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巴菲特他財富增長的秘訣是什麽,巴菲特說,秘訣就是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而且應該把個人50%的資金投入到股市。
那麽,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真的應該趁早開始投資理財,而且還要把50%的個人資金投入到股市中嗎?
01 養老成本越來越高的背景下,越早投資將成為必然
巴菲特所說的話,在現在看來還是有壹定道理的,如果妳知道了現在壹個人養老所需要多少錢,那麽也就不會奇怪為何需要趁早開始投資了。
現在新生人口出生率下降,傳統養老的方式,是工作的上班族,繳納養老金,來養活當前的老人。簡單說,就是80、90後繳納的養老金,給當前的50後退休老人們用;而80後、90後退休的時候,可能就是2020、2030後繳納的養老金來養活。
但是現在看到的趨勢,是80後、90後人口是最多的,00後比90後少,10後比00後少。那很有可能20後也比10後少。
原來是3個工作人口養活壹個老人,可能未來就是1-2個工作人口,養活壹個老人。那壓力可想而知。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壹個人養老需要多少錢?
之前,某寶和某基金公司,做過壹個問卷:覺得攢夠多少錢,可以滿足自己退休養老的生活呢?大部分人,給出來的數字,平均數是150萬。
那150萬夠不夠呢?答案是只夠三線城市的開銷,比如某三線城市,城鎮居民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約是40000元。
那150萬如果做好投資理財,每年從收益提取5至7萬,勉強覆蓋普通人的開銷,但是如果換成北上廣深等壹線或二線城市,那就不太夠了,因為消費水平更高。
所以,在現在這樣的萬丈高樓平地起,養老還得靠自己的背景下,盡早投資將會成為未來財富增值的必然,這裏的盡早投資,並不完全指金融投資,還包括自我投資。
很多人之所以壹輩子碌碌無為,壹輩子也沒有實現過什麽大富大貴,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危機意識,而且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投資思維。
如果能更早的開始投資,盡早地掌握投資技巧,才可以讓妳和妳的家庭資產,更早的走上復利增值的路線。
02 妳越早投資,犯錯的成本越低,財富自由的時間越快
無論是股市投資、基金投資、其它實體投資,只要是投資和理財,妳都需要有自己的交易系統,不然妳憑運氣賺來的錢,最後也會靠實力虧回去。
就拿炒股來說,炒股就像學遊泳,無論講了多少大道理,不下水是不行的。遊泳是在嗆水和不斷摸索實踐中學會的,不是講道理講會的。
所以投資也壹定要懂得親自下水實踐,只有自己嘗試了,犯錯了,才能叢中壹點壹點的成長為高手,才能開始有相對穩定盈利。
在壹輪的完整牛熊市裏,妳會因為無知而虧損,也會會因為膨脹而虧損,這是正常的。但是經歷過後,妳必須了解股市的規律,必須了解自己錯在哪裏,甚至必須開始制定自己的投資策略。
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學會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且總結出壹套可行有效,適合自己的交易策略。如果不能做到這些,那麽還需要經歷下壹輪的完整牛熊市,在裏面繼續磨煉。
最終想成為壹個優秀的投資者,很可能妳會經歷至少3至5輪的完整牛熊市,以壹輪完整牛熊市5年來計算的話,那麽就是15至25年的時間。
所以,巴菲特說告誡大家投資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其實並不是要妳無腦拿出大半存款沖進股市去冒險,主要意思是妳越早投資理財,妳犯錯的成本越低,獲得成功,甚至是財富自由的可能才越快,但前提是妳需要先學習,讓妳的認知配得上妳的財富。
03 個人投資還是保守為原則,盡量多元化資產配置
為什麽個人投資要保守?很多時候,對大資金來說,比如100萬、500萬、1000萬等,投資更多是為了讓收益更穩定壹些。
因為股票資產長期收益雖然不錯,但每年漲跌幅並不均勻,有可能遇到連續幾年的熊市,中間需要用錢就比較尷尬。
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投資也是壹樣的,不適合把個人50%的資金放入股市,壹定要做資金的多元化配置,因為如果妳只是選擇單壹品種的投資品類,如果重倉的話,妳承擔不起萬壹爆倉的風險,妳只要錯壹次,妳就壹無所有了。
因此分散風險,甚至對沖風險,可以讓妳的所有錢即使全部投資完,而不用太擔心爆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