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遊雲南,這5個古鎮別錯過,最短的歷史也有700年

遊雲南,這5個古鎮別錯過,最短的歷史也有700年

雲南是我國風景最優美的省份之壹,從雪域冰川、高山峽谷、大江大河到高原湖泊、石林奇觀和熱帶雨林,應有盡有,幾乎集國內山水風光之大成。

雲南不僅山川秀美,也是壹個多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有豐富 歷史 沈澱的地方。

雲南有25個少數民族,其人口占了全省總人口的三分之壹,在 歷史 發展的長河中,多民族的交流與融合,創造了特色鮮明,極具風情的特色民俗文化,而雲南的古鎮就是體驗這種民俗風情最好的地方。

雲南以多古城古鎮而著稱,不但有大名鼎鼎的麗江、大理,也有不少藏在深處人不知,甚至被 稱為“秘境”的小眾古鎮,下面這5個古鎮壹定有妳想要的古樸寧靜、 清幽雅致和歲月靜好。

壹、沙溪古鎮

如果說束河是十年前的麗江,那麽沙溪就是三十前的麗江。

沙溪既不是新修,也不是高仿,這是壹個真正的古鎮,所以滇西北有個說法,叫走過大理,路過麗江,壹定別錯過沙溪。

這是壹個可以繞過熙熙攘攘的大理和麗江的古鎮,因為它的古樸和安靜。

沙溪古鎮雖然位於大理和麗江之間,但和那兩座古城相比,這裏幾乎鮮為人知。

沙溪古鎮是茶馬古道的壹座重要驛站,隨著茶馬古道的衰落,古鎮也就漸漸被人遺忘了,因為被遺忘,所以更原始,古鎮至今仍然保持著古老的茶馬小鎮的風貌,古寺廟,古戲臺,古商鋪,馬店,古老的紅砂石板街道,百年古樹、古巷道、古寨,因為古老,這裏的寺登街曾入選2002年101個世界瀕危建築保護名錄,也是現今唯壹幸存的古集市。

走過古石橋玉津橋,沿著古道前行100米便到了東寨門,這是個用土坯砌成的寨門,僅容兩匹馬同時通過,保留了茶馬古道上的寨門最初的樣子。

興教寺是國內僅存的明代白族“阿托力”佛教寺院,裏面的壁畫和雕刻精美雅致,栩栩如生。

舊戲臺是寺登街最有特色的建築,位於街東側建築群的中央,這裏也是古鎮的中心。

沙溪古鎮不大,閑適安靜,民風古樸,建議在這裏住上壹晚,讓時光慢下來,壹個人或坐在那裏發發呆,或沿著老街信馬由韁的隨意閑逛,喝茶、騎馬、曬太陽,慢慢享受屬於自己的輕松愜意,趁著還沒有過度開發,早點來這裏吧。

小貼士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084縣道

路線:推薦自駕遊。如果不開車,可以到劍川客運站門前,那裏有很多往返於沙溪古鎮和劍川縣城之間微型面包車,車程約40分鐘,車費15元。

住宿:古鎮裏有青年旅館和客棧可以住宿。

特色 美食 :地參子、松茸、 牛乳餅、 羊乳餅等。

二、喜洲古鎮

來大理不去喜洲就等於沒去過大理。

這不是壹個偏僻的古城,離鼎鼎大名的大理古城不到20公裏的距離,但這裏是壹個即充滿 歷史 韻味,又有文藝小資風情,還有濃濃民族特色的古鎮。

這裏 歷史 與商業淺淺的交融,商鋪不少,但並未覺得喧囂,商業氣息之上仍有著濃濃的煙火氣和生活氣息。

在大理,想真正體驗白族文化遺存就去喜洲, 這裏保存著最多、最有特色的白族居民建築群和哪怕在特殊時期都沒有被毀壞的古文物,鎮外就是大片的稻田,再往外走壹段就是洱海。

嚴家大院是白族的建築精華。

嚴家曾是喜洲“四大家族”之首,茶馬古道給他們帶來了巨額財富,嚴家民居位於四方街西南角,建於光緒年間,建築面積有3000多平米的大宅子精美華麗,可以想象當年嚴家富甲壹方的氣派。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大麗線東

門票:免門票,(嚴家大院門票20元攜程)

特色 美食 :喜洲粑粑

三、雲南驛古鎮

看名字就知道這是壹個古驛站,而且是茶馬古道上最大的驛站,並且壹直叫雲南的地方。

有不少來過的人都說這個古鎮很落寞,甚至有點淒涼,但它又是鮮活的 。

公元前122年,漢武帝遣使尋跡至此,設置雲南縣,這裏就是雲南的發源地。

雲南驛二千多年前就是西南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清代則達到鼎盛時期,這裏成為茶馬古道上最重要和最繁華的集散地,東來西往的馬幫馱運著大量的皮革、藥材、茶葉,布匹、食鹽和百貨來到此地,古街上的青石板古道至今仍依稀可見當年馬幫留下的蹄印。

當年因為有太多的來往往的馬幫,古鎮開馬店也成了這裏很多人的謀生手段,最多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馬店曾經發展到三十多家,最大的可接待三百多匹馬。

雲南驛最引人矚目的 歷史 是抗戰時期,這裏是中緬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也是通往東南亞各國的航空轉運站,雲南驛機場轉運站更是著名的駝峰航線的重要通道和航空補給線,當年中央航空軍官學校和空軍第38站都駐紮在這裏,舉世聞名的滇緬公路也由此通過,曾有數以萬計的抗日誌士和民工,為修建和保衛這個重要的軍事基地而英勇獻身。

鎮子裏至今還保留著抗戰時期的 歷史 遺跡,在鎮子外面,當年盟軍飛機停放的機窩和機場跑道還清晰可見,在鎮子的壹個院子裏,還保留著當年修建機場時使用過的十多個巨大的石碾子。

村落現存兩條驛道,東西、南北各壹,構成了丁字形的街道格局。街邊隨處可見的老建築,木紋雕花精致錯落,斑駁的墻面充滿了歲月的滄桑。

古鎮長達1公裏的青石板鋪就的古驛道是國內最有 歷史 感的壹條古道,被歲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目送著人來人往,見證著馬幫時代的興衰。

古鎮現在居民不多,沒有那麽多的店鋪和熙熙攘攘的遊人,也缺乏文化小資的各種裝飾,原汁原味,古樸,安靜,甚至有些蕭條和冷清,願繁華散去,未來的人們依然不會忘記這個茶馬古道重鎮曾經的輝煌。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320國道旁

門票:免票

四、諾鄧古鎮

在大理雲龍縣城以北的深山裏,有壹個擁有著上千年 歷史 的白族村寨,這就是諾鄧古鎮, “諾鄧”在白族語中意為“有老虎的山坡”,據考證,這座古鎮是滇西北地區年代最久遠的村落,也是雲南省最早的史籍《蠻書》記載中存在的、至今唯壹原名稱不變的村邑,和很多古鎮包裝宣傳的動輒壹兩千年的 歷史 絕然不同,這是壹個真正的千年白族古鎮,沒有之壹。

古鎮曾因鹽業而興,壹度成為滇西茶馬古道上的商業中心,但後來受到低成本的海鹽沖擊,諾鄧古井鹽漸漸淡出了 歷史 的舞臺,但諾鄧古鎮卻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古井制鹽法,諾鄧作為鹽井的名字,已經成為了滇鹽文化的壹種象征。

古鎮因鹽井而富裕,古村落的建築風格更是別具壹格,民居都是依山而建,層層疊疊,而且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保存非常完好,由山腳望去,民居錯落有致地分布於山坡之上,成了古鎮最亮麗的壹道風景。鎮中還有寺廟、牌坊、會館、祠堂等建築,其中玉皇閣建築群最為宏偉壯觀,閣前的欞星門是滇西現存最大的古木牌坊。

諾鄧村是個因火腿而名聲大噪的小村莊,其火腿之所以好吃,還是因鹽上味,所用鹽巴出自近兩千年 歷史 的鹽井並用最古老的方法制取。

從立冬開始,諾鄧村家家都開始腌制火腿,腌制過程很簡單,抹上苞谷酒,將諾鹽均勻的撒在火腿上反復揉壓,放進作坊裏腌制30天之後吊起來風幹,3年以上的火腿可以生吃,這也是國內唯壹可以生吃的火腿,

諾鄧古鎮被發現和宣傳了近二十年,還上了《舌尖上的中國》,但直到今天,這裏也沒有過度的商業化開發,仍保留著濃郁的古韻風情,實屬難能可貴。

地址: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諾鄧鎮

門票:免票

五、娜允古鎮

娜允古鎮已有700多年的 歷史 ,是中國至今還保存的最後壹個傣族古鎮。

“娜允”是傣語“內城”的意思。這裏可是東南亞傣族人心目中壹個很神聖的地方,因為歷代的傣族土司衙門孟連宣撫司署就設在這裏。

明永樂年間,朝廷在此設立了“孟連長官司”,正式建立了土司制度,經歷了元、明、清及民國等***4個時期,前後經歷了28任土司,統治長達660年,是孟連、瀾滄、西盟等方圓數百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

娜允古鎮的建築體現了傣漢兩個民族的融合,蘊涵著豐富多彩的傣族土司文化,

目前古鎮保存較好的古建築主要是佛寺和孟連宣撫司署土司府。

最靠外的是下城佛寺,這片地區是總攬內外政務的官員、議事庭長和幾位官員的住處,下城佛寺曾毀於火災,現在的佛寺是後人重建的,被命名為總佛寺,所以在三座佛寺中顯得最為金碧輝煌。

中城佛寺是傣族官員們的專用佛寺,雖然規模最小,也最為破舊,卻是三座佛寺中最古樸、最有味道的。

孟連宣撫司署位於上城的最高處,傣語稱“賀罕”,即為金殿之王,這裏是土司統治的核心和象征,也是雲南唯壹的壹座傣、漢建築合壁的大型建築群。曾在清代被焚毀,1878—1919年重建,外側建有2米多高的圍墻,四周有4道側門,內建有正廳、議事廳、後廳、廂房等,是壹座漢傣建築特色融合的建築群,這裏現在是孟連縣民族 歷史 博物館,

地址: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城西路

門票:免費參觀

註意事項:參觀佛寺要尊重當地的宗教習俗,進寺廟朝拜和參觀孟連宣撫司署陳列廳時都需要脫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