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民樂扁都口民樂扁都口簡介

民樂扁都口民樂扁都口簡介

1、扁都口在哪個縣市2、甘肅民樂扁都口:貫通唐蕃古道與河西走廊的峽谷險關3、扁都口——甘青通道最為便捷的咽喉要道扁都口在哪個縣市

扁都口在張掖市民樂縣(屬於甘肅省。

扁都口:位於祁連山中段,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城以南30公裏處的國道227線兩旁。旅遊區分為,5個小區,12個主要景點,即:扁都口峽谷遊覽區、臺坡東溝娛樂觀光區、體閑度假區和管理服務區。旅遊區內最著名的旅遊景觀是扁都峽谷、黑風洞、石佛爺、諸葛碑及碧雲天、黃花地的田園風光景。

甘肅民樂扁都口:貫通唐蕃古道與河西走廊的峽谷險關

在綿延起伏的祁連山脈中段,甘肅民樂縣縣境南端,有壹個闊不過十丈的峰口,它就是被古人稱為“大鬥拔谷”的峽谷險關──扁都口。扁都口峽谷險隘深邃崎嶇盤繞,連接甘青貫通南北。谷中山重水復怪石嶙峋,兩崖奇峰聳立峭壁突兀。這裏地勢險要,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旅通行的重要孔道,唐蕃古道便由此從青海樂都達甘肅甘州和河西走廊貫通,與絲綢之路中路交會,抵西域通歐洲。

古之險關要隘歷代屯兵把守

扁都口,在今張掖市民樂縣東南,甘、青兩省交界處,南通青海祁連縣峨堡鎮,北達甘肅民樂縣炒面莊,峽谷長28公裏,咽喉處僅寬10余米,自古為甘肅河西走廊通青海湟中的捷道。扁都口古代稱“大鬥拔谷”,亦叫“達鬥拔谷”或“大鬥谷”。《甘州府誌》卷八·戎兵載:“扁都口,離城三十五裏。舊誌‘鎮城東南二百五十裏。扁豆口,青海西寧大道也。水甘草茂,道路平衍’。漢唐以來,番夷內犯,王師於征,多由此道,今商賈亦間由之。雲口有巨碑,而其文多剝落,不可別悉,不知何時豎也。”

夏商周三朝時,中原分九州,扁都口地屬雍州,是戎羌駐牧地。秦時月氏居住,祁連山下有月氏東城(今民樂縣永固鎮。《民樂縣誌》載:“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單於聯合烏孫,大舉攻擊月氏,‘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再次西遷。少數留在河西,史稱小月氏。自此縣境歸匈奴右賢王部下渾邪王管轄。”

自漢唐以來,扁都口壹直是西部羌、匈奴、突厥、回紇、吐谷渾、吐蕃等民族相互爭鋒與出入甘青的重要通道。《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雲: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以冠軍侯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有余裏收休屠祭天金人。”霍去病長途奔襲,從青海東北部橫穿祁連山,經大鬥拔峽谷出扁都口,在黑水寨(今山丹縣霍城鎮安營紮寨,以“蓑守城,馬脫籠,羊擊鼓,鼠穴遁,人東走,龍西行”之計,突出匈奴重圍;在炒面莊(今民樂縣南豐鄉炒面莊村加工炒面備足軍糧,又在八卦營(今民樂縣永固鎮八卦營村布下奇陣,攻陷渾邪王城(古永固城,今民樂縣永固鎮,俘獲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斬首八千余級。即沿焉支山(祁連山支脈,也名‘刪丹山’‘胭脂山’‘燕支山’‘大黃山’東行至姑臧(今武威市。適逢匈奴春季祭日(《後漢書·南匈奴傳》載:“匈奴俗,歲有三龍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休屠王城(在今武威市城北偏東32公裏的四壩鄉三岔村祭祀天地鬼神,軍民齊聚,防範松懈,霍軍突然從天而降,勢如破竹破王城,獲設於神龕祭天金人(金佛像,大獲全勝而東還。是年夏,霍去病再襲河西,過祁連山取渾邪王城_得(在今張掖市西北15公裏312國道邊,俗稱“黑水國”,給匈奴沈重打擊。同年秋,渾邪王殺休屠王,率四萬余眾歸漢,漢陽草原(今山丹軍馬場壹帶始為漢朝官牧地。匈奴失去祁連、焉支山下廣袤的天然草原,留下悲涼淒楚的千古《歌謠》:“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這是歷史上有關大鬥拔谷的最早記載。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漢王朝在氐池(今民樂縣置護羌校尉,派兵五千,分編五隊,其中馬兵三隊,駐守不定;步兵壹隊,駐守氐池城;弓箭手壹隊,駐守原渾邪王駐牧中心永固城,以備戎患。《民樂縣誌》載:“東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護羌校尉鄧訓派兵駐防氐池,防禦羌胡入侵安帝永寧元年(公元120年,羌胡進犯氐池,護羌校尉馬賢率兵征討,羌胡敗退,馬賢駐漢陽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青海羌人經大鬥拔谷入侵張掖郡,被護佑校尉段_擊敗。”東晉時西陲十六國競相爭奪扁都口戰略關隘。“穆帝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前涼張祚在祁連山下置漢陽縣,鎮守扁都口,經營牧地唐初置赤水守捉,旋置大鬥軍,隸武威郡,扼守隘口,防止吐谷渾、吐蕃北上,保護西域通道。貞觀七年(公元633年,太宗命契_何力同涼州都督李大亮、將軍薛萬軍征討吐谷渾,獲大勝,駐軍祁連山下,扼守大鬥拔谷隘口,太宗遣使臣赴大鬥拔谷犒勞大軍。”

宋元明清時期,圍繞扁都口關隘爭奪戰亂四起,饑饉、地震天災人禍頻發。理宗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初夏,成吉思汗率軍由北路攻入西夏國境,連破肅州(今酒泉市、黑水城、甘州(守將戰死,民樂及大馬營歸屬蒙古。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元朝立甘肅省於甘州,以控河西,斯地屬甘肅行中書省甘州路轄制,元王朝派千戶壹人負責大馬營草灘放牧事務。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正月,西海蔔兒孫出扁都口,進犯甘州,沿途村鎮慘遭劫掠。甘肅巡撫都禦史唐澤奏準朝廷,始設洪水(今民樂縣洪水鎮營守備。明王朝令巡撫都禦史楊博主持修築山隘,增設烽火墩臺。《清史稿·兵誌》載:“甘肅提督統轄提標五營,兼轄永固城守協,節制西寧四鎮,提標左營、右營、前營、後營、永固城守協、甘州城守營、梨園營、洪水營、南古城營、山丹營、峽口營、大馬營、察漢俄博營。”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俄博營北山樹立界碑,文曰“甘州府俄博營”。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增戍兵500名於大馬營,扼守扁都口要隘。同治十壹年(公元1873年,又依山築城。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整修扁都口、西水關、酥油口、大堵麻各關隘,駐兵防守。次年五月,陜甘總督左宗棠令飭永固協調馬營墩都司駐俄博,設俄博都司,屬永固協。

1931年4月,青海暫編第九師師長馬步芳,率馬家軍由扁都口出山,與國民黨十五路軍第二縱隊司令馬仲英激戰於三堡(今民樂縣三堡鎮,馬仲英敗走酒泉,馬步芳所屬第三旅五九九團二營駐防洪水城。1937年3月,紅西路軍河西失利後,馬家軍出扁都口,以“清鄉”為名,在民樂搜捕、殺害失散紅軍,民樂群眾紛紛收留轉移保護紅西路軍戰士。

1949年9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壹野戰軍壹兵團二軍五師,從西寧經扁都口峽谷穿越祁連山,向民樂縣進軍。前衛十四團冒著封鎖峽谷的漫天風雪,輕裝疾進俄博,身著單衣的153名戰士英勇犧牲,永遠留在了扁都口峽谷中。人民解放軍似天兵天將壹般,突然出祁連山扁都口,經炒面莊、張連莊、何莊壹帶疾速行進,當夜奇襲洪水城,民樂全縣解放。彭德懷致電嘉勉二軍:“風雨交加,阻不住妳們前進殺敵的勇氣,妳們這種為了完成任務不怕困難的精神,已通令全軍學習。向堅決英勇不怕困難的全體指戰員致以親切的慰問!”

古跡遍布民間傳說紛呈

扁都口作為險關要隘,不僅是古代軍事防務要津,而且對發展農牧業生產、方便貿易往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代遺留下來的人文古跡,遍布祁連、焉支二山和民樂山丹縣境。

20世紀30年代初,當地村民在八卦營古城城址開荒種地,發現地表土層中有大量的磚塊、瓦片和各類陶器、銅器、錢幣、印章以及笨重的鐵犁、石磨殘塊、銅箭頭等。壹些完整的板瓦長51厘米,寬43厘米,上面印有繩紋,實屬罕見。經文物工作者普查,八卦營古城坐北向南,平面呈凹形,由外城、內城、宮城組成。外城南北長590米,東西寬473米,面積27.9萬平方米。內城南北長287米,東西寬283米,城垣呈突脊狀。在內、外城城邊均設有壹道護城河,南垣城門與護城河之間有吊橋遺跡。宮城俗稱“紫營臺”,置於內城中部,其遺址為40米×40米×5米的夯土臺,臺地上遺存有漢代陶片。從八卦營古城城東大量墓群及出土兵器分析,八卦營古城城防結構完善,具有嚴密的軍事防禦功能。

八卦營漢墓群包括背背山、直嶺嶺、簸箕窪、麓溝山、亂疙瘩等5條山嶺。1975年經北京大學考古系馬世長教授、四川大學歷史系劉玉權教授考古勘探,發現古墓群面積達2平方公裏,墓葬有土室墓、磚室墓。墓頂結構有穹隆頂、錄頂、券頂。墓室結構有單室、雙室和三室。墓磚多為條形磚、子母磚,葬具多為棺木,也有少量的甕棺葬。漢、晉壁畫墓墓室壁面用白粉塗刷,墨筆構繪,土紅、石青彩繪。在較為完好的2號壁畫墓內,壁面滿繪雲氣,在雲氣間繪“仙人乘龍”及“日、月”圖像。三位仙女乘坐在壹條駕雲騰飛的青龍脊上,仙女身著交領長衣,兩手於身前,腦後鼓長發,極富動感。日中繪含食疾飛的金鳥,月中繪蟾蜍和持桿玉兔,用筆流暢,畫風粗獷。古墓群時代跨越五百多年,以其豐富的出土文物及墓葬壁畫為世人所矚目,而今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高僧法顯在他65歲高齡時,立誌去天竺尋求經律,禮拜佛跡。與法顯同行者先後有9人,從長安出發,經西寧穿越祁連山,歷盡艱辛走出大鬥拔谷抵張掖,沿著絲綢之路前往西域至天竺(印度取經。民間傳說自法顯、玄奘途經大鬥拔谷去取經後,這裏便成了壹條佛教傳播之路,因此留下許多佛教遺跡。今扁都口入峽谷五公裏處的洋尕峽東崖石壁上,有壹幅石佛菩薩像石刻,距地面高3米,陰線雕鑿,畫面清晰在目。石佛坐像高1.2米,頭戴三指冠,雙手捧缽,結跏趺坐於蓮臺上,有頭光和背光,頭頂上部有寶蓋;二位菩薩侍跣足立於石佛兩旁的蓮花座上,有頭光,有寶蓋。坐佛神態端莊慈祥,菩薩神態畢恭畢敬,佛和菩薩的頂端各有壹面法幢,整幅畫像高1.5米,寬1.8米。畫像下方有藏文標記(意譯為:贊普萬壽及眾生故,由比丘巴郭·葉西央刻繪,由此推斷石刻作品最晚也在吐蕃贊普時期。近代當地信士募捐建起“石佛寺”,對石佛菩薩像石刻加以保護。

隋朝時期,河西走廊北面的突厥、南面的吐谷渾嚴重威脅河西,使“交市”繁榮的張掖深受其害。裴矩《西域圖記·序》雲:“突厥、吐谷渾分領羌胡之國,為其擁遏,故朝貢不通。”大業五年(公元609年三月,煬帝禦駕西征吐谷渾,以四十萬大軍重重包圍車我真山(今青海祁連縣峨堡灘壹帶,時為吐谷渾王伏允駐地,大勝吐谷渾。農歷六月初八,煬帝在嬪妃彩黛、衛隊三千的簇擁下,越祁連山,出大鬥拔谷,經永固到達張掖。《隋書·煬帝記》記載:“大業五年三月,駕西六月,經大鬥拔谷,山路隘險,魚貫而出,風霰晦冥,與從官司相失,士卒凍死大半,馬驢死者十八九。”“後宮妃、主或狼狽相失,與軍士雜宿山間。”《周書·皇後傳》亦雲:“煬帝西巡,隨行樂平公主,系文帝之女,煬帝親姐,北周宣帝於文_的天元皇後楊麗華,卒於河西。”此行中,煬帝的壹個妃子也身染疾患,醫治無效,還沒有走出扁都口峽谷,就香銷魂斷。今扁都口入峽谷兩公裏處娘娘墳溝的“娘娘墳”,墓葬者為楊麗華或為煬帝的那個染疾嬪妃,迄今仍是壹個未解之謎。

煬帝在張掖行天子“巡守之禮”,視察了裴矩管理的“交市”,詔諸四科舉人,“次燕支山”,召開了盛況空前的“萬國博覽會”。《資治通鑒》卷壹百八十壹載:“壬子,帝至燕支山,伯雅、吐屯設等及西域二十七國謁於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錦_,焚香奏樂,歌舞喧噪。帝復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衣服車馬不鮮者,郡縣督課之。騎乘嗔咽,周亙數十裏,以示中國之盛。”今焉支山“萬國博覽會”會址遺跡雖蕩然無存,但堪稱中國歷史上“世博會”鼻祖的焉支山卻載入史冊。煬帝在焉支山下,盡情誇示他征戰吐谷渾的大功,極盡炫耀隋朝的大國風範而誌得意滿,欣然留下《飲馬長城窟行》的長詩,成為贊揚長城修築歷史功績,頌揚隋朝強大軍隊威勢的名篇。

在扁都口入口十公裏處西山巔絕壁上,有壹塊奇特的巨型石頭,每當旭日東升,朝陽灑滿山坡,置身峽谷翹首遙望,這塊巨石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酷似壹尊頭戴綸巾、身穿八卦衣,穩坐船頭深謀遠慮、凝神遠望的諸葛孔明塑像,當地人視為神奇,稱之為“孔明石”,亦稱為“諸葛碑”,祖祖輩輩留下很多動人傳說。相傳在大宋年間,朝廷派楊家將西征來犯遼兵,楊門大將高旺統領大軍,久攻遼營不下,只得退守大鬥拔谷,安營紮寨另尋良策。壹日高旺急火攻心昏昏欲睡,夜半時分兀自走出營帳,來到大鬥拔谷崖邊,突然看見大鬥拔谷壹片汪洋,諸葛孔明手搖鵝毛羽扇穩坐船頭,順流來到崖邊。高旺心中大驚,忙雙膝跪地施禮。諸葛孔明拱手還禮道:“將軍請起。山人知將軍困守,可火燒遼營糧草,方壹舉殲之。”高旺聽言,忙再拜謝計,擡頭來卻不見了諸葛孔明。高旺急出壹身冷汗,醒來卻是壹夢。高旺依計而行,火借風勢、風借火威,遼營糧草焚燒殆盡,軍心大亂,不戰而退。高旺乘勢追擊大勝,遼軍殘兵敗將丟盔棄甲逃回西遼。高旺得勝收兵,為感念諸葛孔明恩德,命軍士依夢中原樣,在大鬥拔谷口西崖山巔,為諸葛孔明以石立碑紀念。後來,諸葛碑經千年風蛀雨蝕,就變為今天的孔明石了。這些傳說,雖然牽強,但反映了邊地人民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四時景致迷人詩詞歌賦流芳

扁都口是壹條神奇的峽谷,蜿蜒百余裏行程,忽而盤旋重山,忽而環繞復水,在層巒疊嶂中辟出壹條貫通唐蕃古道與絲綢之路,連接青海高原與河西走廊的天然孔道。她是祁連山的天之驕子,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上世紀50年代,在扁都口峽谷中劈山開道架橋,建成甘青公路,而今已改建為國道227線,壹條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昂首挺進山谷,向逶迤的群山深處延伸去。而在古代,峽谷裏非但沒有路,而且險山惡水,氣候變幻莫測,亂石擋道,虎狼出沒,那些軍差使卒、商賈僧侶穿越時的艱難險阻是難以想象的。

盛唐時期,大詩人李白在《幽州胡馬客歌》中寫道:“雖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_玉盤。翻飛射鳥獸,花月醉雕鞍”從而使焉支山成為詩人筆下“邊塞”的代名詞。

吟詠著前人優美的詩句,目睹著眼前美麗的景色,扁都口谷口“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萬頃草原,牛羊悠悠,氈房點綴,呈現出壹派安詳和順的西部風光;那出了名的千頃油菜花海洋,金波蕩漾,壹望無際,又透射出壹派流光四溢的南國景致。昔日扁都口戰亂與烽火的痕跡已蕩然無存,但大鬥拔谷演繹的壹串串驚心動魄的故事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編發:韓英

扁都口——甘青通道最為便捷的咽喉要道

在綿延起伏的祁連山中段,有壹條山峽通道貫通甘、青兩省,它就是被古人稱為“大鬥拔谷”的險要通道——扁都口。“扁都口”為藏語“扁麻多”之音變,意為金露梅,祁連山中壹種植株低矮的灌木,花量極多,花朵精致,常見為金黃色,也有白色、粉色的,每到夏季,扁都口峽谷漫山遍野盛開金露梅,故由此而得名。

扁都口是青海東部通往甘肅河西走廊的壹條最為便捷的重要地段,在中國歷代軍事、商貿、民族交流等方面發揮過重要的作用。扁都口不僅僅是壹個關口,舊稱“大鬥拔谷”指的是壹條險要狹長的山谷,是古時關隴及河湟地區進入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扁都口峽谷險隘深邃,谷長將近公裏,時寬時窄,險要無比。清代郝道遵在《大鬥拔谷》中寫道:“扁都隘口氣蕭蕭,魚貫行來溪嶂深。喑叱段公風烈烈,淒迷隋帝雨淋淋。巢車好上龍山望,毳莫休教鹿塢侵。艷說凱歌勞衛國,皇華搖曳碧雲岑。”道出了扁都口的人文歷史和自然風光。

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由長安出發,經隴西過黃河,沿祁連山南麓西行,出扁都口進入河西走廊。之後,這條古道留下了帝王大汗、戍邊將士、商賈駝隊、使節高僧以及文人墨客的身影。

最為聲勢浩大的是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率文武百官,嬪妃侍從經扁都口北上,抵河西走廊張掖郡,在焉支山受謁諸國,召開萬國博覽會。隋朝建國之後,河西走廊北面有突厥、南面有吐谷渾襲擾。雄才偉略的隋煬帝為了展示大隋國力,進壹步拓通絲綢之路,把平定突厥、吐谷渾,收復西域諸國、擴展疆域成為當時的首要任務。隋煬帝派吏部侍郎裴矩前來張掖和西域諸國使者洽談,了解西域諸國的國俗、山川、險易,並且撰寫成《西域圖記》。裴矩進言:“胡中多諸寶物,吐谷渾易可並吞”,並獻上《西域圖記》。

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親率百官、宮妃及各路大軍十萬余人,從長安出發,出臨津關(今甘肅永靖,渡黃河,沿著湟中道進入了青海境內。在今民和、樂都壹帶“陳兵講武”,在化隆北部拔延山“圍獵兩千裏”,之後隋軍經西寧順著浩門川(今大通河而上,面對地處大通與門源兩縣交界處的達阪山(月星嶺,埡口海拔高達3940米。由於山勢陡峭,高聳入雲,隋煬帝的大軍沒有直接翻越達阪山,而是順著大通河壹路北上進入門源境內,在覆袁川(今門源西永安灘壹帶擊敗吐谷渾,迫使吐谷渾歸順隋朝。這壹次聲勢浩大的西征,成就了絲綢之路寧(西寧張(張掖古道的暢通。

為了展示大隋國威、軍威,臣服四方,隋煬帝大肆宣揚威儀,西巡的隨軍“行宮”由“六合城”、“六合殿”、“千人帳”組成。“六合城”用作寢宮,方壹百二十步、高4丈2尺(相當於現在長100米、寬32米、高6層的兩幢樓房,可容納侍衛600人,而且車載輪運,裝卸方便;“六合殿”用作“觀風行殿”(觀風問俗,接見賓客,裝飾有車簾幕布,設置預警暗器,裝車鈴馬輪,分合兩用十分方便,可容納侍臣及三衛仗數百人;“千人帳”可容納千人,用來議事慶典、大宴群臣。

隋煬帝西巡張掖,乘坐龍鳳輦東行到焉支山下,“萬國博覽會”由此展開。當時參加盛會的有突厥、新羅、__、畢大辭、訶咄、傳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訶多、沛汗、龜茲、疏勒、於闐、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範延、伽折、契丹等國。《資治通鑒》載:“其蠻夷陪列者,二十余國。其時會場氣勢恢宏,歡聲雷動,西域諸國商賈雲集。西域諸國王公使臣,佩金玉,飾錦繡,在道旁拜謁迎接隋煬帝。隋煬帝下令凡衣服車馬不鮮艷的,不準入場。

隋煬帝還設下國宴,宴請諸國首領,27國使者及群臣陪侍左右,氣勢非凡。千人帳中,皇家儀仗隊奏響九部國樂,大型表演節目競先演出。隋煬帝親臨“觀風行殿”,盛陳文物珍寶、絲綢錦繡,任憑西域諸王及使者盡情賞玩,以顯隋朝文明昌盛。焉支山下如此盛大的會議持續了6天,西域27國的使臣紛紛向隋煬帝獻上貢品,煬帝非常高興,當即頒詔下旨宣布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雖然隋煬帝作風殘暴,但他開鑿京杭大運河、西巡焉支山召開萬國大會、收復西域等這些偉大的功績也是不可抹殺。隋煬帝召開萬國博覽會安定西部邊陲,彰顯大隋的強盛和威儀,開通了絲路,進壹步繁榮了經濟。

今天,我們從青海省會西寧出發,翻越達阪山,橫穿祁連山腹地,天塹早已變通途,大動脈國道227線蜿蜒曲折於祁連山中。達阪山隧道也已貫通,3792.75米的海拔高度位居亞洲第壹,世界第二公路隧道之列。沿寧張公路向北,越過浩門大橋,經門源青石嘴,翻越景陽嶺,便進入了祁連大草原。過峨堡,即可到達明樂、張掖。

站在河西走廊,極目遠眺,祁連山白雪皚皚,焉支山郁郁蔥蔥,悠悠思緒滾滾而來。早在夏商時期,羌人(西戎就在這壹帶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自漢唐以來,壹直是匈奴、突厥、回紇、吐谷渾、吐蕃等民族相互聯系和出入甘青之間的重要通道。早在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3年,驃騎將軍霍去病率精兵出隴西,過浩門,經大鬥拔谷(扁都口進入河西走廊,深入匈奴駐地千余裏,大敗渾邪王、休屠王,河西從此歸入漢朝版圖。東晉時期,高僧法顯立誌要去天竺國(印度求法,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由靖遠經蘭州、樂都、大通、門源,從扁都口穿越祁連山,到達張掖,沿河西走廊前往西域,至天竺後從海路回國。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三月,隋煬帝西征吐谷渾,出扁都口,在焉支山下召開“萬國博覽會”;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唐朝大將哥舒翰任大鬥軍副使鎮守大鬥拔谷,因戰功卓著擢升為右武衛員外將軍,充隴右節度副使,創建“神成軍”,修建“龍應城”,駐防甘青壹帶。《舊唐書_哥舒翰傳》記載:“(王忠嗣以(哥舒翰為大鬥軍副使。”大鬥軍扼守扁都口,時有詩雲:“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從此以後,吐蕃人再不敢東侵,也阻止了吐蕃對河西走廊的進犯。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蒙古大軍通過扁都口,穿越祁連山,攻占青海北部地區。明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部將賀錦攻占甘州以後,率大軍經扁都口穿越祁連山,進軍攻占了西寧。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扁都口設察漢俄博營,並樹立界碑。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增兵500名於大馬營,在這裏扼守。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法國人竇脫勒依深入這裏,現場勘測,繪制地圖。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馬步芳由這裏出山,與馬仲英部激戰於三堡之南,馬仲英敗走新疆。1949年9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壹野戰軍壹部也是經過扁都口,壹夜疾馳,似神兵天降壹般突然出現在民樂縣炒面莊的國民黨守軍面前,壹舉解放了民樂後挺進張掖。在這條古道上,還走過李白、王維、高適、岑參和王昌齡等眾多的文人墨客。

扁都口歷史文化積澱厚重,見證了歷代帝王開疆拓土的戰火狼煙,王朝興衰更叠的歷史變遷。扁都口,壹條充滿了憂傷和感嘆,道不盡滄桑變遷,說不完傳奇色彩的古老通道。山谷裏曾經回蕩著馬幫駝隊悠長的鈴聲,崖壁上鐫刻著鐵騎步履征戰的身影,不知有多少歷史故事在這裏上演。往事越千年,所有的故事在時光的流逝裏任風激蕩,在歷史的隧道中逐漸沈澱。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如今的227國道穿峽而過,扁都口仍發揮著連通甘青兩地的重要作用。扁都口,曾經的兵家必爭之地,現在的旅遊勝地,商貿往來之地,正盛開金燦燦的油菜花,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著世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