”。明永樂年間,朝庭為了加強統治,以關心民眾疾苦為由,又設“分守道”,系省的派出機構,不是壹級政權,當時四川有六道,樂山屬“上川南道”,分駐嘉定,雅州二署,實際以樂山為主。
樂山的“分守道”,道署地址在現公園內,所以道門口地名的出現,意思是道臺道衙門的的街口,清代沿用明的“道”制,只是到了乾隆中,上川南道才移住雅州。道署巳不復存在了。但“道門囗”地名,卻作為穩定的歷史名稱,流傳至今。
學道街
封建時代,官方培養知識分子和選擇官僚,有壹套嚴格的選舉辦法,明,清時更趨完備,嚴密。就是所謂科舉制度。,當時的讀書人,要取得最低級的“功名”資格,(還不是學位)所謂“秀才”。參加應試的“童生”,(已在私塾或家塾讀書能文的學生,並不在於年齡大小)也要經過縣試,府試,院試壹連串考試。縣試在縣進行,由知縣主持,及格後參加府試,府試由知府主持,府試及格,才能參加院試。
院試由中央政府委派“學政”主持,明,清的全稱為“提督學院”,又簡稱“學道”,俗稱“學臺”,由於考試工作特別重要,所以學政不管原級別高低,地位與本省的總督,巡撫平等,職務除考童生外,還包括考試已入學的秀才和學官。
學臺衙門在省,但院試在府每三年進行壹次,樂山是府臺所在,每到試期,學院就要“案臨”嘉定府,其駐地和執行任務的地方就在“試院”,俗稱“考棚”。
明代樂山試院就在“九龍巷”,右側,雖說是學臺的臨時駐地,但地位顯要,故以“學道”名其街。後來在嘉慶十年時,考棚遷到己廢而不用的道署內,即今公園,但學道街名卻沿用了下來。
月咡塘
就是“文廟”的特有構築物。“文廟”亦稱“學宮”。漢代景帝時,蜀郡守文翁起學宮於成都,至漢武帝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凡學校皆廟祀孔子。這種廟後來皆稱“文廟”,文廟必同時設“學宮”,作為教授“生員”(秀才)的場所。
文廟建築,有宏大的官方規定格局,“欞星門”(牌坊)前有個半月形的池子,叫做“泮池”,泮即半也,半有水半無水的意思。其來歷是:“諸候之學曰泮宮”後變為對“學宮”的稱呼,並築池來表示。其實際用意,也許是除顯示莊重開闊,宏大之外,或許還有蓄水防火之旨,但後來卻成了“文廟”的特有建築。
經院試考錄取“生員”,才有資格進入學宮讀書,故稱“入泮”,在初入學的生員,要集體繞“泮池”遊行壹周,故又稱為遊泮。
對於“入泮”,“遊泮”這類雅致,老百姓不甚留意,但對文廟前像半邊月亮的池子,印象卻很深,所以“月咡塘”這個好壹名,卻比“文廟”,“學宮”還要熟悉。
演武街,較場壩,營門口
大凡郡治所在,有文事也有武備,以便鎮壓人民的反抗,但也有抵禦外侮,保家衛國的作用。以上幾個地名,正是與武事活動有關。
唐代乾元元年,設嘉州中都督,宋置嘉慶軍節度。南宋時由於金人入侵,陜西南鄭已成為前線,嘉州的兵備則顯得頗為重要了。故常駐守備部隊和野戰部隊,這些部隊平時要訓練,探習弓馬戰術,這地方就是現在的“演武街”,那時候並沒有形成街,就叫演武場吧。
南宋乾道九年(1173)的秋天,陸遊攝知嘉州時,曾在此地撿閱過壹次軍隊,並寫下壹首雄壯的詩:
“陌上弓刀擁寓公,水邊旌旆卷秋風,書生又試戎衣窄,山郡新添畫角雄”。
詩題是《八月廿二日嘉州大閱》,詩中描寫環境,正是演武街的情景,臨山傍水,頗為吻合。
宋時演武場,同時是駐紮部隊地點,所以在演武場的南端,竹公溪東,是軍隊營地,於是大家稱作“營門口”,明朝時,演武場未變。後來,到了清代因城市發展,逐漸形成了街市,壹方面演武場變成了“演武街”,另壹方面,演武場不得不另覓地址,這地點就選在城區迎春門外河泮畔,就建成了“演武廳”,廳前就是操練武功的壹個壩子,大家取名“較場壩”。
明清時,實行“武科”,仿“文科”考取武秀才,武舉人,武進士。科目除了兵法策略外,要當場考試馬上馬下功夫,所謂“帥府試策略,較場試弓馬”,明代規定項目有:“馬步箭及刀劍戟,拳搏,擊刺等”。
樂山也有武學之設,如清時邑人曾輔朝,“年十九入武庠”。顯然,歷史上的“較場壩”,起了培植“武士”的作用,據記載,樂山人在明朝考上武進士的有壹人,武舉人4人,清朝武進士1人,武舉人37人。
皇華臺
現壹般人音轉為“紅花臺”,在唐宋時,因嘉州是名郡重鎮,經常朝庭要派大僚使者來巡視,或傳達皇上命令,頗為繁榮,為接待這些朝庭大官,特予此處建高級賓館,《嘉慶,樂山縣誌》說:“皇華臺唐宋使臣處也”。
當時朝庭派來的人,多從成都方向來,當進入嘉州城時,毋論水陸兩路皆要經過壹石橋,名“承宣橋”,(今市醫院門診部附近),其命名含義,據當地故老相傳,嘉州地方官,皆在此印接“聖旨”和大官,故名承宣,然後將使臣安置在“皇華臺”住宿。可想見當時臺與橋上的活動。確是反映了嘉州政治,經濟,軍事等地位。
.
九龍港
在樂山城裏的神話性地名有九龍巷。
位於學道街中段,是樂山城中人人皆知的大街巷。關於他的來歷,《樂山縣誌》記道:“九龍祠(今龍神祠),城內九龍巷之上,以城東九龍山得名。祀趙太守昱,以九龍灘斬蛟能禦災捍患祀之,九龍書院在其祠中。”趙昱太守,在樂山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隨煬帝大業十三年(616)至恭帝義寧二年(618)的眉山郡太守,當時的眉山郡,即北周和隨初的嘉州郡。郡治仍在龍遊縣即現在的樂山市。但是趙太守斬蛟之事,顯然是神話了。不過這神話傳說,居然堂而皇之的寫在地方誌《名宦誌》趙昱的政績中。可見,除了神話成分之外,還包含著壹定的歷史的真實。其事實大致是趙昱在嘉州作太守期間,曾領導組織軍民,整治河道,減輕水患,使行船能安全,人民能安居。這個故事,生動跌宕。
..
鐵牛門
嘉州古城南面臨江的壹座城門,正式名稱叫“麗正門”,位置在今泊水街盡頭。由於古人在城樓處曾先後置有二個巨大的鐵鑄水牛,故俗稱“鐵牛門”。鐵牛今己不存在,但在明清時,卻還是嘉州八景之壹。城門洞石砌得特別精巧,四門卷交會於穹心壹點,古建築上叫做“交叉十字拱門”,據建築專家鑒定,用石料造成此物,在全國亦不多見。反映了古代樂山的能工巧匠的建築成就,再加上具有數百年的歷史,完全應把它視為文物來加以保護。
嘉慶《樂山縣誌》載道:“麗正門俗稱鐵牛門,鐵牛制為眠形,昂首而縮尾,頭角已劃(同鏟)位”。所謂劃位,意思是說,這頭鐵牛的壹只角已被鏟掉。鐵牛是何時所鑄造?為何角又被鏟去?在近兩百年的邑人張瑞寫的《挹爽軒雜記》壹書中也不甚清楚了。他說“不知鑄於何時?”,可見其物甚古。至於鏟鑿之跡,書中說:“其痕嶄然”,是新影響,因此,在當時就有了牛角被損壞的傳說。以致被簡略地采錄於誌書中。故事說,這頭鐵牛,不太守規矩,不知是他閑的無聊,還是肚子實在餓了,趁人不註意,居然浮水到河對門去吃麥苗,正吃得上勁,被田主人看見,操起根扁擔便打,於是牛角被打掉壹大截,鐵牛亦落荒而逃去。後來這個打過鐵牛的農民進城,偶然到此樓上,認定了這鐵牛便是偷吃他麥苗的水牛。從此缺角鐵牛就成了神物了。
這顯然是因牛缺角而編出來的傳說,無疑增加了鐵牛的神秘色彩,但更神秘的則是為什麽要在臨江的城樓上鑄造鐵牛?關於他的作用和傳說,那就更古遠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