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教育培訓 - 新媒體寫作培訓課程

新媒體寫作培訓課程

新媒體寫作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相對於傳統紙媒,新媒體更加活躍,這可能是很多作家的主戰場。

但是到底什麽是新媒體寫作呢?新媒體寫作的底層邏輯在哪裏?新媒體寫作和傳統寫作有什麽區別?妳是從事還是打算從事新媒體寫作,妳真的懂嗎?

6月13日晚,《談寫作》老師辛凱·蕭藝先生回答了這些問題,詳細講解了新媒體寫作的四大技巧和作家的三種心態。

要理解新媒體寫作的底層邏輯,首先要知道什麽是新媒體寫作。

通俗地說,我們可以把通過“手機”這個媒介的寫作稱為新媒體寫作。比如微信朋友圈、微信官方賬號、微博、頭條等。

與傳統紙媒相比,新媒體寫作的題材更廣,門檻更低。毫不誇張地說,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相當於壹個自媒體人。

準確地說,新媒體寫作的定義可以概括為下面這句話:

從上面的定義不難看出,新媒體寫作有三個特點:

1.目標價值寫作

新媒體寫作與傳統文學寫作最大的區別在於,新媒體寫作針對性強(受眾明確),能給讀者帶來特定的價值。

正如老師在《新媒體寫作的本質是什麽?文中提到,很多新媒體寫手都有自己明確的定位。

比如彭小六的微信官方賬號寫作,主要是為喜歡閱讀的人提供持續的價值。秋葉大叔,專註PPT。樊登主要談論書籍。銀行螺絲釘是理財的公眾號。還有壹些公眾號專門寫情感故事,育兒,職場,婚姻等等。

新媒體寫作在準確定位受眾的基礎上,還要求作者不斷輸出有價值的文字。這個值隨著不同的受眾而變化。

比如老師自己就喜歡有“幹貨”的文章。這樣的文章可以解決他們在育兒、生活或工作中的壹些困惑——這就是價值。從這些文章中,她也能看出作者獨特的思想和觀點,這也是“價值”的體現。

如果讀者的心態是這樣的,那麽作家就應該思考自己應該怎麽寫才能給讀者帶來價值。只有想清楚這個問題,才能真正開始新媒體寫作。

2.互動寫作

新媒體所有文章都有評論區,作者和讀者可以實時互動。新媒體寫作的交互性至少有三個優勢:

1)增加用戶粘性:大多數讀者都喜歡去評論區,無論是其他讀者的評論還是作者的回復,都能增加閱讀的樂趣。而且,他們還可以回復其他讀者的評論,從而產生更多的參與感。

所以作為新媒體的寫手,可以有效利用評論區的功能,增加用戶的粘性。

2)為作者提供反饋和指導:通過評論區,作者可以快速獲得讀者對文章的反饋。

比如文章能不能吸引讀者的註意力?妳能解決讀者的問題嗎?是不是還有壹些沒解決的問題?通過與讀者的互動,作者可以得到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寫作方向。

3)為作者的二次創作提供靈感:作者與讀者的互動是雙方相互受益的過程。作者可能會從讀者的反饋中找到再創作的靈感。

例如,老師提到李笑來是壹位特別能與讀者互動的創作者。他會記錄和積累在與讀者互動中產生的靈感,作為他下壹次再創作的源泉。

3.有壹定的方法論寫作套路。

新媒體寫作從文章構思、故事選擇、框架構建、標題和開頭都有壹定的成型方法論。我們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學習這些方法,並將它們應用到我們的寫作實踐中,包括:

1)參加寫作培訓班:可以學習到比較完整的寫作體系和方法,也可以進行實踐,得到老師的指導;最重要的是找到壹群頻率相同的人,互相鼓勵,更好地堅持寫作。

2)寫作書籍的主題閱讀:妳可以列壹個關於新媒體寫作的主題書籍清單,進行主題閱讀。這些書可以在知乎、邢航等平臺求助,也可以咨詢寫作老師獲得。通過大量的閱讀,我也可以逐漸探索寫作的底層邏輯、框架和體系。

3)直接拆解優秀平臺上的文章:即找到自己喜歡的同類型文章進行拆解、模仿、練習。這是壹種更高效快速的學習方法。富蘭克林用這種方法學習寫作。

據說為了練習寫作,他專門買了英文雜誌《觀察家》反復研究,仔細推敲了幾篇文章,然後放下雜誌自己寫這些文章,再和雜誌上的這些文章對比,看看自己的不足。

就這樣,經過不斷的訓練,他自己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他成為壹名作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些被模仿練習過的文章也可以放到平臺上,得到讀者的反饋;並且可以根據反饋進行自我調整。

在《給大師們的寫作課:好的寫作是讀出來的》中,作者舒總結了四個“有”的文章寫作方法,即有用、翔實、有力、有趣。這也可以用來指導我們寫新媒體。

1.有用:這是新媒體寫作的核心要素,即文章要為讀者提供價值。

比如我們要寫閱讀文章,什麽樣的文章才有價值?老師建議有兩類文章可以嘗試:

首先是關於書單的文章。中國公民的年平均閱讀量較低,平均不到5本書,所以閱讀文章受眾廣泛。

如果作者博覽群書,他可以從他讀過的書中挑選對讀者有價值的書並加以介紹。這種書單文章可以節省讀者查找和查閱的時間,也可以為讀者提供壹些思考方向。

關於這壹點,我個人有壹些體會。我寫過兩篇關於書單的文章,壹篇是關於經典書籍的介紹,壹篇是關於寫作書籍的介紹,都收獲了不錯的閱讀量和讀者反饋。

其次,妳也可以試著打開手稿來寫。也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者生動的例子來解讀原著中枯燥難懂的內容。通過將書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開放式手稿相當於在讀者和作者之間搭建了壹座溝通的橋梁。

所以,寫稿子不僅對作者本人有意義——可以加強對書中概念的理解,對工作和生活有幫助。同時也能啟發其他正在閱讀或想閱讀這本書的人。

這些都是價值的體現。

2.素材:指文章有作者自己的真實經歷和獨特的新鮮細節。而這個細節無論在何種程度上都是不可想象或捏造的,豐富而真實的細節和感受。

那麽,怎樣才能有這些生動翔實的素材呢?這離不開日常生活中的積累。

老師建議我們要多關註生活中的物質,比如身邊的廣告文案,熱門時間,身邊的大事件。最好是調動壹切感官,全方位捕捉信息和素材,就像給自己裝上雷達壹樣。

作家善於捕捉素材,這會增加他們對世界的了解,使他們更加敏感和敏銳。把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寫成文字,會給讀者帶來獨特而深刻的感受。

3.強大:包括思維和感情。

1)思維的強弱:思維的深度往往決定文章的高度。作為作家,我們常常需要問自己,我們能不能比別人想得更多?妳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嗎?能否挖掘出事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世界是復雜的。作為壹個作家,要透過復雜的表象,找到背後的規律和本質,呈現給讀者。

2)感情的強度:即讓讀者感受到溫度和感動,用真誠和情感打動讀者。

4.有趣:大家都喜歡看有趣的文字。作為壹篇新媒體文章,寫得有趣、吸引人更重要。

有趣的文字可以讓作者的想法更容易被讀者理解。正如,老師在《把握四個壹,告別自鳴得意的寫作》壹文中寫道,

如果抽象的內容能夠通過生動的語言、故事、寓言或比喻形象化、鮮活化,讀者就會不自覺地理解文章所要傳達的道理。

對於初學者來說,壹開始可能並不“有趣”,需要慢慢訓練,在簡潔明了的基礎上追求生動、形象、有趣。

1.工匠精神:寫字是壹門可以學習的技能,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掌握,最終達到完美。寫作,本質上是壹門“手藝”,要求作家具有和“工匠”壹樣的工匠精神。

寫壹篇文章就像雕刻壹件藝術品,初稿完成後,還需要仔細打磨。初稿和終稿往往相差甚遠,我們的文字會在反復修改中接近準確和完美。

所以好的作品從來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

2.堅持到最後:有很多新媒體寫作的高手,看似壹夜成名,但他們對寫作的堅持往往是幾年。也許我們無法想象他們癡迷於寫作的精神。

所以,對於寫作,我們要問自己,我們夠堅持嗎,能堅持多久?是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每天問自己這個問題,堅持下去,妳會看到希望的曙光。要知道,成功之路並不擁擠。因為堅持走路的人不多。

3.擺攤心態:寫作的擺攤心態不代表可以隨便寫。而是要把自己的文章當成壹個產品,可以提供價值,可以解決讀者的疑惑。

老師指出,新媒體寫的文章,壹定要經過市場的檢驗,讓讀者來評判。創作者需要根據閱讀數據和讀者反饋,不斷修正和調整自己。

總之,新媒體寫作不同於傳統文學寫作,有著獨特的規律和方法。如果打算從事新媒體寫作,需要掌握壹定的方法,全力以赴到底。

深入分析市場和用戶特征,以讀者為中心,創意價值輸出;這最終會被讀者看到,被市場認可。