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健康百科 - 黨通局

黨通局

由朱壹龍、童瑤、王誌文、王陽、朱珠領銜主演的《叛逆者》6月7日開播。僅半小時,CCTV-8收視破1,位列同時段全部頻道電視劇排名第壹。

劇情緊湊不拖沓,內容新穎刺激,觀眾直呼過癮,全程無槽點。

《叛逆者》聚焦的是隱蔽戰線上的***產黨人。1936年,年輕的復興社幹部特訓班學員林楠笙(朱壹龍飾演),被復興社特務處上海區站長陳默群帶往上海,參加抓捕潛伏在復興社的地下黨員。

軍統、中統職責分工

中統全稱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1928年初,蔣介石第壹次下野復出後,兼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副部長為陳果夫、秘書長為陳立夫。

中統局在國民黨各省、市、縣黨部都有有分支機構,以黨政機關、文化團體和大中學校為活動重點,特務活動遍及全國。他們網絡黨羽、特務的手段和對中國***產黨的破壞活動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捕風捉影,亂抓亂捕,制造了許多冤獄。

在中央組織部成立了壹個下屬部門——黨務調查科,它成立於1928年2月。科長徐恩曾,在南京丁家橋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內辦公,只有兩個房間,在二樓西南角。壹個是科長辦公室,另壹個就是機要秘書等辦公的地方,機要秘書竟然是中***特科地下黨員錢壯飛。北平、上海的諜報站還各有壹名中***特科地下黨員胡底、李克農。由於中***特科負責人顧順章被捕叛變,造成了中***中央全部撤退蘇區,上海地下黨組織幾乎崩潰。

1930年徐恩曾繼任後,開始了他對中統特務系統長達15年的直接領導,直到1945年2月,蔣介石突然下手令,免去他“本兼各職,永不錄用”,由葉秀峰繼任。調查科最初分設采訪、整理兩個股,各設總幹事壹人,下設幹事、助理幹事若幹人。

1930年夏為了加強對付***產黨的力量,調查科內又增設了壹個“特務組”,除壹般特務活動仍由采訪股負責外,舉凡對***產黨的調查研究、密謀策劃以及被認為屬於最機密的情報搜集、破壞指導統由該組負責。該組的負責人由調查科采訪股的得力幹事顧建中擔任。

1930年夏,該科也增設了壹個“言文組”,其任務是負責搜集各省市的報章雜誌、各種進步刊物以及國外的華文刊物,分門別類加以剪貼,逐日送科主任轉部長參閱。該組由整理股幹事劉清源負責。

1932年,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成立特工總部,地點設在南京道署街今瞻園路132號瞻園內。

該部迄1938年撤銷之時止,前後***七年時間。特工總部是壹個完全秘密的組織。它成立後即在各省、市、縣和國民黨特別黨部內陸續建立了下屬機構“特務室”,在上海、南京等重要地方還設立了秘密“行動區”。

1934年,蔣介石為統壹特務組織,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內設立調查統計局(這與後來以戴笠為首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兩碼事),以賀耀祖為局長,陳立夫為副局長,下設3個處:壹處為黨務處,徐恩曾任處長;二處為軍警處,戴笠任處長;三處為郵電檢查處,丁默任處長。1935年,國民黨中央機關擴編,黨務調查科改為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處。調查科和黨務調查處均設於南京丁家橋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內,在二樓西南角兩間房子內辦公。

該部專門負責調查處理打入國民黨內部和 社會 各個部門、團體的中***地下黨員,也對國民黨內部其他派別和人員的活動進行調查,只效忠蔣介石和二陳(陳果夫、陳立夫)。

在二十年代末到抗戰全面爆發前,與中***進行了激烈的搏殺,可以說:不分伯仲,幾乎平手。從結果看,還是中***略勝壹籌。

但是,有許多***產黨員被捕殺,甚至有許多被捕後叛變,反過來成了中統的特工。最著名的就是丁默邨、李士群,這兩人最後還跟隨汪精衛投靠了日本人,成了大漢奸,做了汪精衛的76號特工總部的特務頭子,中統特務組織因此也在抗戰期間逐漸衰落。

1937年4月,黨務調查處與力行社特務處合並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陳立夫任局長。原黨務調查處為第壹處,負責黨務調查,仍由徐恩曾任處長。原力行社特務處為第二處,負責軍事調查,仍由戴笠任處長。

1938年8月,以第壹處為基礎,建立隸屬於中央黨部秘書處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局),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兼任局長,朱家驊、張厲生、陳立夫先後擔任過局長,徐恩曾、葉秀峰、郭紫俊、顧建中、季源溥等先後任副局長,負責日常實際工作。開始設於湖北漢口的黃陂路,後遷到重慶儲奇門藥材公會大樓樓上,再遷到中山二路川東師範舊址。

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中統局遷回南京道署街(即今瞻園路132號)瞻園辦公。

1947年4月,中統局改名為黨員通訊局(簡稱黨通局)。由葉秀峰任局長,郭紫俊、顧建中、季源溥任副局長。在各大行政區辦事處改稱直屬通訊處,各省、市黨部調查統計室(調統室)改稱黨員通訊組,為公開的情報機構。同時,在各省、市設立了秘密的情報組織,以區為單位,如沈陽區、旅大區等。區下設分區、工作站(交通、聯絡站)、工作組(通訊組)等。在分區、工作站、工作組下面還設有許多據點及調查員。

1949年2月,黨員通訊局又改為國民政府內政部調查局,簡稱內調局,事實上仍屬於國民黨中央掌控。

1954年10月,臺灣“內政部調查局”改組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類似現代美國的聯邦調查局FBI),現為“法務部”轄下的“調查局”。職權重點是維護臺灣安全和打擊 社會 重大犯罪活動。除接受“國安局”委托的偵防業務外,還要負責查賄、緝毒、防止重大經濟犯罪等。

軍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1938年8月成立,軍統前身是“軍事委員會密查組”(1927年)、復興社特務處(1932年4月)、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1937年)。中將局長賀耀祖(國民政府辦公廳主任兼),少將副局長戴笠,主要負責。

軍統局內勤組織有軍事情報、黨政情報、電訊、警務、懲戒、訓練和策反等八處、六室、壹所;外勤組織在各個城市設“區”,在各省設“站”,在壹些重要城市“特別班”。其基本組織為“組”及直屬情報人員。

當年“軍統局”特務,專門以監視、逮捕、綁架和暗殺等手段,進行反***活動。另壹方面,軍統特務在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淪陷區,制造針對日軍的恐怖活動,對打擊日本侵略和漢奸,起了壹定作用。

1927年,蔣介石在軍事委員會侍從室下成立密查組,由侍從室少將侍從高參、黃埔軍校第五、六期學生總隊少將部主任胡靖安負責,戴笠為外圍情報員。

1932年4月,成立中華民族復興社(又稱藍衣社)的核心組織——力行社,下設特務處,處長戴笠,有鄭介民、唐縱等十人,從事情報暗殺活動,是為軍統前身,在南京明瓦廊雞鵝巷辦公。

1937年,成立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處長戴笠。遷南京洪公祠1號辦公,洪公祠只有1號,沒有第二家。原來是黃埔軍校畢業生調查處和中國日報社。前身是明末兵部尚書,總督山西、陜西、四川、河南軍務,清初總督江南軍務的漢奸洪承疇府宅,死後清政府為紀念他的功績,在此辟建了當時南京最大的祠堂,故街名洪公祠。現在是南京市公安局、國家安全局的辦公場所。

1938年8月,以原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為基礎,擴大為隸屬於軍事委員會辦公廳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首任局長陳立夫兼,副局長戴笠。在重慶羅家灣辦公。隸屬於軍委會辦公廳的特檢處也由戴笠負責,主管郵電檢查。

1946年,戴笠從青島乘坐飛機去上海,因天降暴雨,在南京江寧板橋鎮岱山失事,後軍統局進行改組,改為國防部保密局,國防部第二廳中將廳長鄭介民調任中將局長,軍統局主任秘書毛人鳳任副局長,負責保密防諜工作,確保黨國安全。

1947年12月5日,副局長毛人鳳升任局長。

1950年,國防部保密局遷臺灣,於臺北士林芝山巖設立局本部。保密局恢復正式編組,予以持續執行國內保防工作及情報搜集之重責大任,並主導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案及臺北市工作委員會案等白色恐怖。

1955年,情報機構改制。國防部保密局改組為國防部情報局,專責執行戰略預警情報搜集、研整之任務。保防偵查等業務撥歸“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接管。

1984年發生江南案,當時之情報局長汪希苓亦被捕入獄,情報局再次大改組。

1985年7月1日,情報局與國防部特種情報室並編成立軍事情報局,隸屬國防部參謀本部,受參謀總長直接指揮。總部在臺北陽明山下的芝山,設有情報學校訓練間諜,軍方內部稱該處為山竹營區。

中統與軍統的區別就在於:

中統是國民黨中央的情報機構,負責、經濟、教育領域的黨務調查。

軍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防部的情報機構,負責涉及軍事的情報調查以及保密防諜工作。

兩者在反***防***這壹點是壹致的,因此任務有所交叉重疊,經常引起糾紛在所難免。

軍統局最鼎盛時期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與美國海軍情報部門合作,成立中美合作所,培養訓練了大批特工,人數最多時,內外勤人員達壹萬六千余人。

1947年2月軍統改組為保密局後經參謀總長核定的編制人數***有:官佐6021人,士兵1526人。薪餉總額:131530000元每月,特別加給及特種工作費(活動費、獎金、無線電器材費、旅運費、印刷費、救濟費等):法幣6億元。合計:191530000元(每月)。

而同時期中統局局本部人員是170人,薪餉總額加特別加給及特種工作經費是:法幣:43750000元每月,只有軍統的2.27%,外勤特工1900余人,由各地方政府開支,不在此列。可見中統與軍統相比,人員只有軍統的四分之壹。

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統的勢力非常大,因為實際上國民黨的各級基層黨組織,都是中統的特務網延伸。許多基層黨部的負責人,本身就是中統的基層負責人。

抗戰以後,由於國民黨的情報工作對象有所改變,從以對付中國***產黨向對付日本侵略轉變,因此中統的地位開始下降,而軍統的地位不斷提升。

同時,由於大片國土淪陷,中統的組織系統嚴重破壞,而且又不能及時地聯絡這些基層組織,逐漸為軍統所取代。

加之軍統負責人戴笠對蔣有知遇之恩和師生之情,對蔣言聽計從。而中統主要為國民黨CC系的大老陳立夫、陳果夫哥倆所掌握,在人事上蔣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漸失去了蔣的扶持。

到了國民黨退臺後,中統實際上已經喪失了全部組織系統。而軍統的組織系統倒是得以保存和發展。由於中統與軍統在爭奪秘密工作的主導權上,進行了長期的明爭暗鬥,雙方的合作非常有限。

情報、反間兩大功能

無論是中統、軍統還是國防部第二廳(情報廳)主要任務都是情報和反間,都是秘密機構,不能對外公開的,人員都不能招搖過市,不能對外公開身份,內勤人員對家人和親屬只能說是在政府或軍事機關工作,外勤人員以各種職業為掩護,暗中收集情報。

情報又叫信息,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消息。對中統來說,主要是收集掌握政府機關、學校、工商業、 社會 團體中,***產黨和各個地方勢力和國外的動態、靜態信息,並保證所得信息不被泄露。軍統也是同樣,只不過主要針對國***兩黨的軍隊、兵工廠、遊擊隊、根據地和作戰情況,部隊官兵貪腐情況等等。國防部二廳純粹是針對國***兩黨的軍隊進行作戰需要的情報和保密工作。三個單位各有自己的鄰域,但是也有重疊交叉,爭權奪利互相推諉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但是還不至於發生到互相殺戮、妳死我活的地步。

這幾個單位雖然都有抓人殺人的權限,但是也不能隨意亂用,國防部二廳基本沒有行動部門,中統雖有,也已經不成氣候。唯有軍統的行動部門比較龐大,分布全國,但是也不能隨便抓人殺人,即使抓人、殺人也只能偷偷摸摸的,不能大張旗鼓、大模大樣,公開的抓人殺人。

中統抓人壹般要由警察配合行動,軍統壹般由各部隊軍法處、憲兵隊執行,許多軍統人員在部隊擔任軍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