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電影院時,大家笑得合不攏嘴,走出電影院卻看到壹些人罵得合不攏腿。我只能說這些人還真是磨人小妖精,嘴上罵得不要不要的,笑起來卻很誠實嘛!如果妳非要苛求壹部喜劇電影能教會妳多麽高深的人生哲理,還要讓它逗妳笑完之後還能讓妳哭,那麽這部《惡棍天使》的確沒有做到。首先,它沒有科學解釋為什麽穿著短褲短袖的鄧超到了馬卡魯峰卻依然還活著。然後,它也沒有讓演技相當不錯的鄧超,繼續發揮他在《烈日灼心》裏爐火純青的演技,而是跟娘娘壹起逗大家笑足了整整兩個小時。
於是,《惡棍天使》成了爛片、鄧超被贊“硬搞笑”、娘娘被拖下水...... 雖然看電影是壹個集體行為,但是每個觀眾都只會選擇他想看到的,所以有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好看的同時,必然有觀眾認為這部電影不好看。但是僅僅因為不好看,就把這部電影上升到壹無是處的高度,顯然有些偏頗。改編自舞臺劇的《惡棍天使》,顯然在壹些電影化的場景裏,過分延續了舞臺劇風格,這就導致整部電影看起來會較傳統的電影多了幾分誇張:例如用查小刀走直線去表現這個人物性格不懂得“轉彎”、用害怕噪音去體現莫非裏對“小時候的聲音”的懷念,都變成了低俗。但是換壹種方式,就成了高雅:如果查小刀版的天使換成了艾米麗版的天使,是否就是《天使愛美麗》?如果莫非裏對小時候聲音的懷念,換成對老房子的懷念,那麽是否可以再拍壹部《百花深處》?不過是不同的表達藝術,卻硬要被劃分成三六九等,這就是影評——影評原本就是過度解讀,就看妳怎麽拿捏這“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